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处理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67186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处理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处理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郧阳医学院麻醉学系处理(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十八章 麻醉后检测治疗室Postanesthesia Care Unit Recovery Room,第一临床学院麻醉学系,教学大纲,掌握:低氧血症、低血压、心律失常理论原则及处理。离开监测治疗室的标准 熟悉:常规监测内容 了解:收治对象,设置及管理,熟悉监测内容,简 史,1846年设想建立麻醉恢复室 20世纪50年代以后才普遍开展 我国恢复室的建立、普及在近10年左右,意 义,在麻醉恢复期加强病人监护和治疗 保障病人安全度过麻醉恢复期 有效地降低了麻醉恢复期并发症和死亡率 提高了手术室的利用率,术后麻醉病人走向图,麻醉恢复室的主要任务,收治当日全麻病人术后未苏醒者和非全身麻醉后病人情况尚未

2、稳定者,或神经功能未恢复者 保障病人在麻醉恢复期间的安全,监护和治疗在此阶段内出现的生理功能紊乱,麻醉恢复期(苏醒期),指终止麻醉药物的给予到麻醉作用完全消失这段时期 麻醉恢复期四时相 麻醉深度的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逐步恢复 出现自主呼吸,并能逐渐自行调控 呼吸道反射恢复 清醒,影响麻醉苏醒程度的因素,麻醉药和肌松药的血药浓度(分压)下降的程度 给药剂量和时间 药物的脂溶性 药物在体内的灭活或排泄,吸入麻醉药在肺泡内分压的下降速度 肺泡通气量 麻醉药物的脂溶性 麻醉持续时间 清醒MAC 当肺泡内浓度降至0.4或0.5MAC时,病人已可能对外界语言刺激有反应,此肺泡吸入药浓度称为清醒MAC值,病

3、人术前状况及合并症 手术创伤 失血失液 疼痛 其他治疗用药应用,入恢复室交接注意事项,详细交待病人病情,包括病人术前的病史和并存病 详细交待麻醉手术情况 详细交待麻醉过程中用药和治疗情况,入恢复室交接注意事项,特别交待异常情况 气管插管困难 术前饱胃 休克 昏迷,恢复室呼吸系统的监测,监测呼吸频率 潮气量 每分钟通气量 血氧饱和度 血气分析 呼吸的通畅程度 病人皮肤粘膜颜色,呼吸系统并发症,呼吸道梗阻 上呼吸道梗阻 下呼吸道梗阻 通气不足 低氧血症,上呼吸道梗阻,舌后坠 吸气不畅,“打鼾”, 三凹征 托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管 上呼吸道分泌物聚积 喉头部痰鸣音 抽吸分泌物,咽或喉梗阻 少见,气道不

4、畅通 面罩加压给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造口 喉头水肿 小儿多见 面罩加压给氧 雾化吸入肾上腺素,静脉内注射地塞米松0.15mg/kg 严重时则需行气管造口 预防措施:术前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并适当延长气管导管拔出时间,下呼吸道梗阻,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血液、脓液阻塞气道 气管导管内或纤维支气管镜抽吸 支气管痉挛 抽吸分泌物、误吸、炎性刺激等引起 去除诱因 加压给氧 使用氨茶碱或2受体激动剂解除痉挛,通气不足,表现 呼吸频率慢 潮气量低或呼吸浅快 血氧饱和度95% PaCO245mmHg 最大吸气负压20mmHg,原因 麻醉药和肌松药的残余作用 胸部活动受限 疼痛 呼吸道的部分阻塞 原有阻塞性

5、肺疾病,治疗 处理病因 扶助呼吸和控制呼吸 使用拮抗药拮抗肌肉松弛药残余作用,低氧血症,表现 皮肤粘膜紫绀 SpO2下降 PaO260mmHg,原因 麻醉药削弱了低氧性肺血管收缩反射 气胸 分泌物、血液、脓液致术后肺不张 呕吐误吸致急性低氧血症 反射性气道关闭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和失活 肺储备减少,治疗 去除原因 氧疗吸入氧浓度28%34% 伴有PaCO2升高时,呼吸机支持呼吸,循环系统并发症,低血压 高血压 心律失常,低血压,原因: 术中失血失液没有及时足够补充 术后仍有活动性出血 麻醉药的作用使外周血管扩张引起低血容量 原有心脏疾病心肌顺应性减退 麻醉药物及其他药对心肌的抑制 心律失常、

6、心功能不全、急性心肌缺血缺氧导致心排出量下降,处理 低血容量者以积极输血输液为主 心功能不全所致者,适当予以心脏支持,常用药物有小剂量多巴胺或多巴酚丁胺 严重低血压者可适当使用血管活性药物,使用间羟胺、去氧肾上腺素,高血压,原因 麻醉作用的消失而致伤口疼痛 病人不能耐受气管导管 术中术后输液过多 低氧、二氧化碳蓄积 术前病人有高血压,处理 去除原因,适当使用血管扩张药 给病人适当镇静、镇痛 掌握气管导管拔管时机 防止缺氧、二氧化碳蓄积,心律失常,快速型的心律失常原因最常见 疼痛 苏醒期躁动 低血容量 低氧血症,心动过缓原因 体温下降 低氧血症 药物的作用,室性心律失常原因 低氧血症 心肌缺血

7、电解质异常 呼吸性酸中毒 心脏原发疾病,处理 影响循环功能的心律失常应及时去除原因,积极纠正低氧血症 窦性心动过速者可选用-受体阻滞药或verapamil75150g/kg 心动过缓者可使用阿托品 室性心律失常者常使用利多卡因治疗 室颤应立即除颤并进行复苏处理,体温监测,低体温可使全身麻醉病人苏醒延迟 体温升高过程中的寒战可使病人代谢增高、氧耗量增大,影响体温改变的因素 病人自身的体温调控能力受到抑制 环境温度的影响 术中大量输血输液 病人术前体温状况 术前有否感染 手术的影响,处理 低体温应适当复温保暖,调整输液、输血和环境的温度 高体温可应用物理、药物降温,控制感染,神志观察,观察内容 病

8、人的瞳孔 各种反射的恢复程度 对语言的反应 病人回答问题的准确程度 定向能力,躁动 在苏醒过程中病人处在半清醒或无意识状态可出现躁动不安,原因 药物作用如氯胺酮、地西泮、氨氟醚 纳洛酮拮抗麻醉性镇痛药后剧烈疼痛 低氧血症 误吸 气胸 尿管刺激和尿潴留,处理 去除病因 适当使用异丙酚(14mg/kg/h)或毒扁豆碱(1145g/kg)治疗躁动,离开恢复室的标准,呼吸系统 咳嗽、吞咽反射已恢复 自主呼吸能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平静而无困难,呼吸空气时氧饱和度在95以上 有清除呕吐物和吐出痰液的能力 皮肤粘膜色泽红润,循环系统 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 无需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肌张力 能自行旋转头位 握力恢复 肢体能够运动,神志状态 病人神志完全恢复 能正确定向 无神经系统并发症,恢复室设置和管理,恢复室设置 恢复室床位数与手术台数的比约11.52 按手术人次计算,24h内每4人次手术应设恢复室病床1张 3张床为一个护理单元,恢复室的人员组成 麻醉医师和麻醉护士 必备的监测和急救设备 必备的各种药物 恢复室的位置应紧靠手术室,常规监测设备 无创血压 心电图 血氧饱和度,配置设备 肌松监测仪 呼末二氧化碳分压监测仪 麻醉气体监测仪 中心静脉压测定装置 有创血压监测装置,恢复室管理(各项规章制度) 交接病人制度 病人情况登记制度 离室时逐项检查病人并予以详细记录制度,THANK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