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稻田养鱼三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714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巧解稻田养鱼三难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巧解稻田养鱼三难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巧解稻田养鱼三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巧解稻田养鱼三难(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难 稻田养鱼可使稻丰收鱼高产,是一项投资小、花工少、见效快、收益大的致富门路,丘陵、山区、平原湖区的农户都可以在自家稻田中应用。但是,防逃难、施肥难、用药难是稻田养鱼的三大难题。巧解三难的方法:置拦鱼网棚。在稻田的田边或中央挖呈方形或圆形的深坑,即鱼溜,供鱼栖息及在夏日晒田、施肥或施放农药时躲避。小面积稻田开设一个鱼溜,大面积稻田开设多个鱼溜。再在田间开挖纵横交错的小沟,连接鱼溜,这就是鱼沟。鱼溜深 1为宜,占稻田面积 2%3%,大的占 10%15%。鱼沟形式多样,有十、井、田、目等字形,为宜,并合理密植秧田。喷药、施肥或灌晒时还可将鱼转塘、并池或放入水库。具体讲来,水稻自插秧后一般都要求前期

2、水浅,中、后期要适当加深。由于浅灌是在前期,而前期鱼苗较小,影响不大。随着稻禾的生长,田水逐渐加深,鱼儿也随之长大。因此,浅灌与养鱼并无多大矛盾。稻田养鱼以稻为主,晒田一般是在水稻插后一个月左右进行,即在水稻分蘖期需晒田约710 天,有时要将田晒得表层轻微裂开,人下田脚不陷泥。同时,晒田要轻晒、短晒,在晒田过程中,鱼饵料易缺乏,应在沟内投一些精料、鲜草。晒田对养鱼是有一定的影响,但只要田中的鱼沟开挖得适当,鱼类在晒田期有了栖息生活的场所,其矛盾迎刃而解。晒田后应及时恢复水位。稻田薅秧除草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放养当年鱼苗的稻田应进行薅秧除草工作,但应注意薅秧时不要把水放得太浅,水浅了水浑浊对鱼不

3、利。放养 厘米草鱼鱼种,鱼类本身能起稻田除草作用,可不必人工除草。稻田经常排、灌水,必须在注排水口安装拦鱼设施。拦鱼设施可用水泥、砖、石砌成闸槽,安装金属拦鱼网棚。临时性拦鱼设施也可用竹蔑、金属丝等制成,拦鱼网棚深入土下 30厘米,高于田埂 2030 厘米,网栅宽 1,防鱼逃逸的同时,又要便于排水、注水。究施肥技术。施肥对鱼类影响较大,尤其是铵态氮肥。在实际工作中主要措施是:重施基肥,轻施追肥,重视农家肥,巧施化肥,少量多次,分片施肥。施肥时尽量避免喷洒到鱼沟、鱼凼中。施基肥:基肥的施用量应占总用肥量的 70%,基肥应该是以农家肥(如人畜粪、绿肥、塘泥)为主,特别是提倡施用绿肥。而化肥以作基肥

4、为宜,特别是氨水对鱼类杀伤力大,只宜作基肥,如用碳酸氢铵作底肥,应在施肥后 67 天放鱼进田。施化肥时应控制化肥量。据测定:各种化肥在水深 6厘米时,对 3厘米大的鱼苗每亩安全用量为:硝酸钾 克,过磷酸钾 510 千克,尿素 510 千克,硫酸铵 1015 千克,过磷酸钙 510 千克,石灰 10千克。具体施肥的种类及数量,还要根据当地的土质确定。追肥:追肥量每亩每次施碳酸氢铵 千克或尿素 0 千克,或钙镁磷肥 1520 千克。施化肥分两次进行,每次施半田,隔 1015 天施肥 1次。只要每次施肥量控制在上述范围内,就比较安全可靠。同时,化肥施用方法要适当,应先排浅田水,使鱼集中于鱼沟和鱼坑中

5、再施肥,使化肥迅速沉于水底层,并为田泥和稻禾所吸收,然后随即加水至正常深度。意施药方法。鱼类在稻田中虽然能吞食一些水稻害虫,但有时仍需施农药灭水稻病害。因此,为了保证稻田中的鱼类安全,杀灭水稻害虫应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如杀虫双、叶蝉散每亩用量 150200 克,40%50200 克,90%晶体敌百虫每亩用量 610 克。治疗水稻病害应选用抗菌素,如多菌灵(每亩用量 150200 克),井冈霉素(每亩用量 250克)。杀菌剂可用稻瘟净、敌枯净、叶枯净等,但必须按规定的比例和浓度用量。(严禁使用1605、1059,敌敌畏等对鱼毒性大的农药)。施药前要理清鱼沟、鱼凼,加高稻田水位至 710 厘米,或者在施药时边进水边出水,以减少稻田水中的农药浓度。粉剂农药宜在早晨稻禾沾有露水时施用水剂、乳剂农药宜在晴天露水干后或傍晚喷药,要尽量喷在稻禾上。这样既可提高防治效果,又减少了农药落入水中,可减轻对鱼类的毒害。另外,要注意在下雨或雷阵雨前不要施喷农药,以防农药被雨水打落田水中,严重时可导致鱼的死亡。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