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712478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肺功能评定》ppt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肺功能的评定,齐 瑞,岳阳临床医学院 齐瑞,第一节 心功能评定,一、心功能评定的目的 1.辅助临床诊断 2.确定功能状态 3.指导康复治疗 4.评价康复效果,二、代谢当量(MET),定义:是以安静、坐位时的能量消耗为基础,表达 各种活动时相对能量代谢水平的常用指标。 1METs相当于消氧量3.5ml/(kgmin)。 1.判断体力活动能力和预后 2.判断心功能及相应的活动水平 3.表示运动强度,制定运动处方 4.指导日常生活活动与职业活动,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定义:是在一定运动量的负荷下,使心脏储备力全部动员进入最大或失代偿状态,诱发一定的生理或病理反应,从而判断心功能情况。,三、心电运动

2、负荷试验,(一)分类 1.按终止标准分类 (1)症状限制性运动试验:以运动诱发呼吸或循环 不良的症状和体征、心电图异常表现以及心血 管运动反应异常为运动终点。 适用对象:病情稳定的心脏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恢复期和正常人。 (2)低水平运动试验:以制定的心率、血压和症状作为 运动终止指标。 适用对象:稳定型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后或病 情较重患者。,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2.按运动方式分类 (1)活动平板试验:活动平板试验是让受检者按预先设计的运动方案,在能自动调节坡度和速度的活动平板上,随着活动平板坡度和速度(运动强度)的提高进行走-跑的运动,以逐渐增加心率和心脏负荷,最后心电、症状判断心功

3、能。 (2)踏车运动试验:在功率车上,利用机械的或电动的方式,逐步增加蹬车的 阻力,加大患者的运动负荷。,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3)手摇车运动试验:适用于下肢功能障碍者。 (4)等长收缩运动试验:常有握力试验。以最大收缩力的30%-50%作为运动强度,持续收缩2-3min。 (5)6分钟步行试验:测试患者在6min内用尽可能快的速度行走的距离,是运动量较小的次级量运动试验。可判断体力活动能力,评估心衰程度。,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二)实施方案 1.活动平板试验方案 根据运动负荷量的递增方式(变速变斜率、恒速变斜率、恒斜率变速等)不同设计了不同的试验方案。 如Bruce方案、Naughton

4、方案、Balke方案等。国内最常用的是Bruce方案。,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1)Bruce方案 为变速变斜率运动。通过同时增加速度和坡度以增加负荷,规定了各级的运动时间,实施 时以心率或症状限制选择运动试验的终点。 优点:易于达到预定心率; 缺点:主要是运动负荷增加不规则,起始负荷较大(45METs),运动增量较大,老年人和体力差者往 往不能耐受第一级负荷或负荷增量,难以完成试验;每级之间运动负荷增量较大,不易精确确定缺血阈值;在走-跑速度临界时,受试者难以控制自己的节奏,心电图记录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活动平板改良Bruce方案,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2)Naughton方案 优点:起

5、始负荷低,总功量较小,病重患者较适宜,易耐受,能较精确地测定缺血阈值。,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3)Balke方案 系恒速变斜率方案,即运动速度保持不变,仅依靠 增加坡度来增加运动负荷。 因其运动负荷递增较均匀、缓慢,受试者较容易适应。 其速度固定在3.2mph(5.47km/h)。 本方案适用于心肌梗死后的早期、心力衰竭或体力活动能力较差的患者检查。,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Balke平板运动试验方案,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2.踏车运动试验方案 运动负荷逐渐递增。,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3. 手摇功率计试验方案 运动起始负荷150-200(kg.m)/min,没级负荷增量100-150 (kg

6、.m)/min,时间3-6min。 4.等长收缩运动试验方案 采用握力计时,以所测最大收缩力的30-50作为运动强度,持续收缩2-3min。 采用定滑车重量法时,收试重力可从2.5kg开始,没级持续2-3min,负荷增加2.5kg,直至患者不能继续保持关节角度为主。 5.6分钟步行试验方案 用于体能无法进行活动平板或踏车试验的患者。,(三)实施步骤 (1)测试试验前安静状态下的心率、血压、心电图。 (2)过度通气试验:大口呼吸30s或1min后记录心电图。 (3)按运动试验方案逐级增加负荷,观察心率、血压、 和症状情况,每级运动结束前30s测量血压,结束 前15s记 录心电图。 (4)试验结束

7、后,逐渐减低活动平板或其他检测设备的 速度,使患者逐渐停止运动,在运动结束30s和结 束后2min、4min、6min记录心电图,以后5min记 录1次直至恢复至运动前水平。,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四)适应症和禁忌症 1.适应症 病情稳定的心脏病患者。 急性心肌梗死后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 冠状动脉成形术后 左心室功能不全 可控制的心力衰竭 先天性心脏病 后天性瓣膜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2.禁忌症绝对禁忌症: 未控制的心力衰竭或急性心力衰竭; 严重的左心功能障碍; 血流动力学不稳的严重心律失常; 不稳定型心绞痛、增重型心绞痛、近期心肌梗死后的非稳定

8、期; 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 未控制的严重高血压病; 急性肺动脉栓塞和肺梗死,或肺水肿 ; 全身急性炎症、传染病和下肢功能障碍等; 确诊或怀疑主动脉瘤、严重主动脉瓣狭窄、血栓性脉管或心脏血栓形成; 精神疾病发作期或严重神经症。,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2)禁忌症相对禁忌症: 严重高血压和肺动脉高血压; 中度瓣膜病变和心肌病; 明显的心动过速或过缓、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及高度窦房传导阻滞; 中至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严重梗死型心肌病; 心脏明显扩大; 严重冠脉动脉左主干狭窄或类似病变; 病情稳定的心力衰竭者; 运动会导致恶化的神经肌肉疾病、骨骼肌疾病或风湿性疾病; 严重肝肾疾病及未能控制的糖尿病

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电解质紊乱、慢性感染性疾病、严重贫血; 晚期妊娠或妊娠有并发症者。,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五)注意事项 1.认真筛选适应症,严格掌握禁忌症; 2.加强安全防护,避免意外发生; 3.以等张运动为主,尽量避免等长运动; 4.严密注意运动时心肌缺血表现; 5.准确把握运动终点; 6.减少影响因素,提高结果准确性。,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六)运动终点 绝对终点 症状限制运动试验 出现症状、心电图异常、心率和血压异常、运动诱发严重心律失常; 心电仪器故障、心脏起搏器故障; 患者要求停止。 相对终点 ST段下移或上抬2-4mm或 电轴明显偏移; 胸痛加剧,疲劳,呼吸急促或困难,下

10、肢无力; 持续的一般性心律失常; 束支阻滞加重,与室性心动过速难以鉴别; 运动负荷增加而收缩压减低1.3-2.7kPa。,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结果分析,1.心率 心率过快:窦性、异位。异位心动过速应立即停止运动。 心率过慢:窦房结功能减退、左心衰、严重冠心病。 2.运动试验中血压未能相应升高 如运动负荷逐渐加大的过程中收缩压不升高(收缩压峰值120mmHg或收缩压上升2OmmHg),或较运动前或前一级运动时持续降低10mmHg,或低于静息水平提示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运动中收缩压越高,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越低。,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结果分析,3.心率收缩压乘积 是反映心肌耗氧量和运动强度的重要

11、指标。 心绞痛发病原因就是因为心肌耗氧量超过了冠状动脉的供血、供氧量,故可以用心肌耗氧量的大小来评价心脏功能。 4.心电图ST段改变 在排除了心室肥大、药物、束支阻滞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的情况下, ST段下移出现在胸前导联最有意义,尤其V5导联是诊断冠心病的可靠导联,导联较易出现假阳性,诊断价值有限 。 一般认为下斜型、水平型和上斜型ST段阳性标准分别为J点后60mm处下移1mm、1. 5mm及2mm。ST段改变持续时间长,涉及导联多及伴有血压下降是反映病变严重的可靠指标。,三、心电运动负荷试验-结果分析,5.运动诱发心律失常 运动试验可出现频发、多源、连发性期前收缩或阵发性室速伴缺血型ST段改

12、变者则提示有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猝死的危险性大, 但若不伴缺血型ST段改变者则不能作为判断预后不良的独立指标。 6.症状 运动中发作典型心绞痛是运动试验阳性的标准之一。 低负荷量和低心率出现疲劳和呼吸困难,高度怀疑心功能不全。,四、心功能评定分级,(一)纽约心脏病学会心功能分级 由患者根据自身感受到的心悸、呼吸困难、乏力等主观症状的轻重进行评定分级。,四、心功能评定分级,(二)6分钟步行试验判断心衰程度,四、心功能评定分级,(三)Brog主观劳累程度分级 根据运动者自我感觉劳累程度来衡量相对运动水 平的半定量指标。 由瑞典学者Brog提出,有6-20分和0-10分记分法。,第二节 肺功能评定,肺

13、功能定义 广义:呼吸、防御、代谢、贮血、水液调节等。 狭义:呼吸功能,即进行内外环境间的气体交换。 外呼吸:肺循环和肺泡之间的气体交换,其包括肺与外 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通气功能和肺泡内的 气体与肺毛细血管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换气功 能。 内呼吸:体循环和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一、肺功能评定的目的,1.辅助诊断肺疾病 2.确定肺功能状态 3.指导肺功能康复治疗 4.评价肺功能康复效果,二、注意事项,1. 一般要求 检查前24内戒烟、酒,停服影响代谢的药物,避免剧烈活动。饭后2-4h进行,仪器提前预热,检查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室温15-25。 2.取得患者的配合 3.综合分析判断检查结果 4.

14、严格掌握禁忌症: 近期内心功能不稳定的患者;大咯血、气胸、巨大肺大泡且不准备手术者;全身急性炎症;传染病、血栓性脉管炎和运动会导致病情恶化得神经肌肉疾病;精神疾病发作期;严重神经症。,三、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测定,(一)基本肺容积 肺容积:指安静状态下,测定一次呼吸所出现的容积变 化。 肺容积=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残气量,三、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测定,1.潮气量(TC):为1次平静呼吸,进出肺内的气量。 正常成人约0.4L-0.6L。 2.深吸气量(IC):平静呼气末尽力吸气所吸入的最 大气量,即潮气容积加补吸气容 积。 正常成人为1.5L-2L。 3.补呼气量(ERV):为平静呼气末再用

15、力呼气所呼出的 气量。 正常成人为0.9L-1.2L。 4.残气量(RV):正常成年男性为1.5L,女性为1L。,三、基本肺容积和肺容量测定,(二)肺容量 基本肺容积中两项以上的联合气量。 1.深吸气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衡量最大通气潜力; 2.肺活量(VC)= 潮气量+补吸气量+补呼气量; 衡量静态肺功能的重要指标,可反映一次呼吸中肺的最大通气能力。正常成年男性为3.5L,女性为2.5L。 以实测值占预计值得百分比为衡量指标: 比值大于80为正常;60-79为轻度;40-59中度降低;40%为重度减低。 3.功能残气量(FRC)=补呼气量+残气量 4.肺总容量=肺活量+残气量; 正常成年男性

16、为5L,女性为3.5L.,四、肺通气功能测定指标,1.每分钟通气量(VE)=潮气容积呼吸频率; 正常男性约6.6L,女性为5L。 2.肺泡通气量(VA)=(潮气量-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 反映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到达肺泡进行有效气体交换 的通气量。 无效腔气量:每次吸入的气体中停留在从上呼吸道至 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的气量 以及进入肺泡却未与血液进行有效气体 交换的气量。,四、肺通气功能测定指标,3. 最大通气量(MVV) 是以最快呼吸频率和最大呼吸幅度呼吸1分钟的通气量。反映通气功能的最大潜力 正常成人可达70-120L/min。 一般以正常值20%为正常范围,60%-79%为轻度减低,40%-59%为中度减低,40%为重度减低。 减低见于气道阻力增加、胸部畸形或神经肌肉病变、肺组织病变。 阻塞性和限制性肺疾患都降低,可根据气速指数鉴别 气速指数=最大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指数为1,若1,提示为阻塞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