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运动和力(含解析)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69925224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3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最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运动和力(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运动和力(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 专题14 运动和力(含解析)(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4 运动和力一选择题(共30小题)1(2018福建)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分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解答】解:以地面、餐桌、墙壁为参照物,机器人与地面、餐桌、墙壁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故机器人是运动的,故ACD不符合题意;以托盘为参照物,机器人与托盘的位置没有变化故机器人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故选:B。2(2018徐州)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

2、动扶梯上时,关于你是运动还是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的B静止的C相对自动扶梯是静止的D相对商场地面是静止的【分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就看物体与参照物之间的位置是否发生变化,位置发生变化则物体运动,位置不发生变化,则物体静止。【解答】解:在商场里,当你站在上升的自动扶梯上时,相对于自动扶梯,人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人是静止的;相当于商场地面,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则人是运动的。故只有C说法正确。故选:C。3(2018成都)近来共享电动汽车成为人们低碳出行的交通工具,某共享汽车30min行驶20km,则该车的平均速度为()A40km/hB1.5km/minC15m/sD40m/s【分析】根据v=

3、算出平均速度即可解答。1m/s=3.6km/h【解答】解:共享汽车行驶的路程s=20km,时间t=30min=h;共享汽车的平均速度:v=40km/h=40=0.67km/min=40=11.1m/s,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4(2018临沂)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块用细线通过定滑轮与沙桶相连,当沙桶与沙的总质量为m时,物块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mg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增大【分析】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

4、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直线上;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解答】解:A、沙桶与沙的总重力为G=mg,使用定滑轮不能改变力的大小(忽略细线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物块受到的拉力大小为mg;因为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所以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为mg,故A正确;B、物块的重力与它对桌面的压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B错误;C、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支持力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继续向沙桶中加入沙子,由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都不变,所以物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变,故D错误。故

5、选:A。5(2018乐山)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A山B船C流水D河岸【分析】判断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必须先确定一个作为标准的参照物,分析研究对象和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以船为参照物,船与山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且船向前行,以船为参照物,山在“后退”。故选:B。6(2018宜昌)将一本物理书放在水平桌面上静止时,下列选项中的两个力相互平衡的是()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B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

6、持力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课桌的重力【分析】判断两个力是否是一对平衡力,要看它们是否同时满足四个条件,即: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解答】解:A、书的重力与书对桌面的压力的方向相同,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A错误;B、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用在同一物体上,在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故B正确;C、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平衡力,故C错误;D、书对桌面的压力与课桌的重力,力的方向相同,不是平衡力,故D错误。故选:B。7(2018深圳)如图所示,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

7、,其受力分析正确的是()ABCD【分析】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由题意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由平衡条件可知物体的受力情况。【解答】解: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的作用;由于斜面与物体间存在摩擦,故受到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D。8(2018武汉)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物体的惯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标枪运动员通过助跑提高成绩,利用了运动员自身的惯性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C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浮灰,利用了窗帘的惯性D将脸盆里的水泼出去,利用了水的惯性【分析】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

8、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跟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都没有关系,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解答】解:A、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因为标枪具有惯性,要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缘故,故A错误;B、紧固锤头时撞击锤柄的下端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头的惯性,而不是锤柄的惯性,故B错误;C、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灰,窗帘运动时,浮尘由于惯性将保持静止状态,脱离窗帘,是利用浮灰的惯性,故C错误;D、泼水时,盆和水是运动的,当盆受力静止时,水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而被泼出,故D正确。故选:D。9(2018青岛)小明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2m/s,从家到学校

9、要走15min,那么他上学要走的路程是()A1080mB108mC18kmD0.3km【分析】根据v=求出小明上学要走的路程。【解答】已知:速度v=1.2m/s,时间t=15min=900s求:他上学要走的路程s=?解:由v=得他上学要走的路程:s=vt=1.2m/s900s=1080m。故选:A。10(2018枣庄)下列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BCD【分析】匀速直线运动是指运动速度保持不变,方向为直线的运动,通过图象判断时,要先明确图象的横纵坐标所代表的物理量,再明确其变化规律。【解答】解:AC、图中的st图象是曲线,说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也就是物体做变速运动,故AC不符合

10、题意;B、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说明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D、图中的vt图象表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大,说明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2018桂林)如图所示,骑自行车出行郊游,是一种时尚、环保的生活方式。当我们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若自行车停下,惯性就消失了B自行车受到的动力大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分析】(1)一切物体都有惯性;(2)(3)(4)根据二力平衡的四个因素分析。【解答】解: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自行车静止时,同样具

11、有惯性,故A错误;B、在平直路面上匀速向前骑行时,自行车受到的动力与自行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C、路面受到的压力与人受到的支持力没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不是一对平衡力,故C错误;D、把人和车看做一个整体,人和车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人和车的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一对平衡力,故D正确。故选:D。12(2018扬州)某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0t1做加速直线运动Bt1t2做匀速直线运动C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长D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分析】根据图象中的横纵坐标判定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根据图象的性质判定运动状态。【解答】

12、解:A、0t1时间段内的st图象为直线,故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t1t2时间内,汽车的路程没有改变,故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C、由纵坐标可知,0t1比t2t3运动的路程短,故C错误;D、由图可知,0t1比t2t3图象的倾斜程度大,即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长,故0t1比t2t3运动的速度大,故D正确。故选:D。13(2018青岛)“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总结概括出这重要规律的科学家是()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D托里拆利【分析】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解答】解:牛顿在伽利略

13、、笛卡尔的基础上得到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所以此科学规律是牛顿得到的。故选:C。14(2018赤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鱼跃,受惯性力的作用在空中继续前进B在水平道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要让自行车更快的停下来,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D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分析】(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质,惯性不是力;(2)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作用在同一个

14、物体上;(3)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4)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解答】解: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不是力,故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鱼跃,由于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在空中继续前进,故A错误;B、汽车在平直道路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时,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故B正确;C、用力捏闸,使行驶中的自行车更快停下来,这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车轮转动时,产生的摩擦力较大,故C错误;D、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力拉弹簧,力度越大,弹簧就被拉得越长,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D错误。故选:B。15(2018长沙)据统计,造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主要跟因之一是超速行驶,因为超速行驶的汽车刹车时,需要行驶更远的距离才能停下来。关于汽车刹车后还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刹车后,汽车没有受到摩擦力B汽车具有惯性C刹车后,汽车的惯性减小D刹车后,汽车所受的力平衡【分析】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一且物体都有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造成汽车无法立即停下的原因,就是因为物体具有惯性。【解答】解:A、刹车后,汽车的轮胎与地面之间相对滑动,有滑动摩擦力,汽车受到了摩擦力的作用,故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