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及德育区别及整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9688299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及德育区别及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心理健康及德育区别及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心理健康及德育区别及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心理健康及德育区别及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心理健康及德育区别及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及德育区别及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及德育区别及整合(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心理辅导与德育工作 的区别、联系与整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D-09-007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兼副秘书长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团体心理辅导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高校心理素质研究会副会长 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与危机事件处理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 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总督导 聂振伟 2014.11.7.版,以学生发展为本 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发展的需要,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使穿花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 -冰心,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0

2、10-58800525 010-58800764 每晚5:309:30 北师大心理咨询中心做技术支持 大学生心理健康者学会会员做志愿者,雪绒花心理帮助热线自1989年开通以来,已为北师大和社会服务了24年,是全国第一条、也是服务时间最长的一条专门为学生的心理帮助热线。 接线员是经由咨询中心培训的大学生志愿者,由心理咨询中心的老师做技术指导,岗前有培训,岗位有管理,定期有督导,终期有评语证明。为不少学生就业提供了非常难得的实习机会。 雪绒花学生心理帮助热线不仅在校内产生影响,而且在社会上也有较高知名度,同时还为在校的心理系和教育系的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雪绒花”的歌曲耳熟能详。雪绒花雅俗共赏

3、。 雪绒花是一种生长在高原,绽放在石砾地和草原上。日照强、温差大、风速高,在恶劣的条件下,这种小小的长着绒毛的花儿顽强地、愉快地、默默地微笑着-生命脆弱,必须顽强;顽强可贵,无须炫耀。,雪绒花的名字最贴切心理咨询事业与心理咨询中心的成长历程。这正是选择“雪绒花”的寓意。真诚希望所有的学生面对困难、挫折时,能够像雪绒花一样顽强勇敢。 使用“雪绒花”的另一层含义,取自其谐音“雪融化”,希望通过我们的爱心与专业服务,消融来访学生内心的冰雪,让阳光心情永驻心房。,Contents,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区别,一.对学校德育的思考 案例分析一:惹不起,躲不起的宿舍关系 大一男生小强,入学后不久发现同班同寝

4、室同学李某与自己的思维方式有较大的差异,他们常常就一些哲学观点的不同,从教室争论到寝室里。他发现李某的固执与强势,自己一时无力说服对方,也接受不了对方的观点和态度。内心不平,又无能为力。日久他发现对方不但思想观点与自己有差异,就是刷牙、睡觉的姿势都看着别扭。想到 “和为贵”的古训,他便想一躲了之。从此,早起晚归,在寝室里得了个“大公鸡”的雅号。 一天晚自习后返回寝室,发现本来有说有笑的同寝室同学,当自己一出现时,寝室里的气氛就变化了-一定是那个人在乱讲我- 当再次发现同样的场景时,小强“忍无可忍”了- 咨询室里的讨论: 什么叫团结同学?当发现自己与同学的观点不一致时怎么办? 从小教我“团结”、

5、“谦让”,可一味地忍让的结果是我自己不开心?,案例一给我们的启示,思想教育不是简单的知性观念灌输,要把知性教育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 观念内化为人的自觉行动要经历一系列心理转化的过程,会有利益冲突、迷茫之时,不是应不应有问题,而是必然会有困扰,需要有人引导,才能将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和道德行动; 德育目标必须从“圣人”走向“平民”,培养学生成为现实生活中的幸福的人。,“6月雪花”庆祝高考?在祭祀高考?,不停打嗝的十岁女孩,为中小学教师的讲座,系统课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学” 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分析 在教育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心理保健医生的作用 青少年与网络成瘾 拨开抑郁症的迷雾 做快乐的教师

6、 做生命影响生命的教师 与家长沟通的艺术 心理学视角下的危机事件管理与干预,为中小学生及家长的讲座,我健康我快乐健康的自我形象从心开始 我是女生我自豪 青春女性心理 心灵的距离人际关系解码 健康自信地迈向成功考试心理辅导调整 给拖延症点穴时间管理的学问 摆渡人生就业心理与生涯辅导 家庭风雨桥(二)家长怎样指导青春期的孩子 学习与学习的智慧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概述 什么是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相互补充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德育比

7、较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德育比较 学生心理健康标准 三、德育工作者可以从心理咨询工作中吸取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心理咨询? 什么是心理治疗?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工作者应知应会的教育内容 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 联系与区别,什么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完整健康的概念的组成部分。 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要求。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内容完整、协调一致,能顺应社会,与社会保持同步。,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指有计划、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良好的处事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心理素质;另

8、一方面对学生已形成的不良心理或障碍进行矫正。,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需要; 心理健康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心理素质是人的完整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心理健康的标准 1正常的智力发展水平。 2基本的自我认识能力。 3基本的人格协调能力。 4基本的自主与独立性。 5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 6基本的生活适应能力。 7基本的社会交往能力。,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德育相互补充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德育比较 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德育比较,两者分属不同的学科,但可以彼此从对方那里获取养料;作为工作来说,两者可以互相补充、

9、互相借鉴,存在着结合的内在根据。,心理健康与德育的关系 两者的协作关系 1. 人的思想品德结构中就包含有个性心理素质,如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本身就是个性心理倾向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内容。 2.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努力刻苦的学习精神等等,也都离不开健康的心理素质做基础和中介。因此,思想道德修养离不开健康的个性心理的培育。,品 德,政治素质,思想品德,道德素质,个性心理品质,规范性作用,动力性作用,基础和中介性作用,导向性作用,品 德 结 构 图,美国心理学家阿伦森认为,人对社会影响的反应分为三类:依从、认同、内化,依从是一种为了获得奖赏或免受惩罚的行为,也可以说是迫于一定压力的行为。,认同

10、,认同是个体参照他所认同的对象的行为方式而采取的行为。 在认同阶段,个体没有自己特定的方式。 在认同阶段,个体的行为不是为了获得奖赏或免予处罚,而是为了像他所欣赏的团体或个人一样。这个团体或个人在一定方面吸引和感染了该个体,使个体乐于接受团体或个人的影响,并采取其他类似的观点和态度。,内化,内化是人对社会影响最持久、最稳定的反应,它是指个体将社会所需求的准则和信念转化为个体意识,使之成为个体行为的动机。 在内化阶段,个体所涉及的对象不是一个个具体的人或事,而是具有一定抽象性和概括性的准则、理论和信念。 内化是在认同的基础上发生的一种行为,它的最重要的成分是对准则和信念的可信度、对事实可信程度的

11、了解。,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以教师为本:教师是穷尽真理的人。 以书本为上:教材标准答案为准;文凭为中心,忽略实际能力的培养。 以升学为中心:以培养少数尖子为目的,为不是按照人的不同发展水平、能力差异为教学目标。,心理世界,动机 目的 心理需要、欲望,认知,情感,行为,活动1 自我探索练习,假如我是一种花,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动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乐器,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食物,我希望是-因为- 假如我是一种交通工具,我希望是- 因为-,两者的区别 (1)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个人的完善人格 德育旨在塑造个人完善的道德品行,形成知行统一、表里一致的自制、自律

12、。 心理辅导旨在塑造个人的完善人格,协助学生在自我认识、情绪控制、道德自律与人格美方面达到和谐与统一。 有自知之明与自信心,在情绪上有充分的安全感与稳定感。即达到自我实现的人。,(2) 使人达到“君子”的境界凡人的境界 德育将学生当作社会关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来要求。德育的本质是一个道德内化的过程,培养大公无私的品德,协调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防止学生自我需要的无限膨胀。 心理辅导把学生当作人际关系中一个具体的人来看待,力求充分的尊重、理解、接纳学生的行为表现,不加简单是非评判。,(3) 核心问题:人生观成长 德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德育中容易过分强调学生遵守社会公德与学规,而忽略了个

13、人心理发展的特点与需要。 心理辅导的核心是成长问题。将学生的每一个情感、行为与人际关系的问题当作个人成长道路中的障碍,而不是是非的较量,得失的探讨。,(4) 提高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个人的价值感与成就感 德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它使学生充分了解、认同自己的国家与民族的发展的历史,强化对它的心理依附,所以,德育具有高度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特点。 心理辅导力求帮助学生积极地适应环境的变化,克服成长中的障碍,战胜自卑,培养自主、自助能力。 两者都强调提高个人价值,前者是针对整个社会和民族,后者针对个人成长及其人格塑造。,(5) 更好地了解社会及个人的关系自我及其成长过程 德育的首

14、要目标之一在于明确个人对于国家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德育是使学生不断认识社会、服务社会的窗口,也是学生深入明确个人与社会关系的途径。 心理辅导则针对学生的成败经历、优劣表现等展开讨论,以增强对其自助、自律的能力,改变个人的不良与不健康行为,建立积极进取的自我。,(6)教育过程讨论过程 德育是一个教育过程,使学生接受所传授的内容。 心理辅导不求为当事人出谋划策、指点迷津,而是启发当事人自己去认识当前面临的困难与挫折,自制行动方案。心理咨询员的角色是推动当事人积极思考,自我探索,成为自知之明与有自律能力的人。因此,不是灌输的过程。,(7)基本手段:学习、示范尊重、理解 德育以社会示范与社会学习为基本

15、手段,为学生提供各种道德、伦理与法律观念的模范人物供模仿学习。 心理辅导则以尊重和理解为基本手段。要求辅导员放下主观立场,设身处地地去感受当事人的内心体验。强化其剖析自我、改变自我的勇气。,同感同理心(empathy): 咨询员聆听来访者的陈述后,在言行上放下个人的参照标准,设身处地地从来访者的参照标准来看事物,从对方的处境来体察他的思想,并且了解他如何看自己,看周围的世界,由此而产生的独特的感受。,同理心积极主动地倾听,这不是一般的“听”,而是用心去“听”,这是一个优秀倾听者的典型特征。 倾听者在讲话者的信息中寻找感兴趣的部分,不急于做出判断,而是感同身受对方的情感。他们能够设身处地看待事物,总结已经传递的信息,质疑或是权衡所听到的话,有意识地注意非语言线索,询问而不是辩解质疑讲话者。 宗旨是带着理解和尊重积极主动地倾听。这种感情注入的倾听方式在形成良好人际关系方面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心理辅导的七个 一、心理辅导心理治疗 二、心理辅导生活咨询 三、心理辅导社交谈话 四、心理辅导逻辑分析 五、心理辅导交朋觅友 六、心理辅导安慰他人 七、心理辅导替人除难,三、德育工作者可以从心理咨询工作中吸取有效的方法 什么是心理咨询? 什么是心理治疗? 什么是心理测量? 心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