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人教版)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

上传人:孙** 文档编号:69914496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6.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新人教版)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新人教版)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新人教版)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新人教版)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七年级历史上学期期末检测题(有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座位号甘肃省张掖市民乐县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测试题七年级历史(满分:60分 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一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否则概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1.孔子的思想博大精深,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他创立的儒家学说成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学说这一地位的确立开始于A. 孔子创立儒学,提出“仁”的学说B. 汉武帝接受“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隋唐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内容D. 明朝八股取士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2.大型历史

2、剧汉武大帝你看了吗?汉武帝刘彻采取措施最终完成了大一统局面。在这一过程中,他曾派出大将卫青、霍去病抗击哪个少数民族的骚扰( )A、犬戎族B、山越族C、匈奴族 D、乌桓族3.在历史课上,同学们讲了许多关于三国鼎立的故事。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影响最大的是:A.赤壁之战 B. 官渡之战 C.三顾茅庐 D.七擒孟获4.东汉末年,控制了汉献帝,取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的人物是()A刘备 B诸葛亮 C曹操 D孙权5.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A北方人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 B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C江南统治者施行仁政 D南方社会较为稳定6.中国古代史上北方人口大量向南迁移,它所

3、带来的最重要的正面影响是( )A加剧了南方的混乱局面 B使北方人口急剧减少C促进了南方经济的发展 D使北方趋于平静7.“”在自然科学中应用广泛,世界上第一次把推算到小数点后七位数字的科学家是A刘徽 B郦道元 C顾恺之 D祖冲之8. 史记记载:“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嗣代立,馀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上从其计”的根本目的是( )A加强中央集权 B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C加强思想控制 D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9.汉初统治者汉高祖和他的后继者汉文帝等,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采取休养

4、生息政策的主观原因是( ) A.经济萧条 B.文治天下 C.吸取秦亡教训 D.人心思安10. 一年一度的高考圆了莘莘学子进入高等学府深造的梦想。汉武帝时,学生可进入当时哪一最高学府接受教育( )A. 私学 B. 太学 C. 军机处 D. 国子监11.司马迁的史记 是我国第一部A 纪传体通史 B 编年体通史 C 断代史 D 别国体12.假如夏炎想要了解北魏时期北方劳动人民的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方法,你可以建议她阅读A.本草纲目 B.水经注 C.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13.下列中国古代帝王中,吸取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的是秦始皇秦二世汉高祖汉文帝A B C D14.据史书记载

5、,“公元前127年,汉皇帝下了一道命令,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余下的封底分给其他子弟。于是,封地不断缩小,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这段材料主要体现了汉武帝的哪一项措施?()A颁布“推恩令”B实行分封制 C派张骞出使西域D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5.如果古代有微信,那么在汉武帝的微信朋友圈,下列人物最有可能出现的是()A项羽B张骞 C蔡伦 D华佗16. 2017年5月15日闭幕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丰硕成果。“一带一路”源于西汉开辟的陆上丝绸之路。它的起点是()A洛阳 B长安 C咸阳 D敦煌17.蔡伦被当今世人誉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人类有史以来最佳发明

6、家之一”,是因为他( )A修筑都江堰B改进造纸术 C发明活字印刷术D制造地动仪18.右图是三国鼎立形势图,根据三国地理位置,判断图中所代表的政权分别是()A蜀、吴、魏 B魏、吴、蜀C魏、蜀、吴 D吴、魏、蜀19.内乱犹如洪水猛兽,往往会让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走向毁灭。“八王之乱”就是一场内乱,它加速了( )A.西周的灭亡B.东周的灭亡 C.西晋的灭亡 D.东晋的灭亡20.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出“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在魏晋南北朝时,南方老百姓的餐桌上除了稻米之外,还有各类北方面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人口南迁和民族融合的影响 B面食的营养价值高C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 D南方人口增多二、

7、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21题 14分,22题 14分,23题12分共40分。)21、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一带一路”的构想,引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材料二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摘自北师大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材料三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作放在重要位置。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摘自新华网(1)材料一、二中的这条路指的

8、是什么?(2分)为它的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人是谁?(2分)他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2分)(2)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有何重要地位?(2分)(3)此路开通后,西汉王朝于哪一年设立什么官职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4分)有何意义?(2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魏主曰:“国家兴自北土,徙居平城,虽富有四海,文轨未一。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甚为难。崤函帝圣,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引自魏书材料二:孝文帝曰:“今欲断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卒草,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言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各宜深戒”

9、。资治通鉴请回答:(1)材料一中“魏主”是谁?(2分)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2分)(2)材料三中的“断北语”、“从正音”指得是哪一措施?(2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汉化措施? (6分)(3)材料反映的措施起了什么作用?(2分)23根据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汉初在沿用秦地方管理制度外,对于一些王公和战争功臣,分封了一些诸侯王国。诸侯王的权力很大,在封地内可以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还拥有兵权。材料二 汉书记载:(武帝)下推恩之令,齐分为七,赵分为六,梁分为五,淮南分为三材料三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道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材料四 光武帝多次下令释放奴婢,減

10、轻农民负担,减轻刑法;还加强对官吏的监督。请回答:(1)为削弱诸侯王权力,巩固大一统局面,汉武帝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了什么措施?(4分)(2)为加强对豪强地主和地方官员的监督,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3)为加强思想文化统一,汉武帝接受谁的建议实行什么举措? (4分)(4)材料四中光武帝励精图治,使得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局面? (2分)七年级历史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1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CACACDAAB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DBABBBCCA21(14分) (1)丝绸之路 (2分) 张骞(2分) 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2分)(2)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2分)(3)公元前60年 西域都护 (4分)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分)22(14分)(1)孝文帝 (2分)北魏孝文帝改革(2分)(2)学习汉语 (2分)采用汉姓;改穿汉服;提倡与汉人通婚 (6分)(3)促进了民族融合,增强了北魏的势力。(2分)23 (12分)(1)主父偃;颁布推恩令(4分)(2)建立刺史制度(2分)(3)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分)(4)光武中兴(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