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社会个体的成长环境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699613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271.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社会个体的成长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网络社会个体的成长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网络社会个体的成长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网络社会个体的成长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网络社会个体的成长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社会个体的成长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社会个体的成长环境(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社会个体的成长环境 及其教育对策,报告人:马和民,提要,信息技术改变了教育世界,也产生了新的教育问题 我们有了更多的知识,但失却了思想 我们有了新的环境,但如何达成更有效的教育?,第一个两难:信息技术带来教育新问题,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早就预言:全部的技术是一大框架,使人沦陷于其中,而技术提供的力量总有一天会超过人类所能理解和控制的范围。 例如:手表的发明导致悠闲生活的消失 例如:汽车带来了快捷也导致新的交通问题,两种文化的冲突,科技文化与人文文化冲突正在全方位展开,导致传统文化经验的不断失落 例如:当1969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这是新文化的胜利,却是传统文学艺术的不幸。

2、 今天的网络文化更加快了传统文化经验失落的步伐,这一速度甚至超过了心灵成长的速度。 例如:很少再有墨宝、草稿等,新的社会问题,信息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有它有利与不利的两面。 网络的发展也带来了各种新的社会和教育问题。 例如:“电脑屏幕综合症”、“网上色情”、“信息污染”、“文化的融合与侵略”、“国家与社会的安全”、“数字化公平”等。,知识权威的变化,网络社会突出了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一个信息平等的社会。传统社会是一个知识分层社会,网络社会突显了知识和信息的共享与平等。 由此带来的是知识权威发生颠倒。 在网络时代,人类学习和掌握电脑的能力与年龄成反比,从而也就意味着人们掌握知识、信息的能力也可能与

3、年龄成反比。 过去时代依靠经验累积、阅历丰富的传统知识权威,在网络时代已经受到了冲击。,最具挑战性的是“信用问题”,我们如何能够相信我们所接受的信息? 过去人们对事物的态度“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看到的,信一半,你听到的,全不信。 信息时代对事物的态度不管是你看到听到的,全不信。“眼见耳听皆为虚”。 例如,学术研究方面,今天各种文本可以不断被人重新编排,那么,它们到底是谁的著作? 例如,音乐方面,现在一种被称为“抽样”的技术,可以调配、合成多种乐曲。,例如,视觉艺术方面,“数字技术业已颠覆了照片证据的确定性”。1994年科学美国人杂志的封面是Marilyn Menroe and Albrah

4、am Lincoln 热情拥抱的照片。 给我们带来“虚拟现实”的技术,同样也可以是“天衣无缝的骗局”的源头。 我们怎么能够一面教育学生相信要与他人真诚交往,诚以待人,发展真诚交往的能力,一面又要教育他们学会怀疑和分辨呢?,可能的结论,信息技术不仅在教育领域带来了技术层面的各种变革,而且更重要的是引发了教育思想、教育价值、教育功能、教育环境等全方位的变革空间。,第二个两难:知识与思想的矛盾,我们拥有浩如烟海的信息和知识,我们却经常在信息世界迷路 我们正在被信息牵引着走 创造性如何得到鼓励和保证? 怎样认识这样一个新世界?,1、我们在信息世界经常迷路,事例一:1997年美国某大学的一则征友广告:寻

5、找男友,惟“吸毒者、赌徒和电脑爱好者不在考虑之例”。 为什么?答案是:电脑爱好者会对电脑上瘾而忘了别人。,今天,“电脑瘾君子”和“网络瘾君子”们数量非常庞大。 信息高速公路,成了网上冲浪 我们要追问的是:为何会上瘾。,寻找就是一切,但我们找到了什么?,在检索资料时,网络检索成为一个重要的工具,但同时会出现大量的随机信息。 结果是:寻找变成了无目的的漫游,时间就在这一过程中消失了。而主题检索的任务常常不能完成。,更严重的是:它构成了一种使人着迷、引人入胜的网络生活新方式。 但我们找到了什么?,2、我们正在被信息牵引着走,我们常常并非主动地寻找,而是被信息牵引着走。 信息世界至少有两条法则: 第一

6、是信息不对称法则 人脑敌不过电脑:人脑与网络之间的信息容量差别太大,结果只有一个:大量信息单向地从电脑流向大脑。 人们原来的信息依赖关系就变成了“网络依附关系”:无论你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都会有大量的信息等待着你。,人脑,由此就被信息推动着旋转,不需要思考。 我们还来不及记住这些信息,又有了新的信息,我们无法思考和消化它们。,第二条法则:适度交换法则 适度的信息交换可以丰富人的知识,一旦超越,那就没有交换只有接受了。 人脑变成了不会思考的承载器,人们只有上网才感到充实。,3、创造性如何得到鼓励和保证?,信息时代,当信息和媒体难以区分,也就越来越难以控制两者。 今天,几乎所有的知识、信息、思想都

7、可以变成由电脑解读的、可以传送的形式,技术正在把我们推向一个全球网络, 这样的网络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全球信息的永不枯竭的“集散地”。 结果是创造性、思想和智慧正在逐渐退却。,4、怎样认识这样一个新世界?,教育工作者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帮助学生了解“信息超载”(information overload)的世界。 过去的教育要求要把有用的知识装进头脑,因而要寻找各种学习机会。 现在的教育要求要选择性获得知识,要获得融会贯通(综合的知识观、生活观)的能力, 因而要学会选择知识,关键是怎样让人选择。,可能的结论,对于教育而言,信息技术也许是救星,也许是烦恼。 而这一切大都是与教育有关的大问题,与法律

8、无关。,第三个两难:新环境与新教育,1、新环境中的新问题 2、重新认识教育对象 3、重新认识儿童的成长环境 4、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 5、新的生活空间 6、建构新的教育理论,新环境中的新问题,据中国互联网信心中心(CNNIC)的调查报告:至2002年1月份,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达3370万人,年增长50%以上,其中51.5%是25岁以下的青年人,18岁以下的占15.3%; 调查表明,约有84%的大学生经常上网; 另一项调查显示,大学生的“网络依赖”是存在的,轻度网络依赖的占25.3%,严重网络依赖的百分比5%; 市教委一项最新调查,北京网吧中20%的学生上网主要查看色情网站内容,20%的学生上网主

9、要进行聊天和玩游戏”;,1、重新认识教育对象,(1)个体智慧被充分激活的社会 信息社会是非常注重个人主体性的社会:它强调个人的意志、注重发挥个人的创造性、强调个体为自我服务。 在信息社会,个人的力量有无穷的发挥空间。 比尔.盖茨便是一个典型。,(2)未必有那么多学习障碍儿童 在信息时代,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学习对象。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及媒体实验室(Media Lab)创办人尼葛洛庞帝的论断,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的社会中,有学习障碍的学生可以说远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多,倒是有障碍的教学环境之多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尼葛洛庞帝,1995年),(3)儿童有惊人的学习潜力 今天的儿童是与电脑、网络

10、等共同成长起来的,他们会把这一切新技术看成是与生俱来的事物。对于他们来说,学习这些新技术就如同学习吃饭穿衣走路一样的必须与简单。 传统上我们认为复杂的知识与技术,对于新一代可能会十分简单。,(4)网络世代(Net Generation)已经成型 美国著名的数字未来学家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在他的数字化成长一书中断言:新世代是与数字媒体共同成长的人他们有与生俱来的数字行为、更多的DIY、反权威、效率观、更多元的知识等。,2、重新认识儿童的成长环境,(1)儿童在“第三自然”中成长 互联网是一个通过虚拟手段消灭传统的时空界限的场所,它在延伸人类时间的同时,也在拓展人类的交往空间,

11、从而深刻地改变着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 儿童不仅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获取知识,现在还从“虚拟社会”中获取知识。 这种环境两种可能:社会化欠缺和过度并存。,(2)儿童在一种全新的“交流环境”中发展 网络交流不同于家庭交流、课堂交流,它具有平等性、开放性、双向性、立体性等多种特点。 这是一种典型的互动式交流平台,是儿童能够主动掌握的世界。,(3)新的成长伙伴-键盘伙伴 键盘伙伴是指通过互联网结交的从未见面的朋友。 这种伙伴关系可以跨越年龄、国别、民族、性别、语言、地域等障碍,从而为儿童社会化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社会环境。,3、重新认识教师的作用,(1)教师形象的巨变 传统上,教师是智者,占据着“强

12、势文化”地位,承担着单向传递的“社会化执行者”角色。 信息社会,教师对于新技术、新知识必须急起后追,加上新时代教师的知识会加速老化,这种“强势文化”可能转化为“弱势文化”,教师的智者形象受到了巨大冲击。,(2)彻底改变了的师生人际关系 互联网彻底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关系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可以更接近,师生之间的“支配与从属”关系在新时代会加速瓦解。,4、新的生活空间,人类的生活空间形态划分为三类: 纯粹的自然界,可以称为“第一自然”; 人性化的自然(现实社会),可以称为“第二自然”; 网络所提供的是“虚拟社会”,可以称为“第三自然”,网络将会成为人们生活

13、的第三空间。例如,今天,人们已经提出了“网上环保”的概念,以尽量减少“网上的信息垃圾”。,5、建构新的教育理论,网络教育学 网络教育传播学 游戏与学习理论 技术教学设计,可能的结论,信息时代的教育要点:并非是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与信息,而是使学生增强选择、综合、分辨的能力。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我们需要循循善诱的杰出教师,他们是那种善于整合科技与人文两种文化的“新智者”。 因为,技术可以瞬间把信息传遍全世界,却不能传递智慧。 要给予学生以智慧,需要有智慧的新教师。,现阶段如何应对?,新教育环境的几种推动力,(一)教师的劳动效率 问题一:教师的劳动效率如何大幅度提升? 答案一:信息技术是大幅度提高

14、教育效率的最重要工具,它将塑造出全新的一代教师. 在提升教学效率方面,传统教研集中于依靠教师个体的素质与能力,依赖于教研室的支持.但是,这已经难以满足新时代教学环境的巨变.,现在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教学结构本身的变革: 传统的备课系统、经验型教学模式、劳动密集型备课方式、分批处理作业和考核方式、多重决策系统,正在被信息收集、整体资源交流、电子数据交换、实时处理系统、在线支持教学、文档管理系统等所取代,问题二:教研室的功能如何进一步高效? 答案二:信息技术支持。 信息技术的强大功能,将形成并产生全新的高效教学系统模型。 教师的个人智慧可以经过整合,进入教研环境。教研室与电教馆在这个意义上完全可能结合

15、,产生一种类似“信息化教研中心”的机构。,(二)教学质量 问题三:一对矛盾有限的优质教育资源与无限的优质教育资源需求。 答案:信息技术广泛的教育应用 一对一的传帮带转变为无限的基于教学网络平台教学专家的引领 课堂黑箱转变为一整套基于网络平台的质量监控制度。,(三)教学对策 问题四:学校的另一个严峻挑战,面对迅速变化的教育环境、社会环境,如何能够始终占领教学制高点? 答案四:“大规模用户化”教学对策。能否采取对策和能否及时采取对策,实际上将日益成为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在一个全球化、变化着的教育环境中,时间与空间因素应当被减少到最低限度。要解决的是“时间差”、“空间差”和“人际差”的问题。,(四

16、)教学教育资源的区域联动 问题五:封闭的教学保护能够存在多久? 答案五:区域联动 随着网络化教育、教学环境的产生,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与互动实质上完全能够实现。不仅是区域内的,而且是跨区域的,这就需要实现优质教学、教育资源的区域联动。,(五)技术支持和资源支持的外包 问题六:一个学校或区域能否实现学校现代化目的? 答案:否定 过去,学校能够通过内部的纵向联系来达到自给自足的目的。但是今天则已经不能,需要通过外包的技术支持、资源支持,从而将精力进一步集中到教育、教学工作中来,集中到实现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外包正在开始发挥巨大的作用。这种外包可以有多种方式,比如大学与中小学科研合作、研发机构-高校-中小学合作等。,(六)开放式网络化的新型学校 其特征至少包括如下的变化 结构:等级化的学校科层制网络化的数字校园、网络化的教育环境 核心人员:教师个体教师联合体 教学能力:学科教学信息化教学能手 人际关系:竞争合作 教学资源:有限的校本资源无限的网络资源,(七)信息技术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