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的写作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869405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37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的写作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教育论文的写作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教育论文的写作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教育论文的写作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教育论文的写作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的写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的写作(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论文写作漫谈,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王建国,一、论文的定义和要素 二、常见论文的类型 三、论文写作的意义 四、论文素材的来源,一、论文的定义和要素,1、什么叫论文 围绕某个观点,通过论述得出一个结论的文章,叫做论文。 从狭义来看,人们一般把“论文”仅仅理解为“说理”的议论文,即说明事物或现象中的“为什么”的文章; 从广义来说,阐述一个思考、一个感悟、一条经验、一种方法的文章也属于论文。这种论文大多数属于叙事性文体,即叙述事物“怎么做”的文章。,2、论文的要素 1)主题:即中心思想。你要表达什么,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歌颂什么,贬斥什么。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2)素材:即未经加工和提炼的实际生活

2、现象。包括你的经历,你的感悟,你的观察,你的学识积累和生活积累。 3)写作技巧:即如何对文章进行剪裁选材,布局谋篇,起承转合 4)语言:即文笔采用何种语言风格,如何使语言具有美感。,二、常见教育论文的类型,1、调查报告 2、问题探讨 3、经验总结 4、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学案例、个案、叙事),1、调查报告类 1)关于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调查报告 (马集中心小学 吴开全) 2)关于普通高中学生学习压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栖霞中学 张克秀),1)关于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调查报告 (马集中心小学 吴开全)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及操作方式 三、调查统计与分析 四、调查结论 五、调查建议 1)把“

3、自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2)把“生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3)把“兴趣”设计在家庭作业中,2)关于普通高中学生的学习压力现状的调查报告 (栖霞中学 张克秀) 一、调查背景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过程(问卷、访谈、到外校访谈) 四、调查结论,1) 现行的教育制度下,绝大多数学生有压力,重点中学学生压力更大一些,成绩越好压力越大。 2) 压力与所在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 3) 对于压力,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我尝试归纳了以下几种缓解和转移压力的方法。 4) 在研究中,我感到教师不仅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还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把学习当作是一件快乐的事。,

4、2、问题探讨类 立足班主任工作,为“独生子女症”求医问药(琅琊路小学 徐 睿) “小红花”的负效应(南京幼儿高师 王长倩) 警惕课堂上的“热岛效应”(游府西街小学 查 静) 让儿童走出嫉妒的泥沼(青云巷小学 俞 晨),“小红花”的负效应 (南京幼儿高师 王长倩) 前言:“小红花”不灵了 一、奖励的负效应 (一)对于得不到奖励的学生习得性无助的产生 (二)对于能得到奖励的学生奖励的失败 (三)对于这两类学生之间被破坏的人际关系 (四)对所有的学生 1、胡萝卜加大棒对学生的不尊重 2、“我的眼里只有你”对学习本身丧失兴趣 3、“乖宝宝”生产线缺乏创造性与冒险精神的学生,二、应对策略 (一)对学生人

5、格的尊重 (二)激发对学习本身的兴趣,3、经验总结类 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溧水晶桥中心小学 于芳) 小学作文情感化批改模式的研究(六合东沟中心小学 陶 金) 家访,架起理解和沟通的桥梁(建康路小学 陶文琦) 成为孩子的朋友,其实很简单(琅琊路小学 强献娟),成为孩子的朋友,其实很简单(琅琊路小学 强献娟) 孩子希望你是一个倾听者 孩子期待你与他有心灵上的对话 孩子渴望你发自内心的信任 孩子盼望你成为他可亲近的人 孩子乐意你成为一个求知者 孩子愿意你因为他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低年级默读教学问题与策略 (天妃宫小学 杨春燕) 前言:默读的重要性 一、变游离之外为身在其中(课堂现象 课后

6、反思 引导策略) 二、变过多干预为适当引导(课堂现象 课后反思 引导策略) 三、变过高要求为循序渐进(课堂现象 课后反思 引导策略) 结尾:培养学生默读能力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此文能给低年级教师一点启示,为教师有效、合理开展低年级默读教学提供帮助。,4、教育叙事类 1)个案:个案是对单一的个体进行深入、具体研究的案例。一般是指针对某个学生特殊的问题行为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 2)案例:是对某个教育故事或某个教学片断进行叙述并加以评析的一种叙事性报告。 3)叙事:是指教师用第一人称给人们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隐含着哲理的教育故事。,1)教育案例 八大金刚驯服记自控力薄弱学生转变纪实

7、 (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把爱藏一半对一个特殊家庭孩子的个案研究 (南外仙林 吴丹丹) 我为什么“长不大”对一个“另类”学生的个案研究 (九龙中学 马 鹏) 以鸿门宴为课例的语文整体教学尝试 (浦口十四中 王明成) 高考作文辅导活动化实践的案例分析(大厂高级中学 胡 高),今天,我们全班“怀孕” (温州九中 方海东) 【导语】今天早上,学校出了件怪事,从我班中走出来的男生、女生们每一个都是大腹便便的,颇似“孕妇”。这引起了校内师生的一片惊讶和议论纷纷,到底怎么了?难道是?不可能!全班都这样呢!原来,他们正在进行一项体验活动呢,主题就是“体验母亲”。,【起因】在昨天的历史与社会课上,我设计了一个

8、课堂调查:班中有多少同学知道父母生日的,并能为父母庆祝生日?原以为这是个很老套的问题,他们能解决的很好。没有想到,问题老套,答案却是一样的没变,举手的人少的出乎意料。我刚想向他们说说自己关于孝心的看法并以此给他们一些教育。有一个学生竟然靠在位置上恨恨地说,“他们有的时候都会忘记我的生日啊,凭什么让我为他们庆祝生日? (太出乎意外),【定计】看着他们对我的生日忘记或是无所谓的样子,我就觉得生气”那咬牙切齿的样子,让我有点心寒,“可是他们有那么多的事务,偶尔忘记也是可以原谅的啊?”我想要缓解一下气氛,“那他们既然这样对我,为什么还把我生出来?”这一切说的很自然,丝毫也没有不好意思。面对侃侃而谈的他

9、,我感到震惊,更感到愤怒!但我还是冷静地压下了自己的怒火,并临时决定举行一次“体验母亲”的教育活动。 (抓住教育的契机),【要求】体验活动的内容设定为“体验母亲”:每个学生准备2个8斤重的沙袋,从第二天早晨开始,将他们一前一后地缚在身上,并以此“身怀六甲”的身躯参与学习生活一天,以体验母亲十月怀胎的辛苦。,【开端】绑上沙袋的学生,酷似“孕妇”,一个个腆着肚子,样子十分可笑。有的调皮的学生还摸摸自己的肚子说,“孩子,快长大吧,老爸等你出来给你买好吃的呢!”有的孩子故意在别人身上摸摸,嘴里念念有词,“你的太小了,看看我的孩子,比你大多了,以后你的孩子肯定不是我孩子的对手!”有的则是和同学们挺起肚子

10、将沙袋相撞,说是练习孩子未来的“铁头功”,也不怕脑震荡,真是的!,一下子,教室闹哄哄的,他们也仿佛真正的沉浸在当母亲的快乐中,兴奋不已!上课了,他们陆续也回到位置上,但是兴奋的他们还是很难冷静,各种姿态的滑稽样都有!今天真是全班“怀孕”啊,呵呵! (先是兴奋),【发展】两节课后,我再次来到教室看他们。这时他们的兴趣已经大不如开始时那样的强烈了,我明白沙袋的重量发挥作用了。有的瘦小的学生已经开始用手扶着腰走路了;而有的更是坐在位置上,用手扶着沙袋,连那些平时最好动的孩子也苦着脸的坐在位置上,下午了,我在上课的时候,发现他们似乎很累,似乎又有很多话想说我明白,教育体验活动的效果已经出现了!,【高潮

11、】从我宣布解开绳子和沙袋的时候,学生除了张大着嘴巴喘气,用手揉着自己酸涨的腰部以外,没有更多的动作和语言,静静的相互观望的眼神在交流着自己的感悟。在走向讲台的过程中,他们都象比昨天成熟了不少,眼神中有理解,也有愧意,【结局】 A:今天,我当了一回“孕妇”,确实累的腰酸背痛,而且走路办事都不方便。这时我真正地能够感受到,母亲当年怀着我的不易,真的明白为什么人家说天下最伟大的爱是母爱了! B:今天,我上楼下楼,拿东西、端本子十分的困难,每当我做不同的行为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想起母亲那个时候的艰难,这时,我深深地理解了平时母亲对我的要求,C:我平时常常有意无意的伤害了母亲,不听母亲的话和母亲顶嘴。

12、我现在很后悔,今天回家,我一定要向妈妈道歉,以后我再也不这样了。 D:我感受到了这次活动给予我的思考,我真的要做一个母亲的乖孩子!也谢谢老师的良苦用心!,【尾声】教师:同学们,十多年前,你们的母亲们正身负你们刚刚解除掉重量的2至3倍,煎熬300天。那是一种怎么样的日子啊,小心翼翼、无限爱护、一心一意从而才把我们平安的带来到这个世界上。面对给予我们生命、给予我们精彩世界的母亲,我们有什么理由不为她们感动呢?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热爱她们呢?做一个母亲的好孩子吧!,【分析】在教育中,马斯洛和罗杰斯提出了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教育中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真正地实现人性化教育。但在现在的教育中有一部分以

13、知识本位、学科本位代替人本的教育目标,从而也导致了教育的失败。这次的教育方式的设计,则在根本上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让孩子主动、自主的通过体验活动接受教育,从而在自主中建构自己新的认识体系,不断进步!,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就是自我的教育”!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说教和无奈的责骂,她更是师生共同经历的生命历程。它要求学生能够在主动的体验下,得出认识,同化、顺应旧认知体系,建构新认知体系。而且,也只有在这样的体验-认识-感悟的教育过程中受到的教育,才是最佳效果的。新课程要求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验,并结合实践,通过与生活实践结合的教育,得到感悟,这样的教育就给了学生最深的体验,并在切身体验的

14、认识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2、感受“嫩生生”(南京小行小学 董 云) 【课文】“一声春雷,唤醒了春笋。它们冲破泥土,掀翻石块,一个一个从地里冒出来。春笋裹着浅褐色的外衣,像嫩生生的娃娃。它们迎着春风,在阳光中笑,在春雨里长。一节,一节,又一节。向上,向上,再向上。”,【背景】这是一年级语文课春笋中的一段,其中,“嫩生生”是比喻中本体“春笋”和喻体“娃娃”的相似点,而对这个相似点的理解也是一年级小学生学习的难点。于是,老师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张老师的“触摸法”: 上课时,张老师神秘地拿出一根春笋,让一个学生剥一剥皮,摸一摸嫩笋,说一说自己的感受。学生说春笋的外皮很硬,很脏,很紧;张老师

15、立刻给予了肯定,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了“裹”、”浅褐色的外衣”等词语,没有这些,也就没有“嫩生生”。学生争先恐后地都想剥一剥春笋,但,因为教学时间所限,张老师又神秘地拿出一根剥好了的春笋,让学生看一看颜色,摸一摸感觉。,还有的学生说,春笋嫩嫩的,滑滑的。有的学生干脆掰下一小块放在嘴里吃起来,还一个劲地说“好吃”。,李老师的“观察法”: 上课时,李老师带来一张春笋的图片和一张胖娃娃的年画,挂在黑板上。问学生:“你们想想看,春笋怎么像娃娃?”于是,学生七嘴八舌:样子有点像,都是长长的颜色有点像,都是白白的皮有点像,都是滑滑的。经过讨论,老师总结说,白白的、滑滑的,都是嫩嫩的感觉。春笋就像这样的嫩生生

16、的娃娃。李老师调动了学生的视觉感官,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通过观察来理解“嫩生生”,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王老师的“想象法”: 上课时,王老师什么也没有带,就把“春笋”“娃娃”“嫩生生”写在黑板上,问:“你们见过小娃娃吗?小娃娃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小娃娃会哭,一哭就不停小娃娃活泼可爱,很好玩小娃娃软软的,不会走路小娃娃的皮肤很嫩,光滑滑的一碰就破了。王老师总结说:对的,小娃娃就是这样的,嫩嫩的,活泼可爱的,这就叫“嫩生生”。春笋也是这样的,像个小娃娃,嫩生生的。只是它的哭声我们听不见。你们知道什么是“嫩生生”了吧?王老师什么教具也没有,却给了学生广泛的想象的空间。,【过渡】三位老师的教学的方法,各具特色,各有千秋。但是,他们运用不同的方法诠释着相同的教学理念。,一是语文教学的“生活性”。语文来自于生活,学习语文当然也就离不开生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对低年级语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