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712425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基本方法,主要内容,长期投资决策概述 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基础 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说明,第一节 长期投资决策概述,长期投资决策:需要企业投入的资金多,获取收益和影响企业经营能力的的时间长 一、长期投资决策的分类 1.按重要程度可分为 战术型投资决策 战略型投资决策 2.按照投资的对象可分为 固定资产投资决策 无形资产投资决策 其他长期资产投资决策,3.按性质可分为 增收型投资决策 节支型投资决策 二、长期投资决策的特点 1.资金投入数量大 2.影响时间长 3.投资风险大,第二节 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基础,资金的时间价值 定义 资金时间价值是指资金

2、的价值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价值变动。 等量的资金在不同的时间其价值量是不同的。 10年前的1元现在的1元 如果10年前投资1元,10年后还是收回1元,你干吗?为什么不呢?资金的时间价值来自哪里呢? 时间价值来自于资金(资本)所产生的收益。不考虑风险和通货膨胀因素,这种完全无风险的收益就是银行利息。,计算方式 单利计息:仅对本金计算利息。 复利计息:对本金和利息都计算利息。通常采用复利计息方式。 表现形式 货币时间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三种:终值、现值和年金。 复利终值PV(F/P,i,n) 复利现值FV(P/F,i,n),普通年金终值FVAn=A(F/A,i,n) 普通年金现值PVAn=A(P/A

3、,i,n) 先付年金终值FVADn=FVAn(1+i) 先付年金现值PVADn=PVAn(1+i) 递延年金、永续年金(无终值),资金的风险价值 资金不仅有时间价值还有风险价值。 在同一时间等量的不同风险资金,其价值量也是不同的。 那么从投资角度看,如果你愿意投资有风险的1元,那么只有一种可能,就是你可以得到超过无风险投资1元所获得的报酬或者社会平均投资1元所获得的报酬,这部分报酬我们叫做风险溢价或者风险报酬或者风险价值。 风险越大,风险报酬越大;风险越小,风险报酬越小。 通常情况下,我们投资所获得的投资报酬是资金的时间和风险价值之和,即: 投资报酬=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无风险收益+风险溢价

4、投资报酬率=无风险收益率+风险收益率,现金流量 定义 现金流量是指投资项目所包含的、在未来的投资期间内所发生的现金流入和流出的统称。 这里的现金不是狭义的现金,而是广义的现金,即一切有价值的资源,其中包括货币资源和非货币资源的变现价值。 一个投资项目从开始投资到投资结束,所发生的现金流的主要内容有:,现金流出量:原始投资额、垫付的流动资产(存货、应收账款等)、经营成本。 现金流入量:经营收入、折旧、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收回垫付的流动资产。 现金流量净额(NCF)=-原始投资额-垫付的流动资产+各年总经营收入-各年总经营成本+折旧总额+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收回的流动资产 现金流量净额=现金流入量-现

5、金流出量,内容 初始现金流量:项目开始建设时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初始固定资产的购买、维修、调整更新等费用、初始垫支的流动资产 经营性现金流量:指项目投产后,在其寿命周期内,由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引起的现金流量。 现金流入量:投产后每年的营业收入(如:年销售收入、其他业务收入等) 现金流出量:每年的营业支出(包括用现金支付的料、工、费及其它费用)。 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流入量-营业现金流出量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 =利润+折旧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终结现金流量:项目寿命终了时发生的现金流量。包括:固定资产残值收入或变价收入;以前垫支流动资产的回收。 净现

6、金流量=初始现金流量+经营现金流量+终结现金流量 =(固定资产原始投资额-初始垫付的流动资金)+(经营收入-经营成本+折旧)+(固定资产的残值收入+收回垫付的流动资金),某投资方案有关资料:原始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000000元,分3年建成,价款分5年于每年年末付清。建成投产后,每年可生产、销售产品20000件,产品单价100元/件,全部成本50元/件。初始购买原材料等生产成本垫付资金500000元。预计固定资产使用5年,5年后该固定资产预计可变卖10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各年现金流量和总现金流量净值分别是多少?,第三节 长期投资决策的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投资回收期 投资回收期

7、=投资总额/年均净现金流量 当每年现金流量不相等时,按累计现金流量计算。,方案A(万元):3+(10-8)/4=3.5年 方案B(万元):10/5=2年 方案C(万元):2+(10-9)/3.5=2.3年 可以看出方案B收回原始投资额所需时间最短。 优点:简单,易于掌握 缺陷: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可能选择投资收益较小的方案,而拒绝投资收益较大的方案。特别是见效期长,后期收益明显的投资。,投资报酬率,投资报酬率=,年平均净收益,年平均投资额,100%,年平均净收益=,效用期内各年净收益之和,效用期间数,2,年平均投资额=,原值-残值,e.g.,甲年平均收益率为:(6000+8000+100

8、00+12000+ 14000)5=10000 甲方案的年均投资额为:(100000-0)2=50000 甲方案的投资报酬率为:1000050000=20% 乙方案依次类推得25% 应选乙方案。,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 净现值法 NPV=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现值 承上例,若投资人要求的报酬率为10%,计算该方案的净现值。 初始现金流量为: 原始投资年流出量20(P/A,10%,5)=203.791=75.82 垫付流动资产流出量50(P/F,10%,3)=500.751=37.55 经营期现金流量为: 每年经营性现金流入量为:200-100+19.8=119.8 总经营性现金流入量为: 11

9、9.8(P/A,10%,5)(P/F,10%,3)=119.83.7910.751 =341.08,终结期现金流入量为最后一年年末收回流动资产与固定资产残值,金额为: 51(P/F,10%,8)=510.467=23.82 该长期投资总现金流量净额为: 341.08+23.82-75.82-37.55=365.46-113.37 =251.53,现值指数 NPVR=现金流入量现值现金流出量现值 现值指数大于1,接受方案;小于1,拒绝方案。 如上例中,该方案的现值指数为: (341.08+23.82)(75.82+37.55)=3.22,内含报酬率法 内含报酬率是使一投资方案现金流入量的现值之和

10、等于现金流出量的现值之和的折现率。 (1)IRRK(或企业要求的最低报酬率)时,方案才可行 (2)IRRIRR时,方案(1)优 优点:不需要对折现率进行估计 缺点:计算复杂 一般用于不互相排斥项目的投资评价,而当项目互斥时,一般采用净现值法进行投资决策。,等年值法(年均现金流量现值法) 年均现金流量现值=现金流量现值(P/A,i,n) 比较 1)净现值法比较长期投资方案,非常直观易懂。但当投资项目彼此独立且投资总额不相等时,净现值法有时会做出不利的决策抛弃投资报酬率高的方案。 2)当两个投资方案彼此互相排斥时,内含报酬率法和现值指数法有可能抛弃利润较大的方案。 3)当投资有效期不相同时,净现值

11、法有时会做出不利的决策抛弃投资见效快、时间短的投资。,所得税对长期投资决策的影响 所得税是企业的现金流出,其税额的大小取决于税前利润的大小和所得税税率。 做为投资项目一种现金流出,所得税对现金流量净额产生影响。 在考虑所得税情况下,经营性现金流量为: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营业现金流入量-营业现金流出量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付现成本+非付现成本)-所得税+非付现成本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所得税 =(营业收入-营业成本)(1-税率)+非付现成本 =税后利润+折旧 =(营业收入-付现成本)(1-税率)+折旧税率,例:某企业通过购置某种新设备为生产能力。经调查测算,该种设备买价68000元,运杂费安

12、装费5000元,预计可使用5年,期终残值收入3000元,新设备投产后,每年可增产某产品2000件,且增产产品每件产品节约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16元,该企业预定投资报酬率12%,所得税率40%,直线法折旧。问是否购置如项设备。,现金流入量为: 1)经营节约现金流量200016(1-40%) (P/A,12%,5) =192003.60569216 2)折旧现金流量为:年折旧额0.4 (P/A,12%,5) 年折旧额=(68000+5000-3000)5=14000 折旧现金流量140003.6050.4=20188 3)残值回收现金流量为:3000(P/F,12%,5)=30000.567=17

13、01 总现金流入量为69216+20188+1701=91105 现金流出量为68000+5000=73000 现金流量净额为91105-73000=18105,例:某公司为购置一台新设备,其成本为150000元。该设备可用10年,每年可节约扣税前成本20000,最终残值10000。公司税率40%,资本成本5%,直线法折旧,税法规定残值为原值的10%,要求计算税后净现值。,会计折旧为每年(150000-15000010%)10=13500 会计分录为 借:制造费用 13500 贷:累计折旧 13500 10年共计提折旧额为1350010=135000元,10年后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150000

14、-135000=15000元。则10年后该固定资产处置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 10000 营业外支出 5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5000,此时形成营业外支出抵税500040%=2000元。 初始现金流出量为,设备的购置成本150000元。 经营期现金流入量为: 20000(1-40%)=12000元 1350040%=5400元 终结现金流量为: 设备变卖现金流入量10000元 设备变卖形成支出抵税流入2000元 总现金流量为: (12000+5400)(P/A,5%,10)+(10000+2000)(P/F,5%,10)-150000=134345.4+7356-150000=-

15、8298.6元,通货膨胀对长期投资决策的影响 通货膨胀会影响企业计算净现值时的折现率,此时企业必须针对社会通货膨胀率对所要求的折现率(即投资回报率进行调整)。 通货膨胀条件下投资回报率为: R=(1+i)(1+r)-1 i是正常投资汇报率;r为通货膨胀率。 例:某投资项目预计要求的投资报酬率为15%,预计在项目执行期间会发生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率为10%,现要求计算项目净现值时的折现率应该为多少? R=(1+15%)(1+10%)-1=26.5%,第四节 长期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应用说明,净现值的优缺点 优点: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了投资有效期间的全部现金流量;其目标与企业的经营目标一致;简单。 缺点:当对彼此独立的两个投资额不等以及有效期不同的方案进行决策时,NPV并不是判断项目优劣的唯一依据。 对投资额不等的方案进行评价时,常将现值指数指标作为对净现值指标的一种辅助; 对投资有效期不同的方案进行评价时,常将等年值指标作为对净现值指标的一种辅助。,IRR的优缺点 优点:可以确定未来的报酬水平;不需要事先确定折现率;相对指标,可进行不同投资规模项目之间的比较和分析。 缺点:有时会出现多个IRR。(当现金流量的性质出现多次变换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