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金鱼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730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切花金鱼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切花金鱼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切花金鱼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切花金鱼草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鱼草是一种常见的切花植物,具有较强的观赏性,但在栽培过程中易发生病虫害。常见的病虫害有疫病、苗腐病、锈病、叶枯病、灰霉病、蚜虫、红蜘蛛、白粉虱与蓟马等,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疫病又称茎腐病,主要为害茎和根部。病菌侵入茎基部后,形成淡褐色的病斑,病斑水渍状并缢缩、腐烂,严重时常引起植株枯死。空气湿度大时,可在病斑部长出白色丝状物。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避免连作;及时拔除病株并烧毁,减少侵染菌源,降低发病率。栽植前 23 周,用福尔马林对土壤进行消毒,每平方米用药 30毫升,加水 60喷洒土壤,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5后除去覆盖物,经 ,待药味散尽后方可使用。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可选用 4

2、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200400 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10001500 倍液对发病部位进行喷雾防治;也可用 50敌菌丹可湿性粉剂 1000 溶液浇灌植株根茎部,每平方米用药 3 升。苗腐病是一种严重的苗期病害,此病从种子发芽后至整个幼苗期皆可发生。幼苗近土表的茎部或根部开始呈水渍状,后渐变为褐色井缢缩,严重时病部腐烂,以致全株倒伏或凋萎枯死。防治方法:1苗期要控制浇水量,土壤不宜过湿;适时播种,不使幼苗受到不适温度的影响;幼苗不宜过密栽植,并及时间苗;保持温室通风、透光,降低株间温度,控制发病条件。另外,可用 70五氯硝基苯粉剂对土壤进行消毒,按每平方米 5的用量,与适量细上混匀后撤施

3、。2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对幼苗嫩茎和附近的土壤及时喷洒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也可用 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 200400 倍液或乃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进行喷洒。锈病主要为害金鱼草的叶片、嫩茎和花萼。叶片发病呈黄绿色的疱状水斑,后逐渐扩大,疱状斑破裂后露出红褐色夏孢子堆,病斑周围的叶组织变为淡黄色。嫩茎和花萼处的症状与叶部相似。受害植株生长衰弱,严重时叶子焦枯。该病是由真菌中的金鱼草柄锈菌侵染所致。孢子萌发的必要条件是植株上有水滴。防治方法:1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烧毁,以防蔓延;注意通风、透光,植株不宜栽植过密;浇水时,尽量避免将

4、水滴在叶片上,以减少病菌的萌发和侵染。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 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 200 倍液,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叶枯病主要发生于叶部和茎部。叶部染病,叶端或叶缘开始产生水渍状小斑点,后变为苍白色,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的褐色病斑,病斑中央有褐色不规则的轮纹,并散生许多小黑点。被感染的嫩叶扭曲,严重时叶片皱缩枯死,悬挂于茎上不脱落。茎部病斑长条形或环绕茎部,水渍状,稍凹陷,中央灰白色,边缘黑褐色,病部常发生干裂,并着生许多小黑点,小黑点有时排列为同心轮纹状。苗期茎部受害,常引起幼苗倒伏。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及时摘除病叶或拔除病株并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浇水

5、应由植株旁边浇到地面,不要喷浇在植株上;温室要注意通风换气,植株不能过密,不偏施氮肥。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或 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或 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 20002500 倍液。和花,以花为主。病菌通过衰弱的寄主组织侵入。叶部受害,常先发生于叶尖或叶缘,发病初期,病部出现水渍状斑点,后逐渐扩大,病组织变成黑褐色并腐烂。病菌侵入后,还可引起花梗和茎部的感染,产生溃疡斑。当病斑环绕花梗或茎部时,可造成花穗枯萎。在潮湿的条件下,受害部位被灰褐色霉层所覆盖,并常产生黑色小粒状菌核。防治方法:1及时清除病花、病叶,并集中烧毁,以减少侵染源。温室要加强通风,浇水不

6、宜过多,控制室内的温、湿度。合理施用氮肥,适当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在花卉管理过程中,尽量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口,减少病菌侵染的机会。2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选用 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1000 倍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 1015 天喷 1 次,连喷 23 次。金鱼草常见虫害有蚜虫、红蜘蛛、白粉虱与蓟马等。防治方法:3天然除虫菊酯,或 25鱼藤稀释 8001000 倍液,对蚜虫有特效。40三氯杀螨醇对水 1000 倍,是专用杀螨剂。用黄色塑料板涂重油,诱杀白粉虱成虫。喷施对水 1000 倍的 50杀螟硫磷等内吸剂与土壤内施用 15涕灭克或 3呋喃丹,对防治蓟马均有较好效果。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