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水质性鱼病的防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858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鱼水质性鱼病的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青鱼水质性鱼病的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鱼水质性鱼病的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皮肤充血病引起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鱼体长期缺乏光照,水质不良或频繁换水。此病多在阴雨季节发生。若不及时治疗,轻者影响食欲,重者死亡。防治方法(1)加强光照,降低水位或提高水温,可抑制此病的蔓延。(2)用 3%5%的浓盐水,浸洗病鱼 1015 分钟。2、烫尾病烫尾病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在炎热的夏秋季节,阳光强烈照射,使池内水温偏高,浓绿水中的藻类植物生长旺盛,其光合作用很盛,常能使水中溶氧量达到饱和状态,因而在池壁的青苔上会不断产生气泡。这时,常常由于投喂饲料过迟或不足(尤其接近中午才投食,更容易发生此病),使鱼不停地游动,四处觅食,水中气泡就会不断粘附到鱼尾鳍上。另外,如果在中午烈日下捕捞鱼,也容易使水中气泡上升,飘粘到鱼的鳍条上,从而使得鱼尾鳍浮于水面上,再经烈日曝晒,致使尾鳍组织受伤,毛细血管充血,患上烫尾病。烫尾病对鱼体虽没有致命威胁,但如处理不及时会引起尾鳍的腐烂,遭水霉菌侵蚀,最后引起烂尾症。防治方法(1)控制鱼池水质。(2)患烫尾病的鱼必须及时隔离更换新水,经 12 天后鱼体尾鳍即可恢复正常。(3)患烫尾程度轻的鱼体,可加注一些低于池中水温的清水,降低水溢,刺激机体新陈代谢,有益于尾鳍气泡的排出。(4)患烫尾严重的鱼体可在换水时,用手由上至下按摩尾鳍,促使尾鳍条内的气泡排出,使其恢复平衡。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