2018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木兰诗》word教案.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69934263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木兰诗》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8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木兰诗》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8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木兰诗》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8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木兰诗》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8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木兰诗》word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木兰诗》word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语文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2课《木兰诗》word教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2木兰诗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重点)2朗读全诗,理清脉络。(重点)3体会诗中的感情,把握木兰的形象。(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花木兰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花木兰的故事也是家喻户晓。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她的形象搬上了银幕,一时轰动了世界。今天就让我们走近花木兰,去感受她的人格魅力吧b5E2RGbCAP二、自主预习1文学常识。木兰诗又叫木兰辞木兰歌,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乐府诗”是继诗经楚辞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的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木兰诗与孔雀东南飞,被称为“乐府双璧”。p1EanqFDPw2读准下面加点字

2、的字音。机杼(zh)可汗(k hn)鞍鞯(n jin)辔头(pi) 燕山(yn) 鸣溅溅(jin)胡骑(q) 鸣啾啾(ji) 戎机(rng)金柝(tu) 著装(zhu) 朔气(shu)旧时裳(chng) 傍地走(bng)3积累下面词语。(1)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火”通“伙”,伙伴)(2)古今异义词赏赐百千强(古义:多,余;今义:强大)双兔傍地走(古义:跑;今义:行走)卷卷有爷名(古义:父亲;今义:指爷爷,即父亲的父亲)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只,副词;今义:转折连词)出郭相扶将(古义:外城;今义:姓氏)军书十二卷(古义:虚数,多;今义:数词)(3

3、)一词多义帖昨夜见军帖(文告)对镜帖花黄(通“贴”,动词)市愿为市鞍马(动词,买)东市买骏马(名词,集市)愿愿为市鞍马(愿意)愿驰千里足(希望)三、合作探究(一)整体感知阅读全文,思考问题。1课文叙述了一件什么事?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明确:花木兰替父从军,并凯旋。2本文共七节,其中前六节以叙为主,请用五个四字短语依次概括前六节内容。明确:木兰纺织;木兰从军;木兰征战;木兰辞官;木兰还乡。(二)深层探究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明确:从“赴戎机”“度若飞”“百战死”“十年归”可以看出木兰英勇无畏;从“十二转”“百千强”“问所欲”“还故乡”可以看出木兰不贪名利;从“皆惊忙

4、”“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可以看出木兰聪慧谨慎;从“当户织”“女叹息”可以看出木兰勤劳;从“市鞍马”“替爷征”可以看出木兰孝顺;从“辞爷娘”“唤女声”可以看出木兰恋家等。DXDiTa9E3d总之,花木兰形象可用以下关键词概括: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四、板书设计故事情节木兰纺织勤劳木兰从军善良木兰征战机智木兰辞官轻利木兰还乡淳朴巾帼英雄孝义两全五、课外拓展漫漫青史中总有一些优秀的女子,她们敢于冲破世俗的樊篱,勇敢地追寻自己的理想,有的还能独领风骚,青史留名。你能举出几例吗?2-1-c-n-j-yRTCrpUDGiT明确:示例一:樊梨花:“薛家将”中人物。原为寒江关

5、关主樊洪之女。后投唐,与薛丁山结为夫妇。二人智勇双全,登坛挂帅。在薛家满门抄斩后,她率子薛刚杀进长安,除奸报仇。在民间传说中,她是一个富于反抗精神,武艺高强、神通广大的女英雄。5PCzVD7HxA示例二:梁红玉:梁红玉生于宋徽宗崇宁元年。原籍池州,祖父与父亲都是武将出身,梁红玉自幼随侍父兄练就了一身功夫。有奸细向金兀术献了一计:以土覆船板,以火箭烧毁韩世忠战船。但韩世忠用梁红玉的计策以少胜多,围困敌军近五十天,使金军不敢随便渡江侵犯jLBHrnAILg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抓住重点语句,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重点)2学习各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重点)3体会文中详略处理的妙处。(难点)【教学

6、过程】一、新课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读了全文,把握了主要内容,并分析了木兰的巾帼女英雄形象。这节课,我们进一步学习这篇课文,去体会文章的语言艺术及构思技巧。xHAQX74J0X二、自主预习根据课文内容,找出下列语句。(1)写木兰深明大义,代父从军的句子是: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2)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出征前紧张繁忙、周密有序的预备情形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LDAYtRyKfE(3)木兰诗中写征途遥远,行军神速的语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4)木兰诗中写边塞夜景和军营寒苦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5)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激烈紧张的战斗的句

7、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6)侧面描写木兰功勋卓著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7)“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三、合作探究(一)体会文中感情请同学们边听课文配乐朗读边思考,诗中每部分情节分别表达了木兰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1)决定从军忧愁、苦闷、犹豫;(2)踏上征程凄婉、坚定;(3)沙场征战悲壮、豪迈;(4)荣归故里欢快、喜悦Zzz6ZB2Ltk(二)理解剪裁技巧诗中木兰出征前置办行装、从军征战生活以及得胜归来等情节,哪些写得详细?哪些写得简略?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dvzfvkwMI1明确:详写的内容有:从军缘由、出征准备、辞官还乡、亲人团聚,略写的内

8、容是十年征战。作者这样安排的作用:一是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二是在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rqyn14ZNXI(三)品味精美语言本文是一首北朝民歌,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你能从中找出一些例句并品味它的作用吗?明确:(1)排比。例句: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作用:渲染木兰归来的喜悦和兴奋心情。例句: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作用:铺陈地写出木兰连赴东西南北四市,匆忙购置战马鞍具的情景,表现了木兰准备出征时急切操办而又井然有序。EmxvxOtOco(2)对偶。例句: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

9、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作用:这组对偶句,反复咏叹,写出了木兰的思亲之情和英雄气概SixE2yXPq5(3)比喻。例句: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作用:作者用兔作喻,从侧面赞扬了木兰的机智、聪明。6ewMyirQFL(4)互文。例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作用:这组句子互相对照补充,写出了战争时间的持久和战斗情况的激烈,表现出木兰身经百战,骁勇善战,胜利归来,树立起了她长期奋战、英勇善战、保卫家乡的英雄形象。kavU42VRUs(5)顶真。例句: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作用:这两句上下勾联,表明了军情紧急,显示出战争紧张的气氛。y6v3ALoS89四、板书设计一、剪裁详略得当从军缘由(详)出征准备(详)辞官还乡(详)亲人团聚(详)十年征战(略)二、精美的语言艺术顶真比喻、拟人互文、对偶五、课外拓展“赞美木兰,歌唱英雄”,每人创作一首小诗,热情讴歌巾帼英雄花木兰。示例:你柔弱的身躯/却负起了剑戟刀枪/为了一个决定/一声叹息,你选择了战场/为了一个信念/关山重重,你奔赴远方/你驰骋疆场,披一身寒霜/绝不是为了赢得奖赏/你战功赫赫,却辞官还乡/只是为了亲人期盼的目光/你默默不张扬/你隐忍而坚强/你爱武妆,更爱红妆/你是一个传奇/是世上最美的姑娘M2ub6vSTnP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