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弦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906831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2.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弦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正弦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正弦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正弦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正弦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弦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弦和余弦定理应用举例(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仰角和俯角 在视线和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 的角叫 仰角,在水平线 的角叫俯角(如图).,上方,下方,2.方位角 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线的水平角,如B点的方 位角为(如图).,仰角、俯角、方位角有什么区别?,提示:三者的参照不同.仰角与俯角是相对于水平线而言的,而方位角是相对于正北方向而言的.,3.方向角 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图) (1)北偏东即由指北方向顺时针旋转到达目标方向. (2)北偏西即由指北方向逆时针旋转到达目标方向. (3)南偏西等其他方向角类似.,4.坡度 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二面角的度数(如图,角为坡角). 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与水平长度之比(如图,i

2、为坡比).,1.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则 ,之间的关系是 ( ) A. B. C.90 D.180,解析:根据仰角与俯角的含义,画图即可得知.,答案:B,2.如图所示,已知两座灯塔A和B与海洋观察站C的距离相等, 灯塔A在观察站C的北偏东40,灯塔B在观察站C的南偏东 60,则灯塔A在灯塔B的 ( ) A.北偏东10 B.北偏西10 C.南偏东10 D.南偏西10,解析:由已知ACB180406080, 又ACBC,AABC50,605010. 灯塔A位于灯塔B的北偏西10.,答案:B,3.如图所示,为了测量某障碍物两侧A、B间的距离,给定下 列四组数据,不能确定A、B间

3、距离的是 ( ) A.,a,b B.,a C.a,b, D.,b,解析:选项B中由正弦定理可求b,再由余弦定理可确定AB.选项C中可由余弦定理确定AB.选项D同B类似.,答案:A,4.在200 m高的山顶上,测得山下一塔的塔顶与塔底的俯角 分别是30、60,则塔高为 m.,解析:如图所示,设塔高为h m.由题意及图,可知(200-h) 解得,答案:,5.如图,为了测量河的宽度,在一岸边选定两点A,B望对 岸的标记物C,测得CAB30,CBA75,AB 120m,则这条河的宽度为 m.,解析:如图,在ABC中,过C作CDAB于D点,则CD为所求宽度,在ABC中, CAB30,CBA75, ACB

4、75, ACAB120 m. 在RtACD中, CDACsinCAD120sin3060(m), 因此这条河宽为60 m.,答案:60,有关距离测量问题,主要是利用可以测量的数据,通过解三角形计算出不易测量的数据;遇到多边形问题,可以分割为n个三角形来解决.,某炮兵阵地位于地面A处,两观察所分别位于地面点C和D处,已知CD6 km,ACD45,ADC75,目标出现于地面点B处时,测得BCD30,BDC15,如图,求炮兵阵地到目标的距离.,【解】 在ACD中,CAD180ACDADC60,CD6,ACD45, 根据正弦定理有 同理,在BCD中,CBD180BCDBDC135,CD6,BCD30,

5、 根据正弦定理得 又在ABD中,ADBADCBDC90, 根据勾股定理有AB= 所以炮兵阵地到目标的距离为,1.某观测站C在目标A的南偏西25方向,从A出发有一条南 偏东35走向的公路,在C处测得与C相距31千米的公路上 B处有一人正沿此公路向A走去,走20千米到达D,此时 测得CD为21千米,求此人在D处距A还有多少千米?,解:如图所示,易知CAD253560,在BCD中, 由BC2AC2AB22ACABcosA,,cosB=,得AB224AB3850, 解得AB35, 所以ADABBD15. 故此人在D处距A有15千米.,测量高度问题一般是利用地面上的观测点,通过测量仰角、俯角等数据计算物

6、体的高度,这类问题一般用到立体几何知识,先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再通过解三角形加以解决.,某人在塔的正东沿着南偏西60的方向前进40米后,望见塔在东北方向,若沿途测得塔顶的最大仰角为30,求塔高.,依题意画图,某人在C处,AB 为塔高,他沿CD前进,CD 40米,此时DBF45,从 C到D沿途测塔的仰角,只有 B到测试点的距离最短时,仰角才最大,这是因为tanAEB AB为定值,BE最小时,仰角最大.要求出塔高AB,必须先求BE,而要求BE,需先求BD(或BC).,【解】 在BCD中,CD40,BCD30, DBC135,由正弦定理得 过B作BECD于E,显然当 人在E处时,测得塔

7、的仰角最大, 有BEA30.在RtBED中, BDE1801353015,,在RtABE中, AEB30, 故所求的塔高为 米.,2.如图,测量河对岸的塔高AB时,可以选与塔底B在同一水 平面内的两个测点C与D,现测得BCD,BDC, CDs,并在点C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求塔高AB.,解:在BCD中, CBD. 由正弦定理得,所以BC 在Rt ABC中,AB=BCtan,测量角度问题也就是通过解三角形求角问题,求角问题可以转化为求该角的函数值.如果是用余弦定理求得该角的余弦,该角容易确定,如果用正弦定理求得该角的正弦,就需要讨论解的情况了.,在海岸A处,发现北偏东45方向,距A处( -1)n

8、mile的B处有一艘走私船,在A处北偏西75的方向,距离A处2 n mile的C处的缉私船奉命以10 的速度追截走私船.此时,走私船正以10 n mile/h的速度从B处向北偏东30方向逃窜,问缉私船沿着什么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本例考查正弦、余弦 定理的建模应用.如图 所示,注意到最快追 上走私船且两船所用 时间相等,若在D处相 遇,则可先在ABC中求出BC,再在BCD中求BCD.,【解】 设缉私船用t h在D处追上走私船, 则有CD10 ,BD10t, 在ABC中,AB 1,AC2,BAC120, 由余弦定理,得 BC2AB2AC22ABACcosBAC ( 1)2222( 1)2cos

9、 1206,,ABC45,BC与正北方向垂直. CBD9030120, 在BCD中,由正弦定理,得 BCD30. 即缉私船沿东偏北30方向能最快追上走私船.,sinBCD=,3.外国船只除特许外,不得进入离我国海岸线d n mile以 内的区域,如图所示,设A和B是我国的观测站,A与B 之间的距离为s n mile,海岸线是过A、B的直线,一外 国船只在P点,在A站测得BAP,同时在B站测得 ABP,问及满足什么三角函数不等式时,就 应当向此未经特许的外国船只发出警告,命令其退出我 国海域?,解:过P作PCAB交BA延长线于C, 在ABP中,由正弦定理,得,当PCd, 即 时,就应向未经特许的

10、外国船只发出警告.,在RtAPC中,PC=sin,在高考试题中,解三角形常作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2009年宁夏、海南卷(理)就考查了这一点.该题最大的创新是让考生自己组织语言描述解题的步骤,这是一大难点.同时考生经历了现实生活中从已知到未知的解题过程,能发挥数学的价值,这最能体现新课标的意图,还能有效考查考生的能力,代表了一种新的考查方向.,(2009海南、宁夏高考)为了测量两山顶M、N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B两点进行测量.A、B、M、N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如示意图).飞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A、B间的距离.设计一个方案,包括: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用文字和

11、公式写出计算M、N间的距离的步骤.,解 方案一:需要测量的数据有:A点到M、N点的俯角1、1;B点到M、N的俯角2、2;A、B间的距离d(如图所示). 第一步:计算AM.由正弦定理得 第二步:计算AN.由正弦定理得 第三步:计算MN.由余弦定理得,MN=,AN=,AM=,方案二:需要测量的数据有: A点到M、N点的俯角1、1;B点到M、N点的俯角2、2;A、B的距离d(如图所示). 第一步:计算BM. 由正弦定理得 第二步:计算BN. 由正弦定理得BN= 第三步,计算MN.由余弦定理得,MN=,本题要求考生设计方案解决问题,方案的每一步都应该是充分的、完整的,2009年考生普遍犯的错误是方案一中步骤不够完整,第一步、第二步没能由正弦定理把AM、AN应用所测数据表示出来,造成因解题步骤不规范而失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