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勤奋”为话题-议论文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829639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23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以“勤奋”为话题-议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以“勤奋”为话题-议论文(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文讲评以“勤奋”为话题 写一篇议论文,关于审题,审话题 “勤奋”,刻苦,顽强,遇到困难不畏缩,碰到疑难不放过,遭到挫折不灰心。勤奋就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 (反面: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定立意,2 审体裁,-议论文,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作者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1 马克思写资本论,辛勤劳动,艰苦奋斗了40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 2 我国历史巨著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从20多岁起就开始漫游生活,足迹遍及黄河、长江流域,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为史记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3 德国伟大诗人、小说家和戏剧家歌德,前后花

2、了58年的时间,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写出了对世界文学和思想界产生很大影响的诗剧浮士德; 4 我国年轻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攀登数学高峰的道路上,翻阅了国内外的有关上千本资料,通宵达旦地看书学习,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5、“笔冢”的由来 唐代书法家怀素以草书著称于世,人称“草圣”。他的草书,气势雄浑豪放有“骤雨狂风”之势。 他幼年为僧,寺院附近种值有一万多株芭蕉,每日摘采蕉叶练字。蕉叶用完了就用浅色漆盘和方木板练字,写满字迹后,擦掉再练。久而久之,竟把漆盘和木板磨穿了。寺院的墙壁上,家具上,连僧人做袈裟的布上都写满了字。他每日勤奋刻苦练字,用秃了许多毛笔,堆集起来埋在山下,名曰“笔冢”。 6、董老的

3、手杖 老革命家董必武喜欢书法,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勤于练字。他晚年的时候到户外活动总是拿着一根手杖。走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就以手杖当笔,在地上练习写字,如果坐得高,干脆把手杖像握笔一样提着,在空中写划。散步时,以手杖锻炼握笔、运笔的腕力。 由于董老的刻苦勤学,他的书法秀美、挺拔,人称“董体”。,7、言菊朋学戏 京剧言派创始人言菊朋,是蒙古族人,祖辈几代都是清王朝的武官。他在陆军贵胄学堂念书时就对京剧艺术特别有兴趣。毕业后,他在蒙藏学院某得了个小差事,收入很低,维持六口之家生活过得紧巴巴。可他千方百计要省出钱来去听戏。他特别爱看著名老生谭鑫培演的戏,不管是下瓢泼大雨还是大雪纷飞,他总是脚踏钉鞋

4、,手持雨伞,上戏院买张最便宜的票,潜心观摩谭鑫培的表演。十余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的足迹踏遍了北京城内各大戏院。他不但刻苦、细心学习谭鑫培的表演艺术,而且还在学习别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终于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京剧界独树一帜,成为言派创始人。 8、门采尔的“绝症” 阿尔道夫门采尔是世界著名的素描大师,他从13岁开始学绘画。一生共创作了一万五千多幅速写,七千多张素描。这些数量惊人的作品,都是他辛勤劳动的结晶,他不管走到哪里,绘画工具总是随身带着,在大街小巷,乡村田野,河畔山顶,处处可以看到挥笔作画的身影。有人称他得了“缓画狂热症”,他听了很高兴地说:“希望此病是绝症。”,9、画蛋 达芬奇是欧洲

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一位卓越越画家。他从小爱好绘画,父亲送他到佛罗伦萨,拜名画家佛罗基奥为师。第一堂课老师教他画鸡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足足画了十几天,老师还是让他继续画鸡蛋,这一下达奇想不通了,就问老师:“为什么老是让我画鸡蛋?”老师告诉他:鸡蛋虽然痹通,但天下没有绝对一样的,即使是同一个鸡蛋,角度不同,投下的光线不同,比方说,把头抬高一点看,或者把眼睛放低一点看,这个蛋的椭圆形轮廓就会有差异。因此画蛋是基本功。基本功要练到得心应手。“ 达芬奇从此苦练基本功,天天画蛋。一年,二年,三年他画鸡蛋用的草稿,已经堆得老高了。经过长期的勤奋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成为一代宗师。 10、王

6、羲之练字 人物:王羲之(我国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他的七个儿子都擅 长书法,尤其是儿子王 献之,书法技艺超群,与其父亲并称为“二王”。)事件:王羲之刻苦学习各种字体,不但模仿,还很注意推陈出新,创造了一种飘逸,清秀,俊美的王式字体。就这样,日复一日,王羲之的字体大有长进。他每天练字时,为了洗笔方便,索性就到庭院里的池塘边练字,在池塘边洗笔,天长日久,那个池塘里的水都变成了黑色。家里人都称它“墨池”。,11、闻鸡起舞 人物:祖逖( t)、刘琨(kn ) 事件:东晋时期,国家四分五裂,祖逖和刘琨是很好的朋友,他们想要收复失地,于是二人决定 半夜里当公鸡第一次打鸣时就披衣起床,苦练剑法,准备将

7、来为国效力。 12、朱元璋放牛读书 放牛娃出身的朱元璋,从小连私塾都没有念过,但是他聪颖过人,勤学好问,终于成为建立 明朝的开国皇帝。,13、头悬梁汉朝有一个叫孙敬的人,每天读书到深夜,经常怕打瞌睡,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拴在房梁上,如果头昏要打瞌睡,头往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他就用这种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14、锥刺股战国时,有一个叫苏秦的人,因为在秦国求官不成,回家后被家人看不起,就将太公六韬、阴符等兵法书藉,不分白天黑夜的勤奋苦读。每当到了夜深人静,头昏脑涨,眼睛发涩,总想睡觉的时候,就用锥子自自己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后又读书。 15、壁凿求光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

8、上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格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一勤天下无难。 天才在于积累,聪明在于勤奋。 天才就是无止刻苦勤奋的能力。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在天才和勤奋之间,我毫不迟疑地选择勤奋。 凡事勤则易,凡事惰则难。,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对许多人都熟悉的,可以少说; 对于一下子可以说清楚的,不多说; 可以十个字说的,不用二十个字说;

9、可以一句话说清楚的,不用两句话说。 既体现事件的本质,又简洁明了, 不喧宾夺主,真正为议论服务。,“概括叙述”的原则:,体现原意,言简意赅,有侧重点,“事”与“议”的处理,(1)叙事要概括,要注意行文中叙事与议论的轻重、详略得当。,(2)源于事,高于事。“议”是文章重点,但发表“议”要精当,必须注意论述要准确、精辟、透彻,要做到一语中的,发人深省。,(3)对于一篇文章的完整来说,在文章的最后需要有简单的总结,呼应全文。,三、议论如何以理服人?,方法一:摆事实:用确凿、典型的、充分的事例来论证你的观点。 方法二:讲道理:可以对事件进行合情合理的分析,也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俗语、警句等,注意说理

10、的逻辑性,以及名言与观点的吻合。 方法三:作对比:通过正反两方面摆事实、讲道理,使观点更加鲜明突出。,用 观 点 做 标 题,勤奋 说勤奋 勤奋之路 必成大器的秘诀 勤奋是成功之门 勤奋是成功唯一捷径 书山有路勤为径 天才出于勤奋 成功的原因 勤奋是成才的条件 播种勤奋收获 玉琢方能成器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标题选美,小结:,标题就是文章的眼睛,一定要让它明亮。 一件事情可以从多角度去看,但只有选准一个方面才能写得具体充实。,看法要有个中心论点来统率,中心论点要正确,要符合实际,要经得起实践检验,但受同学们的认识的限制。 中心论点要明确,是肯定还否定,是赞成还是反对,态度要明朗。 中心论点要集

11、中,一篇议论文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用其他事实和道理来论证论点。,议论文写作的一般结构,一、提出问题论点,二、分析问题论证,三、解决问题或联系实际,四、得出结论,分论点一,分论点二,分论点三,道理论证,正反事例,勤奋:从“是什么”的角度拟分论点,中心论点:勤奋是成功之母。 分论点一:勤奋,是学习进步的法宝。 分论点二:勤奋是我们成功的坚实根基。 分论点三: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勤奋:从“为什么”的角度拟分论点,中心论点:成才有路勤为径。 分论点一: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进步; 分论点二: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 分论点三: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 中心论点:勤奋铸就成功。 分论点一:勤

12、奋可以弥补自身的缺陷; 分论点二:勤奋可以克服人生中的磨难; 分论点三:勤奋可以成就伟大事业。,勤奋:从“怎么办”的角度拟分论点,中心论点:勤奋是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分论点一:勤能补拙,我们要学会笨鸟先飞; 分论点二:勤能遮丑,我们用智慧装扮自己: 分论点三:勤能成事,我们要用勤奋成就事业。,举例说明:以”勤奋”为标题拟写作文提纲。 成才有路勤为径 一、引论部分 由“书山有路勤为径”引出:勤为径提出中心论点(成才有路勤为径)。 二、本论部分 1、勤奋,是学习进步的法宝。 (“勤能补拙是良训”、“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梅花香自苦寒来”;鲁迅:哪里有时间,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

13、的。 ) 2、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才。 (“一分辛劳一分才”;韩愈: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古人勤学故事:匡衡凿壁、车胤囊萤、孙康映雪。),3、只有勤奋学习,才能跟得上社会的发展。孙敬苏秦悬梁刺股 、祖狄刘琨闻鸡起舞、孔子韦编三绝 三、结论部分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智力才能差别不大,要想在现代社会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勤奋学习。,成功来自勤奋,成功,说来容易,做到却很难。唐代文学家韩愈说:“业精于勤而毁于嬉。”事实 一再证明,任何人做任何事都离不开勤奋,勤奋是成功之舟。 勤能补拙。传说宋代学者朱熹讲过一个故事:福州有一个叫陈正之的人,反应相当迟钝,读 书 每次只读5

14、0个字,读一篇小文章也要五六遍才能读熟。为了克服缺点,他不懒不怠,勤学苦 练,别人读一遍他就读三遍四遍,天长日久,知识便与日俱增,后来,他不但克服了自己反 应迟钝的缺点,而且成了博学之士。梅兰芳年轻的时候去拜师学戏,师傅说他生着一双死鱼 眼睛,灰暗、呆滞,根本不是学戏的材料,拒不收留。天资的欠缺没有使他灰心,反而促使 他更加勤奋,他喂鸽子,每天仰望天空,双眼紧跟着飞翔的鸽子,穷追不舍;他养金鱼,每 天俯视水底,双眼紧跟着遨游的金鱼,寻踪觅影。后来,梅兰芳的眼睛变得如一汪清澈的秋水,闪闪生辉,脉脉含情,终于成了著名的京剧大师。 华罗庚教授说“勤能补拙是良训,一 分辛劳一分才。”即使天资再差,只要

15、勤奋,就一定能成功。,勤出成果。明代历史学家谈迁,29岁时开始著作国榷。因为家里穷,买不起参考书,只 好四处求人,借书来抄。一次,为了看点儿资料,带着干粮,冒雨走了100多里路。他奋斗 了27年,六易其稿,终于写成了国榷这部500万字的重要史书。这时他已56岁了。不幸的是,这部书稿被小偷偷走。谈迁伤心得大哭一场。不少人以为,他从此一蹶不振,谁知第 二天他又重新开始写作。冬去春来,周而复始,花了10年光阴,终于再次把书写成了。这时 他已白发苍苍,老态龙钟了。从谈迁的事迹我们得出一个结论,只要勤奋,就可以为自己所 作的一切画上圆满的句号。 勤奋是成功的阶梯,成功是勤奋的结果,只要我们勤奋学习,勤奋探索,勤奋实践,什么事 情都一定会成功!,简评:“成功来自勤奋”是本文的论点。在论证过程中,作者首先解题,然后运用实例论证了勤奋是成功的阶梯,告诉人们,只要勤奋,什么事情都会成功。论点鲜明、 论据有力、论证合理,具有一定的论辨能力。,作业:改写你的作文,针对你提炼出的论点,搜集相关的事实和道理论据。 修改时注意: 1、中心论点要正确、鲜明、集中,能统率全文。 2、材料要充实,要注意联系古今中外的事实和道理,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