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感染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813830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64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手术室感染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手术室感染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手术室感染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手术室感染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手术室感染管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手术室感染管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手术室感染管理》ppt课件(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手术室感染管理,主讲人-蒿金英,前 言,手术室是外科系统进行手术治疗的场所,感染是外科领域中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控制手术感染的发生,是手术成败的关键之一; 手术室及参与手术医务人员必须提高对医院感染的认识,才能更有效的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确保医疗质量和 医疗安全;,1998年深圳某医院292例手术病人中166例发生了手术切口感染,感染率56.85%,感染原因是使用2%戊二醛消毒剂浸泡的手术用刀片、剪刀、缝合针等,感染的病原体为非结核分枝杆菌,该院直接和间接损失了数亿元;,宿州事件:2005年12月11日,安徽省宿州市市立医院发生10例接受白内障手术治疗的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经调查该事件是由于其管

2、理混乱,严重违反诊疗技术规范,在不符合条件的手术室环境中手术。,第一节 感染来源,一、医务人员 (一)手部皮肤 手术室各类成员的手是手术切口感染的潜在来源,通过卫生洗手,有效的刷手,穿戴手术衣和手套,可对病原微生物形成有效地屏障。,(二)鼻咽部 鼻咽部寄居的微生物会因讲话、咳嗽、打喷嚏而播散至周围环境,经直接接触传染给患者。,(三)皮肤和毛发 所有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均是造成环境污染的来源,其皮肤、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充满微生物菌落,以头颈部、腋窝、会阴和手足最多,平均每分钟每个人的皮肤会掉落400010000个微生物,最常造成感染的是金葡菌,其感染程度与皮肤、毛发的清洁和头发的长短有关。,二、环境

3、 (一)空气和尘埃中携带有微生物: 可以来自上呼吸道,人员走动时的散布; 带菌的微粒可能会直接落入手术切口,或先落到器械物品上而后污染手术切口; 由于重力的作用,微生物容易聚集在地面上 新鲜空气在室内流通,能降低微粒的密度;,(二)手术器械、医疗用品 误用未灭菌或使用包装不符合要求、灭菌不合格、过期包、潮湿的器械包和敷料包等实施手术造成严重的手术切口感染。,(三)微生物生长、繁殖的环境因素 1、温度,大部分微生物会在20-37C繁殖最快; 2、湿度,细菌在潮湿的环境中容易滋生; 3、酸碱值,大多数细菌喜欢在中性或偏碱的环境中生长,环境PH值一旦发生改变,会影响细菌的生长和繁殖。,三、患者自身感

4、染 患者自身携带的菌群是重要的手术切口感染来源。,第二节 环境管理与医院感染,随着复杂、高科技且具有潜在危险的手术设备及仪器的增加,须提高维护患者和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确保患者安全,预防职业伤害。,一、化学性伤害 (一)麻醉废弃物污染 挥发性麻醉剂的溢出,患者麻醉后呼出的气体,麻醉机排出的气体等; 麻醉废弃物毒性主要对肝、肾及免疫功能的破坏,孕妇长期接触易引起流产、畸胎。,(二)骨水泥 长期暴露下会造成对皮肤、眼睛及呼吸道的刺激; 周围血管扩张引起反射性心动过缓,高浓度会产生心悸、头痛甚至昏迷; 处理时应做好眼睛和呼吸道的保护。,(三)化学消毒剂 经常使用的化学消毒剂如碘制剂、福尔马林、戊二醛等

5、对皮肤、粘膜、眼睛均有刺激性、有毒性; 长期接触或高敏者可能导致细胞突变、染色体异常、癌变等严重损伤。,二、物理性伤害 (一)火灾 手术室地板应具备良好的抗静电能力,注意保持地面清洁及其性能; 采用耐磨、防滑、抗腐蚀、易清洗和耐碰撞的材料,须平整、防潮、防霉。,(二)电器伤害 正确使用电刀,使用时移去手术台上可燃物如酒精等,术中随时检查手套的完整性,及时更换,以免发生电击伤。,(三)放射性伤害 长期接触会导致细胞突变、染色体异常、癌变、畸胎或死胎; 手术室须使用放射线前必须有提示或告示; 工作人员尽可能闭开,应提供铅衣和铅屏进行保护。,(四)生物性伤害 对于具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处理不当会影响工

6、作人员甚至其他患者的安全,其手术用物处理应严格按相关规定执行; 术中严格执行操作技术,避免锐器伤害; 如造成伤害应及时处理,并上报医院有关部门登记、化验、随访。,(五)体温过低 麻醉药物的使用、身体暴露、未加温液体的输注和冲洗,会导致患者体温的丢失; 低体温会增加患者术后感染和死亡的几率。 1、手术前:室温适当调度,给予温毯保护患者体温;,2、手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将室温下调,但应减少不必要暴露,监测体温,使用加温的液体输注和冲洗,如术中腹腔冲洗应用温(37C)无菌生理盐水。对持续时间较长的大手术如无特殊需要,推荐维持患者正常体温;持续时间较短的小手术推荐术前全身保温。 3、手术后:监测体温,给

7、予温毯保护。,低体温可使感染率上升; 术中低体温可损伤中性粒细胞的杀菌能力,氧摄入降低可减少胶原蛋白的沉积,伤口愈合延迟; 30min预热能减低感染率; 舒适是患者最重要的感受,确保所有患者任何时候的温暖有利于感染的预防。,第三节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 是对来自环境、共同媒介物(医疗用品,器械)、医务人员(手、鼻咽部和身体)以及患者自身的感染源在术前、术中和术后各环节的控制。,一、目的 (一)降低感染率,进而杜绝医院感染、传染病的传播,预防发生社会性流行; (二)促进伤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治愈率和病床周转率; (三)减低罹患率、死亡率;减轻患者不应有的痛苦

8、和经济负担,降低医疗费用支出; (四)改善医疗品质,提升医院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措施,WHO提出的有效控制感染的关键措施: 清洁 消毒、灭菌 无菌技术操作 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监测和通过监测进行效果评价,(一)环境的清洁 1、随时保持手术部各处地面清洁,严禁干式清洁方法; 2、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器具表面、物面和地面,应及时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清洁顺序应遵循从相对清洁到污染的原则,避免污染扩散; 3、不同区域及不同手术用房的清洁、消毒物品应分开使用,用于清洁、消毒的墩布、抹布应使用不易掉纤维的织物材料。,4、手术间墙体表面、地面、设备、设施等表面应在每日开始手术前30min

9、、手术结束后和全天手术完毕后均应进行湿式擦拭方法清洁。 可用蘸有75%酒精或其他化学消毒剂擦拭室内设备、仪器、手术床、无影灯、器械车、操作台面、壁柜等物体表面;墙体表面擦拭高度为22.5M; 无明显污染时,物体表面用清水擦拭; 未经清洁、消毒的手术间不得连续使用。,5、连台手术之间的环境卫生: 应在手术结束后迅速清理手术床、使用的物品,更换或清洁手术床、床单、手术台、麻醉床、无影灯手柄、吸引器、工作台表面、污物容器等; 可疑被患者血液或体液污染的环境及物品进行有效消毒;,6、进入手术部清洁区域的物品、药品应当拆除其外包装后按要求存放,无菌物品应当存放于无菌物品区域中。 由手术部以外进入的推车、

10、仪器、设施、设备等应进行表面的清洁处理,方可进入手术部清洁区。,7、手术部应当选用环保型中、高效化学消毒剂,周期性更换消毒剂,避免长期使用一种消毒剂导致微生物的耐药性。 8、坚持每周清洁卫生制度 室内、外环境卫生彻底清洁,须湿式清洁法擦拭墙体表面、设施及仪器、设备表面、壁柜、记录台等,并检查其性能。,(二)环境的管理,1、运送患者的内、外平车须严格区分使用,外出平车严禁进入清洁区; 手术患者进出须在交换区缓冲间进行内、外平车架交换; 平车每天清洁、消毒并更换被服; 工作人员外出,须更换外出衣与外出鞋。 2、手术部应建立严格的访客制度,特殊情况下的准入者应至少由一名护士陪同,以限制、监督其活动范

11、围。,3、术前提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术中尽量减少人员在室内走动。 4、手术室温度应在22C25C; 相对湿度为40%60%; 噪声为50dB(A); 手术室照明的平均照度为500(LX)左右。,5、手术中废弃的医疗及感染性废物、锐利器物直接弃置于不同的收集容器或包装袋内; 感染性废物用双层医疗废物包装分层封扎并覆于警示标识,经由手术间传递窗或后门至清洁走廊,经专用升降电梯运送,由专人收集并分类处理; 未设置专用通道的,应采用双层袋分层封扎,防止外漏或刺伤。,6、病理性标本须装放于专用包装袋内封扎袋口或容器内加盖密闭,由专人置于密闭运送箱或转运车内运送至病理科; 返回后须对转运工具进行彻底冲洗消

12、毒清洁干燥备用; 手术切除的残肢、组织按病理性废物处理,缚于明显标识,由专人回收运送至医疗服务暂存处的冷藏柜内暂存。 7、装有血液、体液、消毒液的容器须防水、防漏,处理时尽可能降低对工作人员的危害。,(三)医务人员的管理,1、着装要求:所有进入手术部的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规定更换手术部专用的工作衣、鞋帽、口罩; (1)帽:所有进入手术室清洁区、洁净区的人员均应按要求戴手术帽; 手术帽的选择应大小适宜,应充分遮盖头部及发迹的毛发,帽檐应能收紧的束带或松紧带,以防术中毛发散落; 头发较长者戴帽前应先束好头发。,(2)口罩:保护口和鼻的粘膜,可阻挡微粒及其他物质飞溅到遮盖部位; 所有进入洁净手术区人员须

13、戴一次性外科口罩,口罩须将口鼻全部遮盖,与面部吻合严密; 一般使用48小时后应更换,潮湿或污染时应及时更换; 接触或摘下口罩前应先卫生洗手,将用过的口罩弃置于医疗废物桶内或袋内。不得随意丢弃。,(3)衣裤: 所有进入清洁区、洁净区的人员均应更换衣裤; 更衣室应分设工作服悬挂处,个人衣裤存放柜;不能将两者混放与一个柜内; 手术衣的设计及材质应注意防火、防静电、耐磨、不透水,以免微生物侵入,同时也应注意舒适,不应引起过敏反应;,所有进入手术室人员应穿两件式衣裤,不得套穿个人长内衣裤; 手术人员应穿两件式消毒的洗手衣裤,洗手衣下摆应扎进洗手裤内,防止皮肤脱屑,同时防止衣服下摆在活动、操作过程中触碰无

14、菌物品或无菌区而增加污染机会,手术前经过外科刷手、手消毒后穿无菌手术衣、戴无菌手套;,手术相关人员应穿手术室专用两件式服装,如麻醉师、巡回护士工作服,实习医师或护士、保洁员、参观人员等; 洁净区和清洁区工作的人员不得直接进入污物清洗区,出入时应洗手,按区域更鞋。,穿好无菌手术衣的医护人员仅限在洁净区域(手术间)活动;手术衣一旦不洁净或潮湿,须及时更换,以减少微生物的传播; 由于手术衣穿着期间易被污染,所以每次穿着后须集中清洗;,由于手术衣不能再手术室以外区域穿着,外出时必须外罩一件单次使用的外出衣(长袍),返回到手术室后须将外出衣服脱掉、放入污物带内; 保洁员应按照区域要求更鞋、更衣,戴工作帽

15、。,(4)鞋:所有进入手术室的人员均应更换手术室专用拖鞋; 最好选择厚底、能遮住脚趾的,以防止锐器损伤、碰伤或患者血液、体液污染; 按规定做到二次换鞋,手术室医务人员外出时需更换外出鞋;,2、加强管理 (1)室外的衣服不能进入清洁区,私人物品一概不得进入洁净区; (2)手术结束后,应将脱下的手术衣、手套、手术帽、口罩、拖鞋等物品放入指定位置后,方可离开手术室,不得随意丢弃; (3)注意使用保护性防护用具,如手套、眼罩或护目镜、面罩、防护拖鞋、防水围裙等;,(4)患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者其他传染病的工作人员应当限制进入手术部工作; (5)限制进入手术间人数;应在满足手术需要时降低到最少,大手术12人

16、,中手术8人,小手术6人,严格控制人员流动;,(6)严格限制观摩手术人员;需要时应穿有明显标识的观摩服。应安排人员陪同,不能随意在手术部、手术间内随意走动、互窜手术间等; (7)须注重个人卫生和形象,每天洗澡,勤修指甲,不可涂擦亮甲油或戴假指甲、涂染脚趾甲,注意洗手,不浓妆艳抹,不佩戴首饰;眼镜于手术前要用清洗消毒液擦拭。,(四)无菌物品管理 1、手术器械、器具、物品、敷料; (1)应优先选购能采用压力蒸汽灭菌的物品,减少化学灭菌法对人体健康的危害,节约时间,降低成本; (2)快速灭菌器; 使用方法严格按照仪器使用说明; 快速灭菌只用于急需器械时使用, 不可作为常规灭菌方法; 不能用于植入物、器械的灭菌; 快速灭菌后器械不能裸露传送。,2、无菌物品存放: 必须存放于无菌容器、无菌包或无菌区域内; 应分类放置于清洁区无菌物品间的橱柜内或储物架上,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摆放和发放使用; 专室专用,专人负责定期检查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