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92934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华师大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课 原始农耕文化主备人: 一、教学目标:1识记目标:南北方农耕文化的主要特征,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南北方原始聚落的不同风格。2理解目标:黄河领域和长江领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进步;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的干栏式建筑的不同成因以及对后世影响。3情感目标:通过古代农耕文明的学习,增强对祖国历史的亲近感,初步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南北原始农耕文化的成因及特征。难点:初步认识生产力的概念,以及人类与自然之间的辨证关系。三、教学过程猜谜语导入新课:白如玉,穿黄袍,只有一丁大,却是宝中

2、宝。(打一植物)水里生来水里长,小时绿来老时黄,去掉外壳黄金甲,煮成珍珠喷鼻香。(打一植物)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课原始农耕文化。(点击鼠标,展现课题)课题:第二课 原始农耕文化一、北方的农耕文化请同学们朗读一下课本第一自然段。(约2分钟)提问: (1)想一想: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半坡人在生活中学会了什么? (提示:学会了种植什么?饲养什么?制作什么?学会了使用什么?)回答:半坡人学会了种植庄稼,学会了种植粟、黍等,学会了饲养黄牛、猪、狗等,学会了制作陶器,学会了使用磨制的石器。(2)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半坡人种植粟这种农作物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比较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与现代农

3、业。读原始农耕点穴下种想象图,提问:原始人在做什么?来源:gkstk.Com答;点穴下种,种植庄稼。现代人是怎样进行农业生产的?答;现代农业,机械化进行生产。来源:gkstk.Com读图河南新郑出土的石磨盘和石棒,让学生思考并回答:你能说一下这个工具的用途吗?答:为粟去皮即碾小米。想一想,现在这样的工具是什么样子的?答:用机器磨。来源:gkstk.Com二、南方的农耕文化请同学们朗读课本本目第一自然段。(约2分钟)来源:gkstk.Com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提问:(1)想一想在人类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河姆渡人在生活中学会了什么? (提示:学会了种植什么?饲养什么?制作什么?学会了使用什么?

4、)回答:半坡人学会了种植庄稼,学会了种水稻等,学会了饲养水牛、猪、狗等,学会了制作陶器,学会了使用磨制的石器。(2)自主思考、主动探究:河姆渡人种植水稻这种农作物与当地的气候环境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引导学生归纳得出:半坡和河姆渡的先民们使用的工具比北京人使用的工具更加精致,他们使用的工具是磨制出来,我们把这种使用磨制石器的时代成为新石器时代。师讲:同学们,原始农耕文明出现以后,人类的谋生方式开始发生变化,他们开始走出洞穴,搭建住所,过上了定居生活,并逐步形成原始聚落。三、原始聚落请同学们朗读课本本目第二自然段(约2分钟),并提示学生注意观察半坡人的半地穴式房屋和河姆渡人干栏式建筑的基本特征。组

5、织讨论:8个小组分头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中进行交流发言。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课堂小结: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典型代表:黄河领域和长江领域优越的自然条件孕育了两种不同风格的农耕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半坡的穴居房屋和河姆渡的干栏式房屋建筑两种不同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原始农耕文化的丰富内涵;原始农耕文化的产生是人类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自主探究、拓展思维:来源:学优高考网(1)思考题: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和我国的原始农耕文化,你觉得人类发展的方向是什么?(2)组织讨论:8个小组分头进行讨论,然后,每个小组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中进行交流发言。最后老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思考题:学完本课后,你对本课(原始的农耕文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请你用一两句话谈一下。布置作业;比较半坡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不同特点,探究形成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