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信息网络第1章绪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69593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261 大小:3.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信信息网络第1章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61页
通信信息网络第1章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61页
通信信息网络第1章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61页
通信信息网络第1章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61页
通信信息网络第1章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信信息网络第1章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信信息网络第1章绪论(2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信信息网,鲜 永 菊 办公地址:逸夫楼四楼414 联系电话:13650517380 Email: ,2,课程特点:广、基、新 课程的考核及要求:,3,参考书目,4,第1章 绪论 第2章 传送网 第3章 支撑网 同步网 信令网 管理网 第4章 CPN与接入网 第5章 电话通信网 电话网 智能网 第6章 FR、DDN、ATM 第7章 计算机网络及Internet,目 录,5,第1章 绪 论,1.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史 1.2 通信网的交换技术 1.3 通信网的体系结构及标准化组织 1.4 通信网的服务质量 思考题,6,1.1.1 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通信:通过某种媒体进行的信息传输与交换.

2、传输克服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信息:是指消息中所包含的有意义的内容,消息(数值、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和动画等)是信息的载体,消息又是以具体信号(如电信号、光信号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信息(information);消息(message);信号(signal) 通信实例: 古代的烽火报警、舰船上的灯语和旗语 传统的文字书信 现代四通八达的电话和绚丽多彩的电视 精彩纷呈的计算机互连网络Internet,7,什么是通信网?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观点。 通信信息网(通信网) :所有用于信息通信的网络总称。,8,书上给定的通信网的定义: 通信网:由一定数量的节点(包括终端节点、交换节点)和连接这些节点的传

3、输系统有机地组织在一起的,按约定的信令或协议完成任意用户间信息交换的通信体系。用户使用它可以克服空间、时间等障碍来进行有效的信息交换。,9,通信网上交换的信息包括三类: 用户信息(如话音、数据、图像等) 控制信息(如信令信息、路由信息等) 网络管理信息。 由于信息在网上通常以电或光信号的形式进行传输,因而现代通信网又称电信网。,10,1.1.2 通信、通信网的发展,交流语言(通信产生的雏形) 记录与保存文字(通信的第一次革命) 大规模复制印刷术(通信的第二次革命) 具有通信实时性等电通信(通信的第三次革命),一、通信的发展,11,1837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 1864年,麦克斯韦提出了电磁波

4、的存在; 1896年,马可尼利用电磁波发明了无线电报机; 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 1878年,建立了人工电话交换局; 1892年,建立了自动电话交换局,标志着电话从此开始进入自动交换时代。,电通信时代,通信(Communication)作为电信 (Telecommunication)是从19世纪30年代开始的(续),12,“交换”概念背后的思想是:动态按需分配,网络根据用户实际的需求为其分配通信所需的网络资源 当用户有通信需求时,网络为其分配资源 通信结束后,网络再回收分配给用户的资源,让其他用户使用 从而达到网络资源共享,降低通信成本的目的。,13,交换模式变革,14,二、 通信网的发

5、展史,1第一阶段:模拟通信网时代 约在18801970年之间: 网络的主要特征是模拟化、单业务单技术。 电话通信网占统治地位,电话业务也是网络运营商主要的业务和收入来源,15,二、 通信网的发展史,1第一阶段 整个通信网都是面向话音业务来优化设计,主要的技术特点: (1) 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技术,为用户业务静态分配固定的带宽资源,带宽资源利用率不高,16,(2) 信令技术:模拟的随路信令系统。 (3) 传输技术: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设备基本是模拟设备,传输系统采用FDM技术、铜线介质,网络上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4) 业务实现方式:网络通常只提供单一电话业务,并且业务逻辑和控制系统是在交换

6、节点中用硬件逻辑电路实现的,网络几乎不提供任何新业务。,1第一阶段,17,数据通信技术还未成熟,基本处于试验阶段。 由于通信网主要由模拟设备组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成本高、可靠性差、远距离通信的服务质量差。,1第一阶段,18,2第二阶段:骨干通信网由模拟网向数字网转变 约在19701994年之间。 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广泛使用,除传统PSTN外,出现多种不同的业务网。 网络的主要特征是数模混合、多业务多技术并存,19,2第二阶段:骨干通信网由模拟网向数字网转变 数字计算机技术的引入解决话音、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 网络技术主要的变化: (1) 数字传输技术:基于PCM技术的数字传输设备解决了长

7、途信号传输质量差的问题,降低了传输成本。,20,(2) 数字交换技术:数字交换设备极大地提高了交换的速度和可靠性。 (3) 公共信道信令技术:公共信道信令系统取代了原来的随路信令系统,实现了话路系统与信令系统之间的分离,提高了整个网络控制的灵活性。 (4) 业务实现方式:在数字交换设备中,业务逻辑采用软件方式来实现,使得在不改变交换设备硬件的前提下,提供新业务成为可能。,2第二阶段,网络技术主要的变化,21,电话业务仍然是网络运营商主要的业务和收入来源 骨干通信网仍是面向话音业务来优化设计的, 电路交换技术仍然占主导地位。 基于分组交换的数据通信网技术在这一时期发展已成熟, TCP/IP、X.

8、25、帧中继等都是在这期间出现并发展成熟的,数据业务量与话音业务量相比所占份额还很小,因此实际运行的数据通信网大多是构建在电话网的基础设施之上的。 光纤技术、移动通信技术、IN技术出现。,2第二阶段,22,形成了以PSTN为基础,Internet、移动通信网等多种业务网络交叠并存的结构。 这种结构主要的缺点是: 对用户,要获得多种电信业务就需要多种接入手段,增加用户成本和接入复杂性; 对网络运营商,不同的业务网都需要独立配置各自的网络管理和后台运营支撑系统,增加运营商成本 不同业务网技术、标准和协议各不相同,使得网络资源和业务很难共享和互通。,2第二阶段,23,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主要

9、的电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的主导下,开始研究如何实现一个多业务、单技术的综合业务网,其主要的成果是N-ISDN、B-ISDN和ATM技术。,24,3当前阶段。 从1995年一直到目前,是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黄金时期,是新技术、新业务产生最多的时期。 骨干通信网实现了全数字化 骨干传输网实现了光纤化, 数据通信业务增长迅速 独立于业务网的传送网也已形成。 电信市场由垄断转向全面的开放和竞争。,25,1) 计算机技术 2) 光传输技术 3) Internet,在技术方面,对网络结构产生重大影响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26,传统电路交换网是针对话音业务来优化设计的 传统的分组交换网技术如IP、X.25、帧

10、中继等则又是针对数据业务来优化设计的 它们都不能满足现代网络通信向综合业务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来构建宽带综合业务网,以实现对所有业务的最优综合。,27,在1995以前,SDH和ATM还被认为是宽带综合数字业务网(B-ISDN)的基本技术 在1995年以后,ATM已受到了宽带IP网挑战。 宽带IP网的基础是先进的密集波分复用(DWDM)光纤技术和MPLS技术。,28,图1.14 当前电信网的概貌,目前,在通信产业界 ,基于IP实现多业务汇聚,骨干网采用MPLS技术和WDM技术来构建已成为共识。,29,网络平台资源的发展趋势:七化,最终将形成以光纤为主,无线为辅,覆盖全球,天地一体化的

11、通信网络。,30,5W Whoever Wherever Whenever Whomever Whatever 无论什么人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跟什么人以什么样的方式通信都支持,31,1.1.3 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1点到点的通信系统,32,图1.1 简单通信系统模型 (a) 模型图;(b) 实例,如图1.1(a)所示的点到点的单向通信模型:通信系统是将用户(信源)要求传递的信息转移到另一个用户(信宿)的全部软硬通信设施。,噪声源,33,图1.1 简单通信系统模型 (a) 模型图;(b) 实例,噪声源,34,图1.1 简单通信系统模型 (a) 模型图;(b) 实例,噪声源,35,图1.1 简单通信

12、系统模型 (a) 模型图;(b) 实例,对应不同的信源和传输系统,发送器会有不同的组成和信号变换功能,一般包含编码、调制、放大和加密等功能。,噪声源,36,图1.1 简单通信系统模型 (a) 模型图;(b) 实例,噪声源,37,图1.1 简单通信系统模型 (a) 模型图;(b) 实例,按传输媒介的种类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按传输信号的形式则可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噪声源,38,图1.1 简单通信系统模型 (a) 模型图;(b) 实例,噪声源,是一种随机信号,对通信有害, 但不可避免。,39,图1.1 简单通信系统模型 (a) 模型图;(b) 实例,噪声源,40,图1.1 简单通信系统模

13、型 (a) 模型图;(b) 实例,下述通信系统只是一个发送点到目的点的单向通信模型,噪声源,41,影响因素:业务量和业务种类,网络的结构的变化,42,2交换式网络,在交换式网络中,用户终端都通过用户线与交换节点相连 交换节点之间通过中继线相连 任何两个用户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交换节点进行转接交换。,图1.2 点到点的网络与交换式网络,43,交换式网络主要有如下优点: (1) 骨干网上交换节点间可以用少量的中继线路以共享的方式为大量用户服务,降低骨干网的建设成本。 (2) 交换节点的引入也增加了网络扩容的方便性,便于网络的控制与管理。,44,实际中的大型交换网络都是由多级复合型网络构成的,建立通信

14、网需要引入交换,建立大规模通信网需要层次化交换,45,常见等级制网络结构,现代通信网主要建立以城市为中心固定的等级结构网络,区域蜂窝结构的移动通信网络,为用户提供快捷的信息服务。 等级制网络结构:全部节点分成多个等级,每一节点属于某一等级,低等级节点与管辖它的高一等级节点相连,形成多级汇接辐射结构。 当最高等级节点间的通信联系非常繁忙且最高等级节点不止一个时,往往把最高等级节点连接成网状形结构。 在等级网中,如果某些节点间的联系十分密切,认为在它们之间建立直接连接是十分必要的,而且经济合理,则除了逐级汇接外,还可在任何两节点间建立直达线路。,46,1.电话网的等级制结构 电话网络结构的演变:减

15、少等级无级动态网,47,目前电话网分为本地网和长途网 长途网是指在全国范围内,由端局、汇接局和若干个长途局组成。 本地网是在同一编号区域范围内,由若干端局,或者由若干端局与汇接局及局间中继线、用户线和话机终端等组成的电话网 DC交换中心:设在省会(直辖市)城市,它们之间以网状网相互连接,与本省各地市的DC2以星形方式连接。汇接所在省的省际长途来话、去话话务,以及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 DC2交换中心:设在地(市)本地网的中心城市,本省各地市的DC2之间以网状或不完全网状方式连接;同时辅以一定数量的直达电路与非本省的交换中心相连。汇接所在本地网的长途终端话务,48,2. 数据网络的三级网络结构

16、(CHINAPAC,CHINAFR,CHINADDN等),中国X.25分组交换网,帧中继网,数字数据网等的网络结构。 一级中心由设置在大区中心(枢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的节点组成,提供省间的长途业务 二级干线网由设置在省内的节点组成,它提供本省内长途和出入省的业务。 本地网是指城市范围内的网络,在省内发达城市可以组建本地网。本地网为其用户提供本地和长途业务。根据网络规模、业务量要求,本地网可以由多层次的网络组成。,49,CDMA网的网结构示意图,50,多级结构的因特网,大公司,地区 ISP,网络接入点 NAP (对等点),公司,主干服务 提供者,本地 ISP,地区 ISP,地区 ISP,地区 ISP,本地 ISP,本地 ISP,大公司,大公司,网络接入点 NAP (对等点),网络接入点 NAP 国家主干网(主干 ISP) 地区 ISP 本地 ISP 校园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