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表时间研究》ppt课件-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595606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80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秒表时间研究》ppt课件-2_第1页
第1页 / 共80页
《秒表时间研究》ppt课件-2_第2页
第2页 / 共80页
《秒表时间研究》ppt课件-2_第3页
第3页 / 共80页
《秒表时间研究》ppt课件-2_第4页
第4页 / 共80页
《秒表时间研究》ppt课件-2_第5页
第5页 / 共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秒表时间研究》ppt课件-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秒表时间研究》ppt课件-2(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适用专业:工业工程专业三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内容提要,第五章 作业分析,第十二章 现场管理方法,第九章 预定时间标准法,第一章 生产与生产率管理,第二章 工业工程概述,第三章 工作研究,第四章 程序分析,第六章 动作分析,第八章 工作抽样,第十章 标准资料法,第十一章 学习曲线,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第十四章 工业工程的发展,第十三章 工作分析与设计,第七章 秒表时间研究,教学目的与要求,1.理解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及适用对象。 2.掌握秒表测时方法和步骤。 3.在理解测时原理的基础上,正确掌握测时的步骤与方法。 4.掌握秒表测时标准时间的定义及其构成,领会标准时间计算的几个主要

2、公式,并能正确计算标准时间。,复习与思考,教学内容,第一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和适用对象,第二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第三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步骤,第四节 常用的几种评定方法,第五节 作业评定的培训及应用案例,三、秒表测时的不足之处,第一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特点和适用对象,一、秒表测时的定义与用途,二、秒表测时的步骤和方法,一、秒表时间研究的含义,秒表时间研究是作业测定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也称直接时间研究密集抽样。 秒表时间研究是在一段时间内运用秒表或电子计时器对操作者的作业执行情况进行直接、连续地观测,把工作时间和有关工作的其他参数,以及与标准概念相比较的对执行情况的估价等数据,一

3、起记录下来,并结合组织所制定的宽放政策,来确定操作者完成某项工作所需的标准时间的方法。,二、秒表时间研究的特点,秒表时间研究是采用抽样技术进行研究。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的科学的调查方法。它是按随机的原则,抽选总体中的部分单位进行调查,以推断总体的有关数据的方法。 秒表时间研究以生产过程中的工序为研究对象,在一段时间内,按照预定的观测次数利用秒表连续不断地观测操作者的作业,然后以此为依据计算该作业的标准时间。由于观测的时间是限定的,而且是连续观察的,所以是密集性抽样。,三、秒表时间研究的适用对象,秒表时间研究主要用于对重复进行的操作寻求标准时间。重复作业是指具有重复循环型式的作业,重复循环期间持

4、续的时间,大大超过抽样或观察所需要的时间。当作业具有单独的重复循环,分循环或有限的几种循环时,可以用秒表时间研究法。 秒表时间研究限用于实际进行的手工的、重复性的工作。它不能用于工作开始之前去确定标准。但只要通过一次短期的试验,就足以提供必需的数据。,第二节 秒表时间研究的工具,4.计算器、测量工具、摄影、录像设备或计时机等,1.秒表(马表、停表),2.记录板,3.时间研究表格,1. 秒表(马表、停表),秒表是时间研究中最广泛使用的工具。通常有两种类型的秒表,定额人员常用的是1/100分秒表,也称10进分计秒表,如图7-1a,另外一种秒表为10进时计秒表(表面划分成100小格,每格代表0.00

5、01h),见图7-1b。,a)10进分计秒表 b)10进时计秒表 图7-1秒表,2. 记录板,记录板用于安放时间研究表格和秒表。时间研究人员在观测操作时,一方面要注意工人的细微操作,另一方面又要阅读秒表的读数,而且随时要将二者的观测结果记录下来。图7-2的记录板结构比较合理,使用起来比较方便。,图7-2 记录板,3. 时间研究表格,时间研究表是指记录、汇总与分析时间研究观测数据的各种表格,如时间研究记录表、时间研究研究汇总表、时间研究分析表等,前者用于现场观测过程,后者用于办公室。 时间研究记录表要记载与时间研究有关的所有详细资料及每单元的时间及评比资料。表7-1列示了一种时间研究记录表形式。

6、如果作业时间短而循环进行时,利用表7-2所示的表格式样比较方便。几种时间研究表也可以合成为一张表。表7-3、表7-4是常用的较详细的时间研究表格,其正面(表7-3)为记录一切有关当时实际状况的资料,研究表的反面(表7-4)为现场记录之用。,4.计算器、测量工具,摄影、录像设备,时间研究用的测量工具如钢卷尺、千分尺、弹簧秤、转速表或其他量具等,用来测定观测时的作业条件,如机器转速等。 摄影或录像设备可以很精确地记录时间研究对象作业的实际操作细节与所耗的时间,并可重现,以作细致的分析与研究。 计时机是为了克服使用秒表观测时难以兼顾辨识作业细节、读取时间与记录三项工作的困难而设计的。,第三节 秒表时

7、间研究步骤,八、确定标准时间,一、获取充分的资料,二、作业分解划分操作单元,三、确定观测次数,四、测时,五、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六、计算正常时间,七、确定宽放时间,一、 获取充分的资料,从前述的时间研究表格可以观察到应收集的一些信息,具体来讲包括以下资料: (1)与时间研究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料。 (2)操作方法资料。 (3)产品或零件、材料的资料。 (4)设备资料。 (5)操作者的资料。 (6)有关作业环境的资料。,二、作业分解划分操作单元,作业分解是指为便于观测和分析而将某一作业加以细分成若干个操作单元。秒表测时是以操作单元为单位进行观测记录的,并非其操作的总时间。所有个别单元

8、的时间之和等于整个操作时间。,1.作业分解的原因,(1)总时间内所包括的动作,数量多且性质复杂,很难评比其快慢。划分单元后,每一单元的动作数量较少,并且性质相同,评比会更容易、准确。 (2) 操作者在整个操作中,其动作速度很难保持一致,也许有些单元速度较快,另一些又较慢,有些也许正好,所以如对每一单元个别予以评估,则动作快慢可作较精确的调整。,(3)可将操作内生产工作(有效时间)与非生产工作(无效时间)分开。 (4)各单元分别评比,使标准时间更为精确,尤其高度疲劳单元应独立,这样其疲劳宽放时间的确定会更加合理。 (5)每单元予以详细说明,并求其标准时间,则详细的操作规则即可产生,且以后如某单元

9、需更换动作,则可直接修正本单元时间。 (6)划分单元后,每个单元再给予详细的说明,不但可作为介绍整个操作的说明,并且还可用其作为“标准操作”培训新人。 (7)如已制定出每个单元的标准时间,将其综合,即为整个操作的标准时间。且以后单元如遇有增减时,亦可迅速算出其标准时间。,2.作业分解的原则,(1)单元之间界限清楚,每一单元应有明显易辨认的起点和终点。 (2)各单元时间长短适度。 (3)人工操作单元应与机器操作单元分开。 (4)不变单元与可变单元应分开。 (5)规则单元、间歇性单元和外来单元应分开。 (6)物料搬运时间应与其他单元时间分开 。,例7-1 切换电视机频道的具体操作内容是“从椅子上起

10、身,走到电视机处,切换频道,返回椅子旁,坐下”,试进行作业划分。,三、 确定观测次数,秒表时间研究是一个抽样观测的过程,为了得到科学的时间标准,需要有足够的样本容量。样本愈大,得到的结果愈准确。但样本量过大,时间和精力大量耗费,也是不必要的。因此科学地确定观测次数,尤为重要。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1)误差界限法。 若要求样本平均值与总体平均值之间的误差范围控制在5以内,并取置信度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1)误差界限法。 若要求误差控制在10以内,取置信度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 :,例7-2 设在秒表时间研究中,先对某操作单元观测10次,得其延续时间分别为7,5,6,8,7,6,

11、7,6,6,7,现要求误差界限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求应观测多少次? 解 据10次观测的结果,可求得 ,X2=429,n=10,代入式(7-5)得 即应观测的次数为25次。 在预先对操作单元进行观测时,观测次数可选5次,或10次均可,一般选10次的较多。对于不同操作单元,计算的观测次数可能不同,实际观测次数应为各单元中次数最大者。,(2) d2值法。 若要求观测误差控制在5%以内,取置信度为95%,则应观测的次数为:,R是级差;d2是以观测次数为基础的一个系数,可查表7-6得 ;n为应进行观测的次数;n为试观测次数。,表 7-6 d2值系数表,例7-3 某企业对一连续作业进行时间研究

12、,此作业有5个操作单元,试观测10次,测时结果如表7-7所示,试运用值法确定观测次数?,表 7-7 观测的各单元操作时间/s,(3)通过作业周期确定观测次数的方法。如果是为了工作改善而进行时间研究,要求不必像制定标准时间那么严格,可根据作业周期粗略确定观测次数。具体见表7-8。例如,一个作业周期为5min的作业,观测15次就可以了。,表 7-8 观测次数确定标准,在整个研究持续时间内,秒表不停地连续走动,直到整个研究结束为止。观测者将每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读出,记录在表格内。研究结束后,将相邻两个操作单元的终点时间相减,即得到操作单元实际持续时间。,四、 测时,测时是指时间研究人员采用记时工具

13、对操作人员的操作及所需时间进行实际观测与记录的过程。,1.秒表测时的方法,使用秒表进行测时时,通常采用方法有:连续测时法;归零测时法;累计测时法和周程测时法。,(1)连续测时法。,累计测时法是一种用两个或三个秒表完成测时的方法。这里只介绍两个表联动测时的方法。把两只秒表装在一个专用的架子上,由一联动机构连结。用于连续计时的时候,在每一个操作单元结束时,操作联动机构,一个表停下来,另一个表则重新起动。研究人员对停下的表读数,每个单元的时间通过将两个交替的读数相减而获得。,(2)归零测时法。,在观测过程中,每逢一个操作单元结束,即按停秒表,读取表上读数,然后立即将秒表指针快速回到零点,在下一个操作

14、单元开始时重新启动。,(3)累计测时法。,也有称之为差值测时法的。对于单元甚小且周期甚短的作业,读出并记录时间很难准确,于是将几个操作单元组合在一起测时。此法采用每次去掉一个单元的办法来测时。,2.测时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1)测时时来不及记录某一单元的时间,则应在该单元“R”行中记一个“x”或“M”,表示失去记录。不准按照估计随意补入,以免影响其真实性(见表7-10中的第1周程)。 (2)如操作中发现操作者省去某一单元,则应在该单元的“R”行中划一斜线,表示省去(见表7-10中第2周程)。,(4)周程测时法。,表 7-10 连续记时法,(3)如操作者没按照单元的顺序进行,则在相互颠倒

15、的两个单元的“R”行内分别划一横线,横线下记开始时间,横线上记结束时间,(见表7-10中第3周程)。 (4)在观测过程中出现例外单元,如刀具断裂、工具掉地等,观测者应在相应栏内做上记号,并记录影响时间。如果外来单元时间很短,理论上可以忽略,但为了准确起见,也要记录下来,以便分析。外来单元消耗的时间,对确定宽放时间很重要。,五、剔除异常值并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1.剔除异常值,异常值是指某单元的时间由于外来因素的影响,而使其超出正常范围的数值。 剔除异常值的方法有多种,此处介绍最常用的方法三倍标准差法。 假设对某一操作单元观测次所得的时间为:,则平均值为,标准偏差为,正常值为 之内的数值,超过

16、者即为异常值。 偏差上限为 ,偏差下限为 ,在上限与下限之间均视为正常值,凡不在这个区域内的数值即异常值,应予以剔除。,例7-4某一操作单元,观测21次,其中漏记一次,其余20次观测数据如下:20、20、21、20、22、20、19、24、20、22、19、19、21、20、28、21、20、20、22、20 ,试剔除异常值。 解,管制上限 管制下限 数值28大于25.7,在管制上限之外,为异常值,应予以剔除。,异常值剔除后,运用剩余的合格数据分别求各单元观测时间的算术平均值,即为该单元的实际操作时间。,2.计算各单元实际操作时间,六、计算正常时间,正常时间是指以正常速度完成一项作业或操作单元所需的时间。评定是一种判断或评价的技术,是指时间研究人员将操作者的操作速度与理想速度(正常速度)作比较,以使实际操作时间调整至平均熟练工人的正常速度基准上。,正常时间=观测时间评定系数,迄今为止有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