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与方程3第三课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905369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曲线与方程3第三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曲线与方程3第三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曲线与方程3第三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曲线与方程3第三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曲线与方程3第三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曲线与方程3第三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曲线与方程3第三课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1.2 求曲线的方程(2),复习:,解:,练习1.,B,B,3.,4.到F(2,0)和y轴的距离相等的动点的轨迹方程是_,解:设动点为(x,y),则由题设得,化简得:,y2=4(x-1),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y2=4(x-1),5. 在三角形ABC中,若|BC|=4,BC边上的 中线AD的长为3,求点A的轨迹方程.,设A(x,y),又D(0,0),所以,化简得 :x2+y2=9 (y0),这就是所求的轨迹方程.,解:取B、C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BC的中垂线为y轴,建立直角坐标系.,1.直接法: 求轨迹方程最基本的方法, 直接通过建立x, y之间的关系, 构成 F(x, y)=0 即可.

2、,直接法 定义法 代入法 参数法,求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3.代入法:这个方法又叫相关点法或坐标代换法.即利用动点P(x,y)是定曲线F(x,y)=0上的动点,另一动点P(x,y)依赖于P(x,y),那么可寻求关系式x=f(x,y),y=g(x,y)后代入方程F(x,y)=0中,得到动点P的轨迹方程.,2.定义法:如果能够确定动点的轨迹满足某种已知曲线的定义,则可用曲线定义写出方程。,4.参数法: 选取适当的参数,分别用参数表示动点坐标x,y,得出轨迹的参数方程,消去参数,即得其普通方程。,例:已知点C的坐标是(2,2),过点C的直线CA与x轴交于点A,过点C且与直线CA垂直的直线与y轴交于点

3、B ,设点M是线段AB的中点,求点M的轨迹方程。,y,归纳:选参数时必须首先考虑到制约动点的各种因素,然后再选取合适的参数,常见的参数有角度、直线的斜率、点的坐标、线段长度等。,8,思考2,点差法,10,返回,11,返回,例3.已知ABC,A(-2,0),B(0,-2),第三个顶点C在曲线y=3x2-1上移动,求ABC的重心的轨迹方程.,课堂小结,15,求轨迹方程的常见方法:,直接法 定义法 代入法 参数法,B,D,A,C,B,18,老师寄语: 学好数学,登上人生的又一高度.,数学是金析疑解难,无坚不克,所向披靡; 数学是美逻辑之美,形象之美,美不胜收; 数学是恨成也数学,败也数学; 数学是爱我爱数学,数学爱我, 数学是我获胜的法宝。 让我们一起来享受数学的快乐,探求数学的真谛,感受数学的出神入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