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高中生物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69922090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高中生物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年高中生物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年高中生物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年高中生物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年高中生物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高中生物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高中生物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版教程】2015年高中生物 4-1 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一、选择题12014鹤壁高三检测所谓“实质性等同”是指()A转基因农作物中的成分完全没有发生改变B转基因农作物中的部分成分没有发生改变C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D“实质性等同”是对转基因农作物安全性的最终评价解析:“实质性等同”是指在转基因农作物中只要某些重要成分没有发生改变,就可以认为与天然品种“没有差别”。b5E2RGbCAP答案:C2关于转基因技术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可以将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基因转入农作物,使其具有相应的抗性B可以使用DNA重组的微生物生

2、产稀缺的基因药物C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使奶牛变成生物反应器,使它们的奶中富含某种营养物质、珍贵药材或人类所需要的蛋白质p1EanqFDPwD将不同生物的DNA进行转移和重组,可以创造出新物种解析:只有产生生殖隔离后,才能出现新的物种,转基因生物和没有转基因的生物,仍然能进行基因交流,属于同一个物种。DXDiTa9E3d答案:D32014山东临沂测试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TCrpUDGiT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B载体的标记基因(如抗生素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C目的基因(如杀虫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

3、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解析: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不能与正常鲤鱼杂交,即使能杂交,后代也是不育的,不会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答案:A4据统计,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全世界包括基因制药在内的生物技术药物的销售额以年均30%的速度增长,生物制药已成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5PCzVD7HxAA我们可以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B对于基因制药,我们应该科学的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C利用转基因技术还可以进行基因治疗,现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D由于转基因生物的安全问题,国家应建立相应的评估及预

4、警机制解析:利用转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哺乳动物本身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如有人将抗胰蛋白酶基因转到羊体内生产抗胰蛋白酶;由于人们对基因药物持不同观点,所以应科学的认识和评估,保障公众的知情权;转基因技术可以进行基因治疗,但现在技术还不成熟。jLBHrnAILg答案:C5我国科学家运用基因工程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内并成功表达,培育出了抗虫棉。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xHAQX74J0XA基因非编码区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B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C抗虫棉的抗虫基因可通过花粉传递至近缘作物,从而造成基因污染D转基因棉花是

5、否具有抗虫特性是通过检测抗虫基因是否导入棉花细胞来确定的解析:基因的非编码区有调控遗传信息表达的核苷酸序列,对于抗虫基因在棉花细胞中的表达不可缺少。重组DNA分子中增加一个碱基对,会引起基因突变,但由于存在遗传密码的简并性,所以性状不一定改变,故不一定导致毒蛋白的毒性丧失。抗虫棉与其他近缘植物杂交,能造成基因污染。转基因棉花是否具有抗虫特性可通过害虫食用棉花叶后是否死亡来确定,因抗虫基因导入棉花细胞不一定表达。LDAYtRyKfE答案:D620世纪70年代基因工程技术刚兴起的时候,都以微生物作为实验材料,且必须在“负压”(低于外界大气压)的实验室里操作。这里“负压”的作用主要是()Zzz6ZB

6、2LtkA防止重组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从而对环境造成基因污染B提高微生物的基因突变频率C加快微生物的繁殖速度D避免其他微生物对实验材料的污染解析:由于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影响的正负效应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现,为了安全起见,将实验材料放在负压条件下操作与培养,目的是即使这种转基因的生物进入人体或逃逸到外界,也会因大气压强过大而无法存活,从而避免造成基因污染。dvzfvkwMI1答案:A7科学家运用转基因技术,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抗虫基因DXT转移到大白菜细胞中,培育出抗虫效果很好的优质大白菜,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减轻了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qyn14ZNXIADXT基因的剪接

7、需要限制酶和DNA聚合酶BDXT基因能在大白菜细胞中正常表达C转基因大白菜培育的过程中,可以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载体D转基因大白菜能抵抗各种病虫害解析:转基因过程中所用到的酶主要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为预防大白菜感染病毒,不能用灭活的病毒作为载体;转基因大白菜中的那些抗虫基因,只能抵抗相应的害虫,不是对所有病虫害都有抗性。EmxvxOtOco答案:B82014江苏南通市第三次调研下列关于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进入杂草,使之成为“超级杂草”B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外来物种”,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是自然界原有的,人食用后不可

8、能产生过敏反应D转基因技术可培育出新的致病微生物,制成生物武器之后可能很难对付解析:本题考查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难度较小。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蛋白质是自然界原来没有的,少部分人食用后可能产生过敏反应。SixE2yXPq5答案:C9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引起人们争论的技术原因是()转移基因的功能往往未知转移基因的结构往往未知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的外源基因往往是异种生物的基因6ewMyirQFLA BC D解析:由于科学水平的限制,目前科学家对基因的结构、基因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基因的调控机制了解有限;转移的基因虽然功能已知,但不少是异种生物的基因;外源基因插入宿主基因组的部位往往是随机

9、的。因此,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引起人们在食物安全、生物安全和环境安全三个方面的激烈争论。kavU42VRUs答案:C10下列哪项不是转基因食物的安全隐患?()A转基因植物有可能合成出对人体有直接毒性或潜在毒性的蛋白质B转基因植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C某些转基因生物可以合成干扰素,进入人体增强相应细胞的免疫力D某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发生改变解析:转基因生物引发人们在食物安全方面的争论的主要理由如下:对食物安全性检测不够;担心出现滞后效应;担心出现新的过敏原;担心营养成分改变等。因此A、B、D三项都属于转

10、基因食物的安全隐患,C项是转基因技术在制药方面的应用。y6v3ALoS89答案:C11自从1983年第一株转基因植物问世以来,已有数十种乃至上百种转基因植物在世界各地的实验室中诞生。随着转基因技术的发展,“基因污染”应运而生。下列关于基因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M2ub6vSTnPA转基因植物的果实或其他部分作为食物可能会使食用者产生不良反应B转基因植物可能与它们的近缘野生种发生自然杂交,从而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基因污染是一种不可以增殖的污染D为了防止转基因的扩散,在大面积种植时,必须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解析:食用转基因食物时,可能会因外源基因产生的性状对食用者不适而产生不良反应。转基因植

11、物可能与自然物种杂交,从而危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基因污染是一种可增殖的污染,可通过繁殖而传递下去。在大面积种植转基因植物时,应在周围设置缓冲带作物,以防止转基因的扩散。0YujCfmUCw答案:C12转基因植物可能引起营养成分发生改变的根据是()A部分DNA发生了重组B某一基因可以控制合成不同的蛋白质C重组DNA控制一种蛋白质的合成D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解析:转基因农作物尽管只是DNA发生了重组,但是,有些基因足以使植物体内某些代谢途径发生变化,这可能会导致转基因农作物营养成分的改变。eUts8ZQVRd答案:D13转基因抗虫棉可以

12、有效地用于棉铃虫的防治。在大田中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的棉花或其他作物,供棉铃虫取食。这种做法的目的主要是()sQsAEJkW5TA. 维持棉田物种多样性B. 减缓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增加的速度C. 使食虫鸟有虫可食D. 维持棉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解析:如果全部种植抗虫棉,没有抗性的棉铃虫食用后死亡,有抗性的棉铃虫得以生存,并进行抗性积累,会使得棉铃虫的抗性越来越强,最后导致抗虫棉失去其抗虫特性。GMsIasNXkA答案:B14基因工程等生物高科技的广泛应用,引发了许多关于科技与伦理的争论。有人欢呼,科学技术的发展将改变一切;有人惊呼,它将引发道德危机。对此,我们应持的正

13、确态度是()TIrRGchYzg摒弃现有的道德规范,推动科技发展发挥道德规范的作用,限制负面效应科技的发展必须以现有道德规范为准绳适当调整现有道德规范,适应科技发展7EqZcWLZNXA BC D解析: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采取积极措施限制其负面效应,适当调整现有的道德规范,以适应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需要。lzq7IGf02E答案:D1520世纪90年代,乌干达木薯业遭到了病毒的毁灭性打击。科学家研究发现,这是由一种新的病毒引发的疾病,而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这一事实有力地支持了下列哪一观点?()zvpgeqJ1hkA转基因生物有可能成为“入侵的外来物种”,威胁生态系统

14、中其他生物的生存B导入转基因生物的外源基因有可能与感染转基因生物的某些细菌或病原体杂交,从而重组出对人类或其他生物有害的病原体NrpoJac3v1C转基因植物的抗除草剂基因,有可能通过花粉传播而进入杂草中,使杂草成为除不掉的“超级杂草”D抗虫棉能抵抗棉铃虫,但随着棉铃虫抗性的增强,抗虫棉有可能被淘汰解析:由题干可知,这种新病毒是由两种已知病毒重组产生的,说明两种病毒的基因可以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物。因此是对B项的有力支持。1nowfTG4KI答案:B二、非选择题16棉铃虫是一种严重危害棉花的害虫。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生活在棉铃虫消化道内的苏云金芽孢杆菌能分泌一种毒蛋白使棉铃虫致死,而此毒蛋白对人畜无害。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我国已将该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成功表达。由于棉铃虫吃了这种转基因棉花的植株后就会死亡,所以该棉花新品种在1998年推广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fjnFLDa5Zo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该项科技成果在环境保护上的重要作用是_ _。tfnNhnE6e5(2)科学家预言,此种“转基因抗虫棉”独立种植若干代以后,也将出现不抗虫的植株,此种现象缘于_。HbmVN777sL(3)题中“毒蛋白基因移入棉株细胞内并成功表达”中的“成功表达”是指_ _。V7l4jRB8H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