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综合测试题.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69913213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综合测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综合测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综合测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综合测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综合测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综合测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精练: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 综合测试题.doc(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七 生物与环境综合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2550分)1(2011安徽理综,6)某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岛上植被茂盛,风景优美。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5E2RGbCAPA该岛屿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B该岛屿形成后最初进行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C旅游可能使岛上的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进行D该岛屿一定发生过漫长的群落演替过程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群落及群落演替的概念。岛屿形成后,群落由无到有的演替过程属于初生演替。因此,B错误。p1EanqFDPw2(2011海南生物,24)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围湖造田活动

2、对群落演替有影响B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C次生演替的速度比初生演替的速度快D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答案D解析围湖造田改变了群落演替的方向,破坏了生态平衡;演替过程中,群落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都在不断变化;次生演替是在原有植被已被破坏但原有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与初生演替相比,次生演替的速度快,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DXDiTa9E3d3(2011南京)下图曲线表示某生态系统中三个不同种群的生长繁殖情况。已知种群C是自养生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TCrpUDGiTA该生态系统简单食物链可表示为CBAB种群B在第

3、57年时间内个体数下降是由于A的增加和C的减少所致CB和A的存在能加快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一定自然区域内,A、B、C三个种群中全部的生物构成生物群落答案D解析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生物的总和构成生物群落。4如图为生态系统信息传递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B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C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5PCzVD7HxAD生态系统各成分间都有各种形式的信息传递答案A解析能量流动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而物质循环是反复的。5(2010

4、上海生物)如图为a、b、c、d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jLBHrnAILgA海拔2 000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3 000米处Bb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C海拔3 000米处,b、c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D海拔4 000米处,a、b、c、d的数量差异体现遗传多样性答案A解析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曲线的比较分析能力。分析图形,海拔2 000米处不同物种的个体数比较接近,故比海拔3 000米处物种均匀度高,A正确;图中在一定海拔范围内,随海拔高度的不同b物种个体数也不同,

5、说明b物种中有不同类型的个体,适应于不同的海拔高度,即b物种具有遗传多样性;图中b、c数量的差异应是环境对不同生物选择的结果;在海拔4 000米处,a、b、c、d物种的数量比较接近,且都比较少,故不能明显体现遗传的多样性。xHAQX74J0X6(2010江苏生物)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LDAYtRyKfE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与传递效率的问题。素食是直

6、接食用植物光合作用产生贮存的有机物,肉食是食草动物或食肉动物通过捕食从植物获得的能量,在传递过程中有大量消耗,传递效率仅为10%20%,因此素食不需要经过动物的摄食、吸收转化,减少了营养级之间传递时的能量消耗,减少粮食的浪费。A错在心血管疾病与肉食的某些种类有关,并不一定全是,并且个体间有差异;B食用低营养级食物能量消耗少;D错在节食肉食的原因是降低能耗,不是为了提高灾民生活质量。Zzz6ZB2Ltk7下列几组图中,能正确表示生存斗争、种间斗争、种内斗争和竞争关系的是()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生存斗争、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四概念的理解。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环境的斗争、种内斗争和种间斗争三种

7、情况。而种间斗争又包括捕食、竞争和寄生三种情况。dvzfvkwMI18(2010南昌调研)下图为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细胞时种群的增长曲线。曲线是对照组,保持恒定酸性,其余分别是每3h、12 h、24 h换一次培养液。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rqyn14ZNXIA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长,种群平均增长率越大BK值随环境条件(资源量)的改变而改变C造成的K值较小的原因有资源缺乏,有害代谢产物的积累,pH值的变化等D曲线表示每12 h换一次培养液,曲线表明资源基本不受限制答案A解析在微生物的培养中,无天敌(即种间斗争)时,则影响其种群生长的主要因素来自种内斗争,而引发种内斗争并使斗争加剧的原因是有限的资源

8、及环境的恶化。一般来说,更换营养液的周期越短,酵母菌的营养越丰富,环境越适宜,越有利于其生长繁殖,在理想状态下可实现“J”型生长(如),此种生长不会有K值(环境最大容纳量)。而在有限的环境中,由于存在生存斗争,使种群增长有K值,且K值随环境条件改变而改变。据此分析可知,A项叙述错误。EmxvxOtOco9(2010山东理综)以下表示动物利用食物的过程。正确的分析是()A恒温动物的/值一般高于变温动物B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为10%20%C提高圈养动物生长量一般需提高/值D食肉哺乳动物的/值一般低于食草哺乳动物答案C解析考查点:本题考查了动物所摄取食物利用的过程及特点。恒温动物维持体温,需要消耗较多

9、的有机物,因而/值一般低于变温动物;10%20%是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而不是同化量和获取量之间的比值;圈养动物产量的提高依赖于同化量的增加,即/的比值提高,该选项是正确的;植物性食物中含有许多哺乳动物不能利用的物质,多于动物性食物,因而食肉动物的/值高于食草性哺乳动物。SixE2yXPq510(2011海南生物,22)某地区常年栖息着30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10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20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

10、该地区()6ewMyirQFL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答案D解析由题意知,该项措施会使树种减少,会使灰椋鸟种群数量增加,种内竞争加剧,且大量捕食害虫将导致农林害虫大量减少,从而使该地区的物种数量减少,食物链和食物网简单化,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下降。kavU42VRUs11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两种群在一段时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个种群间能量流动方向是甲乙BM时甲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C两个种群间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D两个种群数量波动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答案B解析乙和甲为捕食关系,乙

11、为捕食者,M时甲种群的种群数量下降,因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12(2010江苏启动模拟)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组成及物质和能量流动情况(秃鹫以动物的尸体为食),该生态系统中()y6v3ALoS89AM代表光能,N代表热能,P代表无机盐、CO2B共有4条捕食食物链,秃鹫所占有的营养级最多C图中狼与蚊子之间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D群落内部的负反馈调节维持着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D解析图中方框内为生态系统,方框外为无机环境。M、N、P应该既代表物质又代表能量;蚊子与狼的关系为寄生关系,因此能量传递效率不能用1020%来衡量,捕食链的数不能是4条;负反馈调节对于各种稳态的维持都是非常重要的。M2ub6

12、vSTnP13(2010江苏南京模拟)下图表示A、B两个特定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有关解释正确的是()一个吃玉米的人所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减若A和B中玉米的数量相同,A能养活10 000人,则B至少能养活500人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则A中的人比B中的人体内污染物浓度低ABCD答案D解析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但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都是10%20%,所以的叙述错误。难降解的污染物可以随食物链富集,因此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内聚集的污染物越多,因此的叙述正确。0YujCfmUCw14(2010

13、浙江杭州模拟)下图是11种昆虫AK的栖息特性(Y轴)与其取食植物(X轴)的关系图,图中Y轴中点连线(虚线)表示对栖息环境无所偏好。根据图中的关系,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eUts8ZQVRdA取食山柑科的昆虫主要生活在潮湿环境,偏好阳光充足环境的昆虫有两种B仅两种昆虫可能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C昆虫G较H对栖息的环境要求高,昆虫H较G食物种类多D取食十字花科植物叶片的昆虫种类比取食十字花科植物花序的少答案A解析根据坐标图看,偏好阳光充足环境的昆虫有E、F、G三种,故A错误。同时以山柑科和十字花科植物为食的昆虫仅为J、H两种,故B正确。以十字花科植物叶片为食的昆虫有H、I、J,以十花科植物

14、花序为食的昆虫有A、B、C、D、F、G,故D正确。sQsAEJkW5T15设计制作小生态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理和要求,下面列举的原理或要求中,合理的是()A小生态瓶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必须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B应该经常向小生态瓶中通气,从而保证瓶中生物的呼吸C小生态瓶中投放的生物必须有很强的生命力,投放的动物数量要多一些D应该将生态瓶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以保证获得足够的能量答案A解析小生态瓶应该是密闭的;小生态瓶中投放的动物数量不宜过多,以免破坏食物链;小生态瓶放在有较强散射光的地方,不能放在阳光能够直接照射到的地方,否则会导致水温过高,从而使水草死亡。GMsIasNXkA16下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该食物网中共有6条食物链H占据3个营养级G和F之间存在竞争和捕食关系如在该生态系统中使用DDT,则这种杀虫剂在H中浓度最高,其次是在D中图中A、E均为生产者一旦G的数量大量减少,该生态系统就很难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A BC D答案D解析该食物网中共有8条食物链,故错误;H占据三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所以正确;由图可知,G和F都可以以E为食,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但同时G又可以以F为食,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