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万花筒》之“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681326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5.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词语万花筒》之“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词语万花筒》之“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词语万花筒》之“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词语万花筒》之“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词语万花筒》之“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词语万花筒》之“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词语万花筒》之“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告状 一位叫杨鲁的孩子,告他父亲杨庆的状。他极其认真地向父亲所在的工厂党委书记指控,说父亲不让儿子“游戏人间”,每天“画地为牢”,要儿子“咬文嚼字”,稍不满意,还要“入室操戈”。他声称父亲打他总是“重于泰山”,不象母亲打他“轻如鸿毛”。并且表示“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春秋时期,鲁国庄公的庶兄,鲁桓公之子庆父,在鲁桓公时被分封,称仲孙氏,后来,鲁国内乱,庆父连弑鲁国国君子般和鲁缗公两位国君,当时民间有庆父不死,鲁难不已的说法。现在比喻不除掉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国家(也可指地方或单位)就不得安宁。,熟 语,熟语类型,1、惯用语 【解读】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口头创造出来的,格式固定的具有一

2、个特定意义且具有强烈修辞色彩的习惯用语。它活泼生动,通俗易懂,具有口语色彩,如“炮筒子”是指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又如戏台的柱子是十分重要的部分,设有它,戏台就要倒塌,于是人们用“台柱子”表示戏中的主要演员,进一步又比喻一个集体中的骨干。惯用语的运用比较灵活,可以拆开,中间插入一些成份。如“钻空子”可以说成“钻了我们的空子”。惯用语是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也是汉语词语中富有活力的一部分。,【注意】:惯用语是口语中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 例如:铁公鸡、抬轿子、戴高帽、定调子、一锅端、开绿灯、走过场、碰钉子、导火线、替罪羊、跑龙套等等。 惯用语以三字格为主,多数含贬义。也有褒义的 例如:跳龙门 领头

3、羊 主心骨 打头阵,熟语类型,2、谚语 【解读】谚语是人们口头上流传的通俗、简炼、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一般都能揭示一个客观规律或反映的一个事理,使人从中受到启示。如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气象谚语“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保健谚语“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等无不习见习用。,【注意】:谚语是群众口头上流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 例如:1.早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2.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3.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 4.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5.众人拾柴火焰高。 6.礼多人不怪,油多菜不坏。 7.天上鲤鱼斑,明天晒粮不用翻。 8.早起浮云走,中午晒死狗。 谚语是有关

4、自然现象、农业生产、保健卫生以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经验总结,其中农谚多带有地域性。,熟语类型,3、格言 【解读】格言是简炼而含义深刻并具有教育意义的警句,它书面色彩浓厚,多来自名人名言,多从正面总结经验,作为们思想行为的规范,富有哲理性,意味深长,促人警醒。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在几千年漫长岁月里,积累了许多优秀的道德传统,而格言正是这种道德传统的体现,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见利思义”、“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等至今都在指导人们的修身处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熟语类型,4、歇后语 【解读】歇后语是由

5、“前语”和“后语”组成的并且只说出“前语”就能让人猜到“后语”的一种口头用语。它分两种形式,即喻意的(“前语”是一个比喻,“后语”是对“前语”的解释)和谐音的(“后语”用谐音表示意思),如芝麻开花节节高、飞机上挂水壶高水瓶(平)等。在一定的场合下,使用歇后语可以使语言生动、形象、活泼,有时还可以收到诙谐、幽默的效果。,【注意】: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口头用语,其本义在后半部分。 例如:1.飞蛾扑火 自取灭亡 2.大海里捞针 无处寻 3.大路上的电杆 靠边站 4.腊月里的萝卜 冻(动)了心 5.孔子搬家 尽是书(输) 歇后语包括两类,一是喻意,二是谐音。喻意的歇后语,

6、前半部分是一个比喻,后半部分是对前半部分的解释,谐音的歇后语,其后部分是借助音同或者音近现象来表达意思。,成语,高考真题(07辽宁),这真是大人不见小人怪,我犯了点儿错误,经理没有批评我,你倒挑起我的毛病了。 敬称对方为大人,谦成自己为小人,希望对方不要与自己计较自己的过错,是一种主动认错的态度。或者写成“大人不计小人过”。,高考真题(07浙江),我国不少理工科院校把大学语文排斥在必修课之外,而近年来,外国留学生报考HSK(中国汉语水平考试)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真可谓“外来的和尚好念经”。 意为外地来的和尚比本地和尚念经念的好。 现多指做事或处世不相信身边熟悉的人,而盲目的信奉外人的话。 贬义,

7、有讽刺意味。,高考真题(07江西),几十年来,我们兄弟姐妹的事总是按下葫芦又起瓢,让母亲直到晚年还有操不完的心。 在水缸里把葫芦按下去了,瓢又浮起来了。意思就是顾了这边又丢了那边。形容在遇到问题时由于事先没有准备而手忙脚乱。,成语与俗语,成语与俗语有时其实是一种对应关系。 一丘之貉天下乌鸦一般黑 咎由自取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吹毛求疵鸡蛋里挑骨头 欲盖弥彰此地无银三百两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痴心妄想 灯芯织布枉费心机 老和尚的百衲衣东拼西凑,小试身手,瞻前顾后 孤掌难鸣 直言不讳 饮水思源 独眼龙看书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吃着碗里看锅里,前怕狼后怕虎 一个巴掌拍不响 打开天窗说亮话 吃水不忘挖井人

8、一目了然 得过且过 贪得无厌,一、张冠李戴,【解读】每个成语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对象,若使用不当, 就要出差错。,【例1】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解析】“汗牛充栋”是形容“书籍”很多,此用于“人”,适用对象误 。,【例2】他从小就喜欢画画,常在纸上信笔涂鸦,现在他画的鸟已是栩栩如生.。,【解析】“信笔涂鸦”是指写字,不是画画 。,二、望文生义,【解读】对一些成语,想当然地从字面上认定其意思,导致误用 。,【例1】这部精彩的电视剧播出时,几乎万人空巷,人们在家里守着荧屏,街上显得静悄悄的 。,【解析】“万人空巷”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到大

9、街上,多形容庆祝、欢迎等盛况 。,【例2】兴华实业公司与菇农的纠纷,有关方面调解无果后,不得不对簿公堂 。,【解析】“对簿公堂”是指“到公堂上受审讯”,此误解为“到法庭对质” 。,即时训练,有些同学写的作文,文不加点,字迹潦草,阅读这样的文章,真叫人头疼。 周文艳不愧是体育健将,你看她,这女子400米跑得真是天马行空啊! 冯斌的文章写得实在不怎么样,都是一些不刊之论。,文章一气呵成,无须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纯熟。,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不拘一格,流畅自然,也指思维的不同寻常的跳跃,还指不切实际的想法。,刊,修改。不刊之论,就是一字也无法改动的至理名言。,三、重复赘余,【解读】与成语相同意思

10、的在句子上下文已有表述,导致语意重复 。,【例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解析】“不虞”就是“没料到”的意思 与“没想到”重复,【例2】看到黄宏表演的小品,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起来 。,【解析】“忍俊不禁”就是“忍不住笑起来”之意 。,四、自相矛盾,【解读】在运用中,有些成语的意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不一致,前后矛盾 。,【例1】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解析】“差强人意”的意思是“这勉强让我满意”,前后矛盾,当改为“强人所难” 。,【例2】为了让分别多年的老同学不期而遇,我们精心组织了这次

11、同学会 。,【解析】“不期”即没有约定,与“精心组织”矛盾 。,五、不分轻重,【解读】成语与上下文描述的情景相比,夸大其辞,轻重失调 。,【例1】刚一起跑,我班的胡艳艳就滑倒了,他爬起来奋力追赶,离终点20米时终于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解析】“后起之秀”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此大词小用 。,【例2】洪水冲垮了李老汉的房子,全材人都很难过,村前村后,哀鸿遍野 。,【解析】“哀鸿遍野”比喻旧社会到处是呻咛呼号,流离失所的灾民。程度太重 。,六、不辨色彩,【解读】不辨色彩主要表现在褒贬误用、语体色彩不当等方面 。,【例1】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

12、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解析】“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误将贬义词用作褒义词了 。,【例2】陕西剪纸粗犷朴实,简练夸张,同江南细致工整的风格相比,真是半斤八两,各有千秋。 。,【解析】口头语“半斤八两”常含贬义,且语体色彩也不妥 。,题型考查,名句填空 【方式】:与名言名句结合起来考查 【样题】:在下列横线上填上适当的熟语 与“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意义接近的有醉翁亭记中的 。 与“八竿子打不着”意义接近的熟语有 。 与“好死不如赖活”意义相反的熟语有 。 与“痴心妄想”相近的熟语有 。,【答案】这种题的答案可以有多个;参考:醉翁之意不在酒;风马牛不相及;宁为玉碎,不为

13、瓦全;赖蛤蟆想吃天鹅肉。,题型考查,成语替换 【方式】:给出俗语,然后用相关成语替换。 【样题】: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俗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凡遇院中公文,送府用印,孙大人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驳回。 “豪强”与“官家”,历来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我一介书生,而且无家室之累,打开天窗说亮话,又有何妨? 况且列强虎视眈眈,吃着碗里的瞧着锅里的,正是蚕食鲸吞的时候。,【答案】吹毛求疵 沆瀣一气 直言不讳 贪得无厌,【答案】 1.饮水思源。2.众志成城 。3.见异思迁 。4.孤掌难鸣,(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当的四字格成语: (1) “喝水不忘掘井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

14、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过去二十年卓有成效的合作深表感谢。( ) (2)既然中场缺乏核心,那么只好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让前卫队员通过整体配合显现合力了。 ( ) (3)年轻人应该干一行,爱一行。不可这山望见那山高,不该跳槽也跳槽。 ( ) (4)俗话说 “一个巴掌拍不响” ,巴以问题闹成今天这样的局面,主要的责任方是以色列,但巴勒斯坦也有责住。 ( ),题型考查,根据上下语境写出相应的熟语:,(1).儿女同父母说话,没有听说哪个父母用冠冕堂皇的 话来应付、推托,因为父母是长辈、是亲人。党政干部是人民公仆,讲话发言,与群众交流思想,不能_。 (换一个三字格熟语),(2).很多地方政府都提出“保姆

15、式”服务的理念,建立了一系列制度,老老实实、心甘情愿地为投资者“_”、当服务员。 (换一个三字格熟语),(3).邓小平强调,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要大胆试验,敢于探索。“_”的方法就是试验的方法。其目的在于找到正确的方向、路子和形式。 (换一个六字格熟语),题型考查,综合运用。 【方式】:以语言综合运用题出现,写一段话,要求在所写的这一段话中用到某个熟语。 【样题】:请用“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这一熟语写一段话,不得少于30字。,【答案】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又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17.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10分) 据2010年3月9日重庆晚报报道,中国移动重庆公司总经理沈长富近日建议:屏蔽网络不良用语,如“3Q”、“bt”,还有“囧”、“槑”等。他认为青少年长期接触这些网络。用语:会产生不好影响。 附:相关网络用语解释 3Q:同英语“Thankyou。 bt:即“变态”。 囧:古同“炯”,明亮有神。网友依字形引申为“郁闷、悲伤、无奈”。 槑:古同“梅”。网友依字形引申为“很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