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671879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1.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单元资本主义经济政策调整(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经济危机指的是一个或多个国家经济或整个世界经济在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内不断收缩(负的经济增长率)。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周期爆发的,其主要特征是生产相对过剩。,【学习导航】,完成填空并识记系统集成P88“知识梳理”部分。,知识结构重建,合作究疑问题一 危机源自华尔街的贪婪? 经济危机发生的制度和体制原因,2007年8月,次贷危机席卷美国;2008年次贷危机演变为华尔街金融风暴,并波及全球。,占领华尔街 (2011年),9月17日,以抗议华尔街的贪婪、美国的高失业率及社会分配不均为主要内容的“占领华尔街”活动在纽约

2、爆发。,99%有话说:他们是“占总人口99%的普罗大众”。承受重税、失业、战争以及不平等待遇,他们用智慧与幽默,自由地表达愤怒与抵抗。,讨论: 有人认为2008年从美国开始的金融风暴是源自华尔街的贪婪、美国人物欲的过度膨胀和过度消费,这与八十年前的那场大危机是否有相似之处? 三十年代的大危机还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提示: 1.华尔街和垄断资本的贪婪,民众物欲的过度膨胀和过度消费直接原因(供需矛盾),资本家攫取高额利润,盲目扩大生产; 劳动人民相对贫困,实际消费能力受到限制; 提前消费: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 股票投机过度,金融市场不稳定。 (市场虚假繁荣,需求成了“虚求”),2.深层次的体制和

3、制度原因 经济体制: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体制重要原因 盲目和无限制的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根本原因 生产资料的使用者和商品的生产者并不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占有者,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国民贫富差距扩大。,启示一: 投资有风险,消费须理性; 居安思危,增强风险意识,规避风险。,高考扫描, (2011年福建卷)图1、图2、图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 ) 图1 图2 图3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练习,C A D C A

4、 C C A D C,罗斯福新政的主要措施,恢复银行信用,促进 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 作,为工农业生产的 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1)令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 (2)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3)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4)管理证券业,(1)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2)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3)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提高了农产品价格和 农场主收入,(1)加强对工业的指导,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2)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签署全国劳工关系法,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

5、,把资本主义生产的无 序状态纳入有控制的 轨道,加强国家对工 业的计划与指导,同时 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1)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2)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 (3)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工程,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稳 定社会秩序。缓和了 社会矛盾,签署全国工业复兴法、全国劳工关系法, 使工人有权利组织自己的工会; 成立了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保障工人的基本权利,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 平,有利于缩小贫富差 距和社会的稳定。,合作究疑 国家干预经济是经济危机的万能良药吗?另一只眼看新政,1.罗斯福新政策具有社会主义色彩

6、吗? 提示:该观点是错误的。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来缓和经济危机。 从新政的背景看,新政是为了应对危机而急速作出的政策调整,在资本主义制度的框架内改革弊病。 从新政的内容上看,它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只是进行了生产关系的若干调整,即便对工人阶级作出一些让步,也是为了缓和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从新政实施的结果上看,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并对战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论:罗斯福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危机。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7、谈新政(1938年),2.结合材料二、三,分析新政过程中又出现了哪些预想不到的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可能会导致什么后果? 官僚机构的的扩大和总统行政权的过度膨胀。 美国传统的权力运行平衡机制被打破,企业经济活力下降。 后果: 民主政治(三权分立体制)受到冲击;孕育着新一轮经济危机,BBBAD ACDBA,19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1、经济体制变革: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最重要),实行国有化,建立国有企业制定经济指导计划 运用财政、税收、金融政策等行政立法手段 推行社会福利制度,措施,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经济危机缓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但不能解决资

8、本主义的 基本矛盾,经济仍有波动,且国企普遍经营不善,效益较低,评价,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2、社会矛盾的缓和:福利国家得到发展,从人道主义出发,认为政府国家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 财富分配不均易导致的社会危机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 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福利国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 1973年经济危机后,发展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缩小

9、“福利国家”的规模,医疗保健服务、生育、孤寡、养老、住房、失业及工伤保险、 教育等在内的众多福利,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故被称为“社会减震器” 扩大消费,拉动了经济发展 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带来社会道德危机 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3、产业结构变化:第三产业蓬勃发展,二战后,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_的发展 第一、第二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美国等国家的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 比重都迅速上升,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提高经济竞争力 拓展了经济领域

10、,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4、经济增长模式变化:出现了新经济(知识经济),美国的“新经济”,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 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 模式。,传统工业陷入了困境 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激烈,9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首先形成,二战后,美国努力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的原子能、电子计算机、 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推动了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O年 的持续增长,5、资本结构变化:出现人民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大量资金,为吸收资金,股

11、份公司发展, 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分散,社会化,缓和了社会矛盾 利于融资发展经济 但大股东仍操控企业,6、经营结构变化:出现经营者革命,生产过程的复杂化和科技含量的激增,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提高了管理水平 扩大了新中间阶层,有利于社会稳定,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原因 1)经济危机的惨痛教训呼唤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2)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成功经验 3)二战后初期各国面临战后的重建任务 4)二战后的高科技产业和第三次科技革命需要巨额资金有效管理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 5)二战中为应付战争对工业部门的集中管理 6)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基本矛盾,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指导,实质:是资本主义

12、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资本主义发展在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间摇摆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切尔夫人上台后的经济政策调整,体现了怎样的特点?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战后发达国家福利制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实施后产生的影响。你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有何认识? 特点: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种类繁多,覆盖面广。 影响: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福利待遇得到提高,减少贫富差距,促进了社会平等;有利于战后经济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认识:社会福利措施是一个国家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福利保障制

13、度的建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3.根据材料三,欧美国家福利制度虽然覆盖面广,且低收入阶层受惠多,但仍不尽善尽美,你是如何看待其弊端的? 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 助长了惰性;降低了社会发展效率;贫富差距仍然存在、穷人的心理仍不平衡。 启示: 国家干预经济不是万能的,要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改革和调整。 处理好福利制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1929-1933年 意味着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失败。,国家干预经济,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背景,开始出现,发展,国家垄断,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1、 的发展,2、建立“”,3、的兴起和“”的出现。 4、 “人民资本主义”和经营者革命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第三产业,新经济,(核心),DDDBA BCBC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