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660343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2.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201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201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201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201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轮复习(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 细胞生活的环境 第2节 内环境的重要性,1、所有生物都有内环境吗?,多细胞生物才有,一、内环境的概念及成分,单细胞生物:细胞与外界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单细胞生物草履虫,简单多细胞生物水螅,细胞外液,细胞,外界 环境,内环境,复杂多细胞动物:细胞与外界环境通过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结构中的液体应视为外环境。 内环境与细胞外液是指同一范围。内环境是相对于外环境而言,细胞外液是相对于细胞内液而言。,2、“体液”概念的理解与应用 (1)分析下列是否属于体液 消化液(如唾液、胃液、胰液、肠液)、泪液、汗液、尿液、脑

2、脊液、血液,体液:多细胞动物的体内的液体 【注意几个“特殊”的“体外”: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尿道及一些外分泌腺如:泪腺、汗腺、皮脂腺(皮肤附属结构);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消化腺)这些结构的共同点是有“管道”与外界直接相通,属于体外】,(脑脊液由脑室中的脉络丛产生,与血浆和淋巴液的性质相似,略带粘性。 为无色透明的液体,充满在各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脊髓中央管内。),(血浆和血细胞),3、几个概念及其关系的理解 (1)将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环境填入下图中,A,B,C,F,E,D,G,体液,细胞外液1/3,细胞内液2/3,血浆,组织液,淋巴,内环境,一、内环境的概

3、念及成分,4、从体液、细胞内液、细胞外液、血浆、组织液、淋巴几种液体中选择4种填入下图中,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5、如图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请分析分别代表哪种液体并在合适位置画上箭头表示它们之间物质交换,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1)内环境中可以存在的物质: 营养成分: 调节成分: 代谢废物:,O2、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等。,激素、维生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淋巴因子等。,CO2、尿素、水等,(2)内环境中不应存在的物质: 细胞合成的结构蛋白:如血红蛋白、载体等。 胞内酶:如DNA聚合酶、RNA聚合酶、呼吸酶等。 消化酶:由于消化道属于人体外部环境,

4、所以分泌到消化道内的消化酶不存在于内环境中。,7.血浆、组织液、淋巴的比较,血管,组织细胞 间隙,淋巴管内,从消化道吸收而来; 从组织液中回渗而来; 淋巴在左右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浆透过 毛细血管壁; 组织细胞 代谢产生,组织液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 由消化道吸收而来,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含量很低,各种血细胞,体内绝大多 数细胞,淋巴细胞,1、分析下列成分是否属于内环境成分 血红蛋白、血浆蛋白、呼吸酶、 胰岛素、消化酶、二氧化碳、尿素、神经递质、钙离子载体,2、分析下列生理过程是否发生在内环境中 细胞呼吸蛋白质、神经递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淀粉、脂肪、蛋白质的消化过程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实现pH的稳态

5、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的结合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3、分析下列细胞的内环境 毛细血管壁细胞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 心肌细胞 淋巴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组织液,淋巴和血浆,4、组织水肿及成因分析 (1)含义:组织液中水增多引起的水肿现象 (2)类型及原因 A、血浆渗透压降低: 营养不良:血浆蛋白或细胞内蛋白质减少,使血浆浓度降低或细胞内液浓度下降,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 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导致血浆蛋白透出进入原尿,从而使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渗透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增多。,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

6、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B、 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如代谢废物积累、组织液中蛋白质增多等。 C 、淋巴回流受阻: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物质不能渗入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组织液增多。,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 A 复合氨基酸 B 葡萄糖和维生素 C 无机盐 D 血浆蛋白,D,5、物质从体外进入组织细胞跨膜层数分析,(1)氧气从外界到被组织细胞利用穿透膜的层数,肺泡壁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细胞,红细胞,血流方向,O2,2,2,1,1,2,1,2,5、物质从体外进入组织细胞跨膜层数分析,(2)葡萄糖从外界到被组织细胞利用穿透

7、膜的层数,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细胞,毛细血管壁细胞,组织细胞,毛细血管,葡萄糖,2,2,2,1,小肠腔,1、下列各项中,能看作是进入内环境的是: A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受精 B牛奶喝进胃中 C注射胰岛素 D血液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中,C,针对练习,考点一,命题探究,技法提炼,核心突破,二、内环境各成分的关系及其理化性质,1、关系,CO2和代谢废物,血浆,组织液,淋巴,淋巴循环,动脉端毛细血管壁,组织细胞,O2和营养物质,单向渗透,静脉端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直接回流,(1)、吊针、打屁股针时,药液进入人体后到发挥作用经过的一般途径分别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病变细胞 B.淋巴血浆组织液血浆病变细胞

8、 C.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 D.组织液血浆组织液病变细胞,C、D,(2)、血浆中的水的来源可恰当的描述为( ) A.组织液 B.消化道、组织液、淋巴 C.淋巴和组织液 D.血、消化道,B,2、理化性质,(1)PH:,7.35-7.45,HCO3-、HPO42-(缓冲物),(2)温度:,37,(3)渗透压:,0.9%NaCl,(4)血糖浓度:,80-120mg/dL:,体温调节机制,无机盐(主)、蛋白质(主)含量有关,3完善如下血浆pH调节图解,NaHCO3,泌尿,乳酸钠,消化,呼吸,呼吸,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4、内环境的作用,食物,消化系统,营养物质,小肠吸收,循 环 系

9、 统,空气,呼吸系统,O2,内 环 境,营养物质、O2,营养物质、O2,细 胞,代谢产物,代谢产物,尿素等,泌尿系统,CO2,体外,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在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内液中,O2的浓度依次为( ) A、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B、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C、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 D、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A,如果是二氧化碳浓度呢?,D,针对练习,调节,器官、系统,相对稳定,神经体液免疫,理化性质,相对稳定,必要条件,温度、PH过高或过低,代谢紊乱,严重致死,血Ca过低:,抽搐,血Ca过高:,肌无力,血糖过低:,头晕、休克等,血糖过高:,尿素、无机盐过多:,尿毒症,糖尿病,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

10、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特点,动态平衡,不同个体间存在差异,人剧烈活动后,隔一段时间血浆的pH会( ) A.大于7.357.45 B.远小于7.357.4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C,(1)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pH(7.357.45),温度(36.537.5左右),血糖浓度(0.81.2 g/L),渗透压(约为770 kPa)等,可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稳态,而不是某一恒定值。,四、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参与调节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体液,但都经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实现。免疫系统则对稳态调节和维持起保证作用。,

11、(3)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必要条件 BCO2能够刺激呼吸中枢,内环境中CO2浓度越高越有利于人体代谢 C细胞代谢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氧化分解,血糖浓度升高具有促进代谢的作用 D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内环境的温度越高,酶的催化作用越强,代谢越快。,A,P114例2,【对位训练】 2(2012江苏卷,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答案】D,

12、小结:内环境的稳态与意义,1、内涵:稳态并不是指内环境的各种化学成分和 理化性质维持在一个固定不变的值,而是在一定范围 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2、调节基础: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 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4、调节能力: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当外界环境的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 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5、调节方式:反馈调节,(1)内环境稳态的事实: pH(7.357.45),温度(36.537.5左右),血糖浓度(0.81.2 g/L),渗透压(约为770 kPa)等,可见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稳态,

13、而不是某一恒定值。,五、稳态的调节:神经体液免疫调节,(2)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参与调节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体液,但都经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实现。免疫系统则对稳态调节和维持起保证作用。,(3)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渗透压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细胞维持正常形态和功能的必要条件 BCO2能够刺激呼吸中枢,内环境中CO2浓度越高越有利于人体代谢 C细胞代谢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葡萄糖氧化分解,血糖浓度升高具有促进代谢的作用 D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内环境的温度越高,酶的催化作用越强,代谢越快。,A,P114例2,【对位训练】 2

14、(2012江苏卷,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 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 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 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答案】D,二、 基本结构,消化系统 呼吸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运动系统 生殖系统,四、组织水肿的原因,成因:组织液 类型: 组织液浓度 血浆浓度 淋巴回流,增多,升高,降低,受阻,组织细胞代谢旺盛、过敏反应,肾小球肾炎、营养不良,D,丝虫病(象皮肿),癌症患者腹部积水后,为利尿排水,应静脉输送的主要成分是( ) A 复合氨基酸 B 葡萄糖和维生素 C 无机盐 D 血浆蛋白,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和调节机制 1.内环境稳态的实质、调节及意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血液循环系统,back,淋巴 系统,泌尿系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