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1奇思妙想古朗月行教案长春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94278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5.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1奇思妙想古朗月行教案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1奇思妙想古朗月行教案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1奇思妙想古朗月行教案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1奇思妙想古朗月行教案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三年级语文上册1奇思妙想古朗月行教案长春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古朗月行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诗中的生字词。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读出诗的韵味和情感。3、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教学重难点:如何读出古诗的韵味和情感,如何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感受月亮的美妙和神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贴出图片(一个宁静、美丽的夜晚,众星下一轮玉盘似的月亮高悬夜空)你看到了什么?看到这个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唐朝的大诗人李白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也喜欢抬头望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在他眼里,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李白写的古朗月行这首古诗。二、初读诗文,找出生字宝宝。1、大家自己先来读读古诗吧,有信心读好吗?如果

2、遇到困难,我们应该怎么办?2、学生在古诗中找到生字宝宝,读读它们,并想办法记住它们的样子。三、检查学生自学情况,并适时指导朗读,相机理解诗意。(一)指名学生读诗,读后及时评价指正。(二)检查生字的学习,并指导朗读,理解诗意。认识“朗”,并理解题目:古朗月行1、你怎么记住这个字的?你能给“朗”字组词吗?2、引导理解“朗月”。什么样的夜晚才会有明月?(晴朗)古时候有个叫鲍照的人在一个晴朗的夜晚看见了月亮,于是写下了“朗月行”这首古诗。几百年以后,李白也看见了这样的朗月,他也特别想为月亮写首诗,所以他就借用古人鲍照写过的朗月行的题目,并在前面加上一个“古”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古朗月行。学生接读

3、题目。认识和书写“识”这个字,并理解“小时不识月”。1、这个字你是怎么记住的?在田字格里怎么写这个字呢?2、学生观察田字格里的“识”字,(什么结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然后告诉老师该怎么在田字格里写这个字。学生再书空,然后在书上写这个字。3、给“识”字组词。4、李白小时候不认识什么呢?齐读第一行诗:小时不识月。认识和书写“玉”,并且朗读和理解“呼作白玉盘”。1、出示“玉”,这个字和哪个字很相像?(区分:玉王)怎样在田字格里写好这个字呢?学生自己观察,自己书写。2、给“玉”字组词。3、李白小时候不认识月亮,他把月亮称呼为什么?齐读第二句诗:呼作白玉盘。想象白玉盘是一只什么样的?如果你见到

4、了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李白小时候和你们一样,见到如此美丽神奇的月亮,可是却不知道是什么,他忍不住大声呼唤:呀!天上有个白玉做成的盘子!4、那这句诗该怎么读呢?指名学生读,在不断评价中引导学生读出惊讶赞叹的语气,然后再齐读。学习剩下的两行诗1、天上的圆月还让李白想到了什么呢?学生自己读读剩下的两行诗。再指名回答。2、这面镜子是从哪里来的?瑶台是个什么样地方?镜子本来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可是现在它飞到哪里了?想象一下从这面镜子里,我们能看到什么?如果你见到这样的月亮你会怎么样?3、我们该怎样读这两行诗才能读出月亮的神奇与美丽呢?在指名读后的评价上引导学生读出惊叹的语气。在必要的时候,老师也可示范读

5、。四、整体感悟,指导背诵。1、学生闭上眼睛,随着老师的描述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个晴朗的夜晚,圆圆的月亮挂在天空,一个小孩子抬头望着它,他不知道那是什么。啊,它那样洁白,美丽,一定是最好的白玉做成的盘子吧?不对!不对!它那样明亮,那样神奇,一定是王母娘娘的镜子飞到了云朵之上。2、你喜欢这样的月亮吗?喜欢它的什么?那让我们边读诗,边展开想象吧!配乐齐读古诗。3、想不想把这么美的诗背下来呢?指导背诵。五、拓展延伸1、在这首里,李白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美丽神奇的月亮,我们还学过他的一首关于月亮的诗,它是?指名人背诵静夜思。在这首古诗里,看到天上的月亮,李白想到了什么?2、我们还学到了一首关于月亮的儿歌,指名人背诵小小的船,在儿歌里,弯弯的月亮像什么?3、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或者是儿歌?六、课堂小结:从古至今,许许多多的人都喜欢月亮,也喜欢月亮不同的样子,他们描写和赞美它,还把它当成懂得感情的好朋友,把快乐的事告诉它,也把烦恼的事向它诉说,同学们,一个晴朗的夜晚,我们也抬头静静地望着天上的月亮吧,那个时候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呢?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