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期农民创业创-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898347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266.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时期农民创业创-2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时期农民创业创-2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时期农民创业创-2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时期农民创业创-2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时期农民创业创-2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时期农民创业创-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时期农民创业创-2(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时期农民创业创新 与新型农民素养教育 顾益康 2008年,一、新时期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的重大意义 二、新时期农民创业创新的主要领域 三、推进农民创业创新与农民文明素养教育的关系 四、全面推进农民文明素养教育,一、新时期推进农民创业创新的重大意义 (一)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必然要求。 (二)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三)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五)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一)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必然要求。 1、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引领浙江新时期发展的最强音。 十二次党代会提出,

2、要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这是省委从我省正处于全面提升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国际化关键时期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攻坚阶段的实际出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这是一条符合浙江省情、具有浙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之路。,2、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近30年实践证明,正是千百万农民率先闯市场创新业,带动了全省人民的创业创新,成就了民营经济大省,正是乡镇企业异军崛起和小城镇蓬勃发展,催动了国有企业和城市的改革,大大加快了浙江工业化、城市化历史进程,正是鼓励千家万户创家业、千军万马闯市场的政策环境,才使得

3、那些善于搏击风浪驾驶市场的创业能人在芸芸众生中脱颖而出;正是几百万能人创新业创大业带动了千万农民的转产转业和城市居民的安居乐业。,3、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人民在创业创新伟大实践中锻造形成的浙江精神的集中体现。正是浙江人民这种在创新中创业、在创业中创新的伟大实践,成就了实力浙江、活力浙江和魅力浙江,锤造了以敢于首创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讲求实效的创业精神为核心的浙江精神,也印证了真正的伟力在于富有创造力的民众之中的真理。,4、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浙江继续走在前列,再创发展辉煌的必然选择。坚定不移地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之路,就是要在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的新历史进程中,坚定不

4、移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丰富人民群众自强不息、创业创新与党和政府与时俱进支持人民创业创新良性互动的浙江经验,大力弘扬以创业创新为核心的浙江精神,努力创造继续走在前列的更加辉煌的发展新篇章。,5、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是全面改善民生、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民生新政和又好又快发展,是浙江新时期发展的主旋律。发展是硬道理,只有推进又好又快发展,才能率先实现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改善民主提供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以全面改善民生

5、来激励人民发展的更大的积极性,形成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新格局,推进又好又快发展与全面改善民主的良性互动。,(二)实现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新时期发展的总目标。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是重点和难点。 3、农民的创业创新是推动农村小康建设的主动力。,(三)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1、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必须推动农业领域的创业创新。 3、培育新型农民、创新农业发展方式是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核心内容。,(四)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 1、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新时期解

6、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决策。 2、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主人翁。 3、只有推动农民的创业创新,才能取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成功。,(五)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 1、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协调发展是实现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首要任务。 2、推动新时期农民的创业创新是加快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别的内在动力。 3、要把激发农民的创业创新的激情作为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大举措。,二、新时期农民创业创新的主要领域 (一)把现代农业作为农民创业创新的新领域,使高效生态农业成为农民致富产业。 (二)把中心镇作为农民二三产业创业就业的大平台,使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7、 (三)大力发展特色村域经济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业 (四)创新扶贫开发机制,促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 (五)创业创新的途径和机制,积极倡导自主创业、合作创业和多途径创业。,(一)把现代农业作为农民创业创新的新领域,使高效生态农业成为农民致富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 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过程,就是从中国

8、国情出发,改造传统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不断解放和发展农业生产力,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必须把建设现代农业作为贯穿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化全过程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切实抓紧抓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就是要从我国是一个小农大国、人多地少和社会主义初级的基本国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科学技术为支撑,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以政府宏观调控和依法保护为保障;坚持富民强农的基本宗旨,家庭经营的基本制度,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按照整体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的要求,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人力资源优势、市场潜力优势,全面增强科技支撑能力、综合生产能力、

9、市场竞争能力,走出一条经济高效、功能多样、产品安全、技术密集、可持续发展的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1、推进农业发展理念创新,实现保障农产品供给和农民增收致富的双重目标。 按照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要求,确立农业人本化、农业市场化、农业工业化和农业多功能化的新理念,农业发展目标从以保障农产品的有效供给为主转为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农业生产者增收致富的双重目标。既要坚持农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又要加强政府对市场的宏观调控;既要坚持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基本自给和质量安全,又要积极参与农业国际分工和农产品国际贸易。农业发展既要提高农民的素质,又要减少农民的数量。综合起来,就是要坚持走精致农业、精准

10、农业、精兵农业之路,使现代农业成为能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使农民致富的现代产业。,2、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建立与发展现代农业相适应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 就是要对农业双层经营体制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进行有效的改造对接,即把现有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农户分散经营与集体统一服务相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改革提升为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与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一方面,要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长期不变的基础上,逐步减少从事农业的农户和农业劳动者数量,使专业农户成为专业化、规模化的家庭农场,使之成为新型农业双层经营体制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家庭农场(专业大户)

11、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业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组建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和农业的组织化程度。整合供销社、信用社和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功能,构建农业合作服务新平台。,3、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创新,构建贸工农一体化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 一是要做大做强有比较优势的农业主导产业。 二是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和流通物流业,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龙型经济。 三是要拓展农业的多种功能,积极开发农业的文化传承、休闲观光、生态涵养等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农家乐、园艺农业和森林旅游业。 四是要优化农业的区域结构,培育特色农业的强县强镇强村,形成特色农业块状经济的新格局。

12、 五是要优化农业的产品结构,实施农产品名牌战略,致力于培育有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的品牌农产品。,4、推进农业科学技术创新,建立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新型农业科研推广体系 一是要创新农业的技术路线,致力于研发推广有利于农业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技术,对传统农艺技术和农业高新技术进行整合,形成资源集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的技术支撑。 二是要创新农作制度和生产模式,大力推广设施农业、循环农业、数字农业、有机农业、休闲农业等多种生产模式。 三是要进一步改革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体系,鼓励涉农院校、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政府部门的农技推广组织进行有效的力量整合,形成农科教、产业研一体的综合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和现代

13、农业示范基地。,5、推进农业保障制度创新,构建以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和政策保护制度为支撑的新型农业保障体系 一是要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要把农业基础建设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纳入公共建设范畴,建设和保护基本农田,实施标准农田质量提升、水资源保障、节水工程、水利工程加固保安等工程。加强气象等防灾减灾服务体系和农业防病防疫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市场流通物流体系建设和农业信息化建设。加强生态公益林和林区基础设施以及标准渔塘标准渔港建设。二是要建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长效机制,落实农业直补政策,加强农业金融保险服务,全面建立农业政策性保险和政策性贷款制度,有效增加财政和信贷投入。三是要建立与现代

14、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行政管理体制和农业的法律保障体系。,(二)把中心镇作为农民二三产业创业就业的大平台,使非农收入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来源。 1、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创业就业的新门路。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型农业现代化,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做好中心城市、中心镇和中心村建设的文章,促进产业集聚和人口集聚,促进农民的分工分业分化,让更多的农民到二三产业就业,让高素质现代农民从事高效生态农业,让更多农村人口到城镇安居乐业。,2、要进一步鼓励全民创业,激发广大农民创业创新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农民在一二三产业领域从事资本经营,形成百万能人创大业创新业带动千万农民转产转业的机制

15、,推动民营经济的新飞跃。引导家庭工业集约经营、集聚发展,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和家庭工业的发展水平,形成以创业促就业的机制,营造企业家创大业、能人创新业、农户创家业、干部创事业的氛围。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干部作风,为农民创业创新创造良好的环境。,3、要大力实施中心镇培育工程,构建农民进城创业的大平台。中心镇肩负着联接城乡的功能,是统筹城乡发展的节点,是农民就近转移和就地创业的平台,是农村经济的增长极和农村公共服务的中心。要通过制定培育中心镇的政策,给中心镇放权让利,激发建设活力,完善中心镇的管理体制;按照中心镇的产业特点、功能定位以及与村镇体系布局相衔接的要求,搞好中心镇建设规划,加强对中心镇的

16、整治改造,改变生产、生活、经营“三合一”的状况,建设好工业功能区、商贸区和居住区,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强化中心镇的服务功能,积极为农民拓展就业创业空间。,(三)大力发展特色村域经济和农村新社区建设,促进农民就地创业就业 1、要发展壮大村域经济,构建农民就地创业的新平台。要以中心村为平台,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业、一村一景思路,培育各具特色的村域经济。要拓宽村域经济的发展思路,形成村民家庭经济、村级集体经济和个私经济分工协作、融合发展的机制。要积极探索多种经济共同发展的条件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充分发挥各自的区位优势和集体所有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物业经营型经济和资源开发型经济。,2、全面推进村庄整治建设。按照到2012年全省绝大部分村庄环境得到整治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工程实施力度,不断丰富工程建设内涵,着力提高工程建设水平。环境整治村重点要整治村庄“五乱”:垃圾乱倒、污水乱排、建筑乱搭、杂物乱堆、车辆乱停,积极开展“五改”:改路、改水、改厕、改塘、改房,全面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达到路平灯明、水清塘净、村洁景美。科学规划、增加投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