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嘴红鲌的池塘养殖技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728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翘嘴红鲌的池塘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翘嘴红鲌的池塘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翘嘴红鲌的池塘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翘嘴红鲌的池塘养殖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白鱼,食浮性饲料。鱼体呈条形状,喜好在深水中漫游。肉质细嫩,味美可口。发展翘嘴红鲌养殖,效益良好。 1、池塘条件 养殖池塘应选择采光良好,通风,四周无遮蔽物,进、排水方便,土质以黑色壤土为好,8,面积以 13 亩,塘底平坦,无污泥,塘埂坚固不漏水,塘深不低於 2、鱼种选择 养殖翘嘴红鲌应投放大规格的优质仔口鱼种,规格为1013 厘米/尾(6070 尾/500 克)或 910 厘米/尾(8090 尾/500 克),每亩可投放 1000 尾。因翘嘴红鲌喜食浮性饲料,每亩可套养花鲴 100200/尾(50100 尾/500 克)、鲫鱼 150300 尾(10 尾/500 克)。搭配套养鱼种可起到清

2、理食场,吞食沉淀食物,调节和改善水质等作用。 鱼苗最好是隔冬投放,最迟不能超过 3 月底,年前放苗温度较低,可提高鱼种成活率。翘嘴红鲌的最大弱点是鳞片比较松软,操作时稍有不慎,容易受松动脱落而伤亡。 3、投饵技术 科学合理投饵是夺取养殖翘嘴红鲌丰收的主要环节,鱼种入塘后,对新水体有一个适应过程,即有半个月的适应期,过后可投入少量开口料,随后即可进行正常的投饲。饲料应选择对口的浮性饲料,每 50 千克吃食鱼每天投饵量为15002500 克,投喂时间应根据吃食鱼的吃食余缺情况、气候、水质等因素灵活掌握。一般投饲方法:35 月为每日 4 次,早上 6 时至下午 6 时,每次间隔3 小时;67 月为每

3、日 3 次,早上 6 时至下午 6 时,间隔时间灵活掌握;89月为每日 2 次,早上 8 时至下午 5 时,早晚各一次;1011 月为每日 2 次,早上 8 时至下午 4 时,进行等时距投喂;12 月后基本停食。 4、池水管理 池水管理应根据吃食鱼的生长阶段和气温而定,放苗时宜水深 1 米,高温天气宜水深 。因深水与水表温差较大,翘嘴红鲌不适应水表的强光高温,懒于上浮摄食,故要尽量缩小水体上下温差,为吃食鱼提供近距离摄食条件;秋季水深 2 米,上下温差接近,有利于吃食鱼上浮自如摄食。 正常情况下,鱼塘不需经常换水,一旦发现剩饵过多或水质老化,可注入新水,排放老水,俗称打跑马水。进、出水口应装有

4、坚固的拦鱼栅,换水量通常为 1/2,池水透明度控制在 35 厘米;如池水肥度不够,可增施水产专用肥料(生物肥料,以有机肥作原料),用量可参照使用说明或池水肥瘦而定。 5、病害防治 新养殖的翘嘴红鲌池塘一般不会发生鱼病,但正常的防病消毒、除害灭菌不可忽视。 (1)鱼种入塘前,塘水用硫酸铜消毒 2 次,每亩水面每米水深用药 250 克。主要作用:促进鳞片结实,增强自我保护能力,兼顾杀虫灭菌。(2)鱼种入塘后,由于运输途中可能造成鳞片松动或脱落,容易使鱼体发生水霉病。对此可用高锰酸钾进行防治,每亩每米水深用药 7501000 克,气温低于 15,则应酌情减量。 (3)加强巡塘检查,发现敌害,及时采用

5、对口药物彻底清除。红虫是鱼塘经常发生的害虫,可用神力药物进行防治,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 30 克,稀释后全池泼洒,一次即可。绿藻可用硫酸铜杀灭,用量为每亩每米水深 350400 克,稀释后全池泼洒,一次即可。青苔可选用硫酸铜或青苔净,可单用或合用,经过稀释,全池泼洒。单用:硫酸铜每亩每米水深 500克,青苔净每亩每米水深 500 克。合用:每亩每米水深用硫酸铜 150250 克+青苔净 500 克,稀释拌匀后泼洒,效果更佳。 使用以上药物也可参照使用说明书,均能一次杀灭;多次使用,无副作用,不伤害鱼类的正常生长。 6、注意事项 (1)防止缺氧,需配备增氧机,根据气象预报和鱼类活动、吃食情况,启闭增氧机,确保池水溶氧 5 毫克/升以上;清除塘边杂物和水中残饵。 (2)药须慎之又慎,切勿过量、错用。用药后食欲减退 12 天,属正常现象,不必惊慌。 (3)养殖水面不宜少于 1 亩,面积过小,不利于浮性饲料的漂浮,不利于设置食台,食台大小 150180 平方厘米为宜。 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