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表达技巧-1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679786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1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1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1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1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1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表达技巧-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表达技巧-1(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表达技巧,古典诗词鉴赏,诗歌鉴赏 “一二三四法”: 一个中心:情感 两个基点:字词、意象 三个角度: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四个层面:1、知人论世 2、形象与意象 3、语言风格 4、诗歌表现手法 (表达技巧、艺术手法),整体鉴赏: (一) 把握内容(写什么内容) (二) 把握感情(抒什么感情) (三) 把握技巧(用什么方法),诗歌的常用表现手法(表达技巧),1、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的有: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借代、双关、用典、设问、反问等。,2、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以景结情等。,3、描写手法主要有衬托(正衬和反衬)、以乐

2、写哀、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对比、白描、细节、抑扬、对写法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泣下。 全诗以慷慨悲凉的调子,通过登幽州台直接抒发了诗人功业难就空怀壮志的悲愤和失意苦闷的情怀。,借景抒情。作者看到某种景象有所感触时,通过描写此景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抒情。 原上草 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借顽强抗争的“原上草”,尽情抒发了抗争命运的强音。,寓情

3、于景,情景交融。 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此自然景物或场景描摩刻画来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写景之中饱含着对春雨的喜悦之情。,托物言志:指的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诗三四两句刻画了菊花宁带着清香枯死枝头,决不向北风屈服飘零落地的顽强精神,绝好地体现了诗人耿耿忠心、铮铮铁骨,及“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通过赞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动

4、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心声。,以景结情 在议论或抒情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意犹未尽。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起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用了“听不尽”三字,那么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此“不尽”之情呢?诗人宕开一笔,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想感情。,衬托,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虚写和实写,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

6、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对 比,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使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高适燕歌行: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深刻揭露了将帅与士兵之间的矛盾,暗示了战争必败的结局。,动静结合,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两者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鸟鸣涧 王维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用花落、月出、鸟鸣突出了春涧的幽静。,白描,使用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送灵彻上人 苍苍竹

7、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用白描的手法勾画了诗人送别朋友之后,在夕阳中戴着斗笠独自回到竹林寺的形象。,抑扬,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贾 生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汉文帝在宣室夜召被驱逐的臣子贾谊,写出了他的求贤心切,这是扬;但汉文帝并不为听取如何治国安民的大计,他感兴趣的只是鬼神之事,足以证明其政治上的昏聩,这是抑。,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

8、封。,细节,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游子客居洛阳,见到秋风秋景,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验证自己的疑惑和担心。写出了游子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之情.,乐景写哀情:表面上是一种欢乐场景,实则表达悲哀、凄楚的情绪。,绝句 江碧鸟逾白, 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 何日是归年?,诗的前两句写景,简直是一幅令人目迷神驰的风景画。你看: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好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着的旺火,多么灿烂。后面两句:“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今春”之景不可谓不美,但“看

9、又过”包含着时光流逝,归期遥遥,远春景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全诗以乐景衬哀情,极写春景之美,更能衬出归心的殷切和乡思之深。,诗人在写人叙事时不从自己角度着笔,而从对方角度入手,进行悬想揣测,从而曲折达意收到委婉的效果,对写法(对面落笔),月夜 杜甫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技巧型鉴赏题,提问方式: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 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

10、己的情感的?,早 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驼毛制的上衣。阑干:纵横错落的样子。第一句是说,露水浸湿了外衣,寒气袭人,问:此诗主要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明确:主要采用了反衬手法。(步骤) 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 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 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流露出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之感。(步骤),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余,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酬朱庆余 张籍,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注:朱庆余平日很得

11、水部郎中张籍的赏识,临考试前写下此诗,征求张籍的意见,而张籍则以酬诗的方式作了回答。,问题:两诗继承了我国诗歌创作的优良传统,他们共同采用了诗歌传统表现手法中的哪一种?请从两诗中各举一例加以说明。,比喻的手法。朱诗:以新妇自比,以新郎比张,以公婆比主考官;表达了作为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政治前途的一场考试时所特有的如新娘一样的不安和期待。张诗,以越女,采菱姑娘比朱,以“齐纨”比他人的平庸作品,以“菱歌”比朱的优秀作品;将朱比作相貌既美,歌喉又好的采菱姑娘,必然受到人们的赞赏,暗示他不必为这次考试担心,“一曲菱歌敌万金”,进一步打消了朱的顾虑。比喻巧妙贴切自然。,练习 、 黄沙百战穿金甲

12、,不破楼兰终不还。 直抒胸臆 2、 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融情于景 3、 千岩万壑处深山,远看方知出高处。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住近湓江地低湿,终岁不闻丝竹声。 巧用借代 、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巧用双关,托物言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细节,、白发三千长,缘愁似个长。 巧用夸张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巧用拟人 、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巧用对比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巧用白描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巧用反复 、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13、 巧用典故,练习,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声。 这首诗着眼于表现禅寺后院_ 的环境,主要运用了_的手法。,深幽寂静,以动写静,从军行 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最后两句采用的是_的抒情方式,既表现了作者_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强盛国势下的_ _的民族心态,读来令人豪情满怀。“牙璋”“凤阙”“铁骑”“龙城”采用的都是_的修辞方法。,直抒胸臆,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借

14、代,滕王阁 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全诗采用的是_的表现手法,其中前四句写景,描写的是_的景象,后四句抒情,表达的是_的感情。整首诗的风格是_的,最能表现这种风格的诗句是_。,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滕王阁的位置、宴乐的情景和秀美的自然景色,对物换星移、时光流逝、,生命不能长存的感叹,含蓄蕴藉,哀婉低沉,槛外长江空自流,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是诗人登幽州台有感于燕昭王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史事而作。“古人”“来者”指的是_。“独”字表现了作者_的心境。整首诗通过采用_的表现手法,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具有_的感情基调。,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孤独寂寞凄凉,直抒胸臆,苍凉悲壮,一要注意题目。 二要注意作者。 三要注意注释。 四要注意题材。 五要注意意象。 六要注意细节。 七要注意“情语”。,解答诗歌鉴赏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