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作印:干将莫邪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698731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3.5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作印:干将莫邪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常作印:干将莫邪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常作印:干将莫邪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常作印:干将莫邪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常作印:干将莫邪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作印:干将莫邪》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作印:干将莫邪(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干将莫邪 执教:常作印 (北京丰台二中) Gn jing m y (东晋)干宝 干宝和 搜神记 干宝 (?336 年 ),字 令升,新蔡 (今河南省新蔡县 )人, 东晋史学家,文学家,有神论者 。干宝学识渊博,著述宏丰,横跨经、史、子、集四部 ,精通 儒、墨、道、法、释 等家,堪称 魏晋间之通人。至今有关专家已收集到的干宝书目达 26种,近 200卷 。 搜神记 是部志怪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被称作中国志怪小说的鼻祖。 作者在 自序 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 搜神记 自序 )。就是 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 在著名的 聊斋志异 、

2、 三国演义 、 水浒传 、 西游记 、 红楼梦 等作品中,有许许多多的情景和描述都是从 搜神记 中汲取营养和精华的。近代文学大师鲁迅的 铸剑 故事就取自 搜神记 。在戏剧方面,家喻户晓的 天仙配 、 相思树 窦娥冤 等与此书有着直接的渊源关系。 永远不要嘲笑有信仰的人! 句读 句读也称句逗,是句号和逗号的合称。 中国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称文句中停顿的地方,语气已经完的叫“句”,没有完的叫“读”,由读者用圈 (句号 )和点 (逗号 )来标记。 j du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

3、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

4、王即临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句读训练是培养文言语感的最好方式! 吟诵 Yn sng 干将 莫 邪 重 身 夫 语 妻 使 相 之 自 刎 Gn jing y chng xing wn p hu chu zh 自由朗读,扫清生字障碍 du y 乃 仆 汤 镬 踔 踬 目 堕 干将莫邪 (东晋)干宝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

5、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

6、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 训诂 训诂,指用还原的方式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 训诂内容: 1.解释词义(本义与引申义); 2.解释文意; 3.注音; 4.校勘( kn)。 训诂学,中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是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小学的一个分支。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训诂学是研究怎样正确地理解语言、解释语言,也就是讲清楚怎样注释的道理。 陈望道( 1891.01.18-1977.10.29),中国著名教育家、修辞学家、语言学

7、家、民盟中央副主席。他翻译了中国第一篇 共产党宣言 ,担任过 辞海 总主编,撰写了 漫谈“马氏文通” 和 修辞学发凡 等专著。 陈望道:词语本身就带有自己的历史背景和习惯范围。 这恰如一个磁场,我们只要说出一个词语,自然能勾起人们的一大堆联想。 词义还原 侠 侠 , ( 人) +( 夹,挟持) , 夹人者。引申为助人。 表示挟持富豪或强权者的仗义勇士。 造字本义: 古代行游四方、劫富济贫、除强扶弱、仗义行道的勇士 。 。 句义还原 (翻译) 原则: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标准: 信(准确)、达(通顺)、雅(优美)。 方法: 留 (保留)、 补 (增补)、 删 (删除)、 换 (替换)、 调 (调

8、整)。 朝代、年号、国号、地名、人名、官名等专有名词 补出省略内容 把无实义或没必要译出的虚词删除 单音词换成双音词,古今异义、词语活用、通假字 特殊句式要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语序 1. 楚干将、莫邪为 wi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 chng身当产 。 夫 语 y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 户 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 背 。”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 相 xing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户、门 背:后面。 人体后面从肩到腰的部分。 物体的后面或反面。 相:仔细察看。 爬上高树远眺侦察

9、,预警放哨。 2 .莫邪子名赤,比后壮,乃问其 母 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 y汝子,出户 望 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 睹 堂前松柱下石低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 思 欲报楚王。 母: 在“女”的胸部位置加两点指事符号。,表示妇女因生育而发达的两乳。 看: 造字本义:举手遮光,远眺侦察。 望: 造字本义:站在高处,举目远眺。 睹: (目) +(者,“堵”,挡住),挡目,即意外目击。造字本义:意外看到。 思: (囟,脑) +(心),造字本义: 用头脑考虑、用心灵感受。 自虑为“思”;念他为“想”。 3.王梦

10、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 亡 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 闻 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 奉 之,立僵。客曰:“不负子也 。” 于是尸乃仆 p。 亡、逃、及、走、奔 闻、听 (听而不闻) 闻:集中注意力倾听。 听:竖起耳朵聆听别人说话。 奉、献 奉:进献。强调恭敬持举。造字本义:双手恭敬持举丰茂植物,祭拜土神,以求种植丰收。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仇。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 亡 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 客: “子年少,何哭

11、之甚悲耶?” 赤:“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 客: “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赤:“幸甚!” (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客: “不负子也。” ( 于是尸乃仆 p。) 复仇无门的悲苦 对楚王的刻骨仇恨 复仇有望的欣喜和报仇态度的坚决、不惜生命的刚烈 侠客急人之难的关切 侠客急人之困的豪爽和侠义 侠客承诺时的郑重 (一诺千金) 信 揣摩对话中赤和客的语气 4.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 喜 。客曰 :“ 此乃勇士头也,当于 汤 镬 hu煮之 。” 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 踔 chu出汤中,踬 zh目大怒。客曰 :“ 此儿头不烂,愿王自 往临视之

12、,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 n王,王头随堕 du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堕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 葬 之。 欢、喜 欢(歡):猎鹰发现猎物而兴奋。 喜:(壴,鼓,代庆典)(口,欢笑),表示人们在庆祝活动中欢笑。 自,亲自。造字本义:鼻子。字形像鼻骨与鼻弯的形状。所有与自相关的字,都采用“自”作边旁。本人,己身:自己。自家。自身。 埋、葬 埋:表示置之土中。 造字本义:古人将神秘死亡(温疫)的牛羊等牲畜土葬。葬:造字本义:将死者埋入地下,并在墓地植草伪装,以防盗墓。 义理 义理:讲求经义、探求名理。 义理之学:称讲求经义,探究名理的学问为“义理之学”。 中华十大义理:仁、义、

13、礼、智、信、忠、孝、廉、毅、和。 你能用两个字用来概括本文的情节吗? 1干将铸剑 为王所杀 2子赤取剑 欲报父仇 3山中遇客 以命相托 4客设计谋 智杀楚王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赤为什么要复仇?又是如何实现的? 赤复仇是不是仅仅为了“孝父”? 客杀楚王是不是仅仅为了赤的复仇? 侠义 讨 论 干将、莫邪的儿子不惜生命为父报仇,“客”也不负诺言,以身殉义。对他们的行为你怎么看? 这篇文章中有不少情节很荒诞,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为什么这样的故事还能代代相传? 哪一个地方没有“楚王”?哪一个地方没有“赤”? 但却不是每一个地方都有侠义的“客”! 儒家:仁( 担当天命) 道家:道 (出世逍遥

14、) 墨家: 义(兼爱非攻) 義 (义 ) 羊我结构,造字本义: 我向上呈献真善美。 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 助人利他 小义、 大义 做 自己能做的 “义”举! 几千万次点击的视频 .flv 周欣 支教 侠义精神 侠义 精神的传统内涵,是见义勇为,除暴安良;侠义精神的最高境界,是为国为民,舍生取义,杀身成仁。它凝聚着人民的愿望,闪耀着理想的光辉。它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在当今中国,尤富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北京语言大学 彭庆生 “韩 子曰 : 儒 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 。 二者 皆讥,而学士多称于世云。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于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 厄 困 ,既已存

15、亡死生矣,而不 矜 jn其 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 焉。 ” 司马迁 史记 游侠列传 韩非子说:“儒生以儒家经典来破坏法度,而侠士以勇武的行为违犯法令。”韩非对这两种人都加以讥笑,但儒生却多被世人所称扬 。 现在 的游侠者,他们的行为虽然不符合道德法律的准则,但是他们说话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果敢决断,已经答应的必定实现,以示诚实,肯于牺牲生命,去救助别人的危难。已经经历了生死存亡的考验,却不自我夸耀本领,也不好意思夸耀自己功德,大概这也是很值得赞美的地方吧! 墨家 墨家是中国东周时期主要哲学派别之一,与孔子 (儒家 )、老子 (道家 )为代表的三大汉族哲学体系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创始人为墨翟 (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