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和企业组织-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68111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86.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和企业组织-2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产和企业组织-2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生产和企业组织-2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生产和企业组织-2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生产和企业组织-2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和企业组织-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和企业组织-2(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讲 生产和企业组织,交易成本,生产者: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如厂商或企业。 生产者面临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 交易成本: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签约时双方面临偶然因素所带来的损失。 由于没有预见偶然因素而没有写进契约。 E.g. 火灾,交通堵塞等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偶然事件。 或因素太多而无法写进契约。 寻找交易方,以及签订契约,并对其监督和执行所花费的成本。 如果有很多人为因素或由不可抗力可以对交易造成影响;而把所有这些因素都写进契约,则使得签订契约的成本要大于偶然因素造成的损失。,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市场组织形式: 交易可以通过市场在很多人之间进行。 生产需要大量

2、中间产品供应商。 优势 降低生产成本。 经济规模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市场竞争迫使供应尚降低生产成本。 避免单个厂商生产不稳定而带来的损失。 劣势 具有较大的交易成本。,市场和企业组织形式,企业组织形式: 生产都在一个企业内部进行。 优势 消除或降低部分交易成本。 保证产品质量,减少监督返工等损失。 专门化的中间产品供应,减少寻找中间商的成本。,信息的不完全,市场组织形式的交易存在不完全信息。 不完全信息: 信息的不确定性。 信息的不对称性。 交易双方都会设法获取信息以分得更高的利润和约束或惩罚对方的违约行为。 信息的获取造成了大量的交易成本。 通过企业组织形式,可以使一部分市场交易内部化,从而

3、消除部分为获取信息而产生的交易成本。 企业具有特有的交易成本。 E.g. 企业与劳动者的契约关系 (寻找,监督,激励等成本)。 E.g. 企业内部信息流通成本 (随着企业规模增大而变大) 。 所以市场组织形式和企业组织形式会同时并存以平衡交易成本与生产成本。,生产函数,生产函数 (production function): 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是投入量与产品产出量之间的关系。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资本家才能。 Q 产量。 L 劳动投入数量。 T 土地投入数量。 Z 资本家才能。 K 资本投入数量。

4、生产函数为:Q=f(L, T, K, Z),短期生产函数,短期 (short run): 在该时期内,企业能够通过改变可变要素,但不能改变固定要素来调整生产。 可变要素 (variable factors): 短期内可以调整的要素。 E.g. 劳动力,土地,资本家才能等。 固定要素 (fixed factors): 由于受到物质条件或法律合同限制在短期内不能得到调整的要素。 E.g. 资本,部分原材料等。 假设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 短期的生产函数为:,长期生产函数,长期 (long run): 在一个足够长的时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在短期内可变的和固定的)都能够得到调整。 所以长期生产函数

5、不存在固定要素。 假设生产中只使用劳动和资本, 长期生产函数为:Q=f(L,K)。 其中L和K都为可变要素。,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 (Total Product): 表示生产出来的实物产出总量。 在短期生产函数中,TPL= 平均产量 (Average Product): 等于总产量除以总投入的单位数。 边际产量 (Marginal Product): 在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增加1单位的投入而多生产出来的产量。,短期生产函数,边际收益递减规律 (law of diminishing returns): 当其他投入不变时,随着某一投入量的增加,所获得的产出增量越来越小。 P97,表4-1 P

6、98,图4-1,短期生产函数,总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TPL曲线上每一点的斜率dQ/dL=MPL。 当产量数量较小,MPL为正数,且逐渐增加;总产量增加。 当产量达到一定水平,MPL为正数,但逐渐减小;总产量增加。 当产量达到较高水平,MPL出现负数,总产量开始减少。 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关系。 当MPL=APL时,平均产量达到最大。,生产要素合理投入,随着可变要素投入的增加: 第一阶段:平均收益递增阶段 平均产量和总产量递增。 第二阶段:平均收益递减阶段 平均产量减少,但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仍递增。 第三阶段:负边际收益阶段 - 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开始递减。,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在技术

7、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等产量曲线,在一条等产量曲线上,生产者可以通过对两要素之间的相互替代来维持一定的产量水平。 边际技术替代率 (MRTS):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减少一单位的一种要素投入量时所要增加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 MRTSLK=-K/L E.g. 在上例中,在等产量曲线Q1上,点A到点B的MRTS为(K2-K1)/(L2-L1)。 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等产量曲线,在右图中: 点A到点B的MRTS1为-(K1-K2)/(L1-L2)。点B到点C的MRTS2为-(K2-K3)

8、/(L2-L3)。点C到点D的MRTS3为-(K3-K4)/(L3-L4)。 假如MRTS1MRTS2MRTS3。 且(L1-L2)=(L2-L3)=(L3-L4)。 则(K1-K2)(K2-K3)(K3-K4)。,等产量曲线,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原因是: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等产量曲线,什么时候应该停止用一种要素去替代另一种要素呢? 当劳动投入的变动所带来总产量的变化=资本投入的变动所带来总产量的变化时。 所以:L*MPL =K*MPK 推出MRTSLK=-K/

9、L=MPL/MPK。边际技术替代率等于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固定投入比例的生产函数,指在每一个产量水平上,任何一对要素(L,K)的投入量之间的比例都是固定的。 即每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和资本之比是固定的。 设u和v分别表示生产一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固定的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 则u和v被称为劳动和资本技术系数 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不变时,另一种生产要素再多都不能增加产量。 E.g. 如果企业每生产一单位的产品需要2个劳动投入和$10的资本投入,则u=2,v=10。如果劳动投入为1,而资本投入为$20,则企业能不能生产出一单位的产品?,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由于要满足最小的要素投入组合要求,

10、所以Q=L/u=K/vK/L=v/u为最有效的资本劳动比率。 满足Q=Minimum(L/u,K/v),使得生产过程中没有闲置的劳动和资本。 E.g. 在上述例子中,K/L=v/u=10/2=5。 当产量上升时,各要素(K和L)的投入量将以相同比例上升,两要素投入比例保持不变。 E.g. Q由1单位上升为2单位,则需要4单位劳动和20单位资本,且K/L仍旧为5(=20/4)。,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等产量曲线。 如下图,Q1,Q2,Q3为一组在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情况下的等产量曲线。 点a,b,c,e,f代表劳动和资本投入的组合。 在一条等产量曲线上的任何一点所表示的投入

11、品组合(L,K)都可以生产出同等量的产品。 E.g. 点e,b和f同在Q2上,表示这些劳动和资本组合都能够生产出同等单位的产品。 点a,b和c在同一直线R上,表示这些劳动和资本组合拥有相同的资本劳动比率(K/L)。 直线R代表该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固定投入比例生产函数的等产量曲线,在直线R以外的点都不为最有效的投入配置。 E.g. 点e表示当L2不变,再多的K也不能增加产量。 在该线上的任何点代表所有产量水平的最小要素投入组合。 E.g. 在产量水平为Q2时,最小要素组合为(L2,K2)。,等成本线,等成本线: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的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

12、数量组合的轨迹。 劳动价格(工资):w。 资本价格(利率):r。 厂商的成本支出:C。 则C=wL+rK。 如右图,等成本线可以看成是单个企业的PPF。 E.g. 已知w=$2000,而r=15%,则C=2000L+15%K。 如果预算总成本C为$27,000,则A为¥100,000,B为6单位劳动。,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已知要素价格w,r和企业总成本。求最大的生产产量。 如下左图,AB为等成本线。 Q1与AB相交于点C和点D。 在点C,MRTSLKw/r,则厂商可以在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用劳动去替代资本。点C向点E靠近。 在点D, MRTSLKw/r,则厂商可以在总成本不变的条件下,用资本去替

13、代劳动。点D向点E靠近。 Q3代表的产量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无法实现的。 Q2代表在既定成本条件下,达到产量最大。 厂商的生产均衡点E为AB与Q2的切点。 在点E, MRTSLK=MPL/MPK=w/r。 劳动与资本的边际技术替代率要与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相等。,最优生产要素组合,最优生产要素组合,已知要素价格w,r和企业所要达到的生产产量。求最小的成本。 如上右图,Q为企业要求的生产产量;AB,CD,EF为一组平行的等成本线,(斜率相等)。 厂商的生产均衡点E为CD与Q的切点。 点E所代表的投入品组合是实现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 且MRTSLK=MPL/MPK=w/r 。 投入品组合G和

14、H都可以生产Q,但G和H在等成本线EF上,表示这两个要素投入组合需要较多的成本花费。 在点G,MRTSLKw/r,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厂商可以用劳动去替代资本以减少成本。点G向点E靠近。 在点H, MRTSLKw/r,则厂商可以在产量不变的条件下,用资本去替代劳动。点H向点E靠近。,等成本线的变化 (复习),已知劳动和资本价格为w和r。 则等成本线斜率为-w/r。 情况1. 当w,(w/r) 。 TC不变,等成本线斜率变化,从AB移动到AC。 生产均衡从点E移动到F。 相同成本可以生产更多产品。 情况2. 当r且w,(w/r)。 TC变化,等成本线斜率变化,从AB移动到CD 。 不同成本但生产

15、相同数量的产品。 生产均衡从点E移动到F。,扩展线,情况3. 当r和w不变, (w/r)是固定的。 TC变化,等成本线斜率不变,从A1B1移动到A2B2到A3B3。 更多成本生产更多的产品。 且成本上升比例与产量上升比例相同。 生产均衡从点E移动到F到G。 扩展线 指一组等产量曲线中两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LK )与等成本线斜率的绝对值相等的点的轨迹。 扩展线实现了成本既定下的产量最大,或产量既定下的成本最小。 所以当生产成本和产量发生变化时,企业必然会沿着扩展线来选择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扩展线,扩展线与总成本,假设K与L可以互相替代,且生产要素价格不变(w与r不变)。 在长期,已知

16、A1B1,A2B2和A3B3为一组等成本曲线。 K和L都是可变成本。 企业生产Q1,Q2,Q3的均衡分别为E,F,G(在扩展线ON上,是企业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轨迹)。 在短期,成本曲线为K*R。 资本投入是K*的不变成本,而劳动投入(L)是可变成本。 企业生产Q1,Q2,Q3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组合分别为E,F和G。 点F既是长期又是短期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扩展线与总成本,扩展线与总成本,点E和点G为短期内生产Q1和Q2所需的要素组合。 不为最优的要素组合,但在短期内无法改变(K不变)。 由于w和r不变,则点E和点G代表的要素组合比点E和点G代表的要素组合需要更多的成本花费。 CD所代表的成本大于A1B1所代表的成本。 CD所代表的成本大于A3B3所代表的成本。 所以短期总成本长期总成本。,规模报酬 (returns to scale),规模收益是研究生产要素变化与产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规模收益不变 (constant returns to scale): 所有投入增加导致产出同比例的增加。 E.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