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1课 社会习俗的变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92946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1课 社会习俗的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1课 社会习俗的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1课 社会习俗的变化(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1课 社会习俗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发型服饰变化、称谓变化、礼节变革、提倡女权等知识。通过对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讨论与分析,让学生得出这是道德观念、等级观念和思想观念的改革,是社会发展、历史进步的结论,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搜集有关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俗变迁的文字、图片等史料,并对其进行归类,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 来源:学优高考网【教学要点】要点: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禁缠足、倡女权重点:清末民初的社会风俗变迁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标志。难点: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导入新课】复习上一课时重点知识。辛亥革命

2、在结束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同时,也促使中国人思想解放与生活方式改变,其突出表现是西风东渐,中国的社会风俗发生了巨变。【新课探究】来源:gkstk.Com一、剪发辫、易服饰生活方式近代化来源:gkstk.Com1、剪发辫剪辫运动,兴起于辛亥革命爆发后,辫子的去留成为从新从旧的标志。孙中山颁布限期剪辫令,剪辫深入城乡。剪辫的影响:改变了旧的落后的观念,方便工作,有利于个人卫生,对社会生活也产生了巨大影响,促进了理发业等新兴服务行业的发展。来源:学优高考网2、易服饰二、改称谓、废跪拜人格独立与平等观念深入人心1、改称谓2、废跪拜三、禁缠足、倡女权妇女解放的两大标志1、禁缠足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2、倡女权【总结巩固】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辛亥革命后,因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此基础上移风易俗蔚然成风。同时结合P140“材料分析”中紫禁城内仍然照跪不误的事例,强调旧风俗、礼节的废除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新风取代旧俗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