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政治《专家老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专题10 有效性教学是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9191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政治《专家老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专题10 有效性教学是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现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初中政治《专家老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专题10 有效性教学是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现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初中政治《专家老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专题10 有效性教学是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现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政治《专家老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专题10 有效性教学是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政治《专家老师教学设计》精品教案:专题10 有效性教学是三维目标的设计与实现(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效性教学是“三维目标”的设计和实现董晨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表达课程目标,是这次课程改革遵循的基本规范,它反映了由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和学科体系到目前更为注重学生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转变。反思我们过去的教学,我认为是以知识、考试为中心的,学校的一切工作以此为转移:考就上,多考多上,少考少上,不考不上。这样的安排有它一定的道理,但是,当把它强调到极端的时候,只唯考试、唯分数,一切以分数为出发点和目的,就会出现问题和偏差。以思想政治课为例,理科学生高考不考这门学科,而理科的学生占的比例又相对较多,因此有的学校高一学段就将所有高中三年的课本学完。这样的学习,已经不能称之

2、为“学”了,已经异化为纯粹的“填鸭”了。如此一来,仅仅从知识的要求出发,只要求学生“划条条、背条条、考条条”,学生可能也会通过会考,但是,从他们一生的发展来看,却会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知识结构和发展是残缺的、畸形的、不完整的;体会不到哲学的魅力,无法具备公民基本的政治素质,因而也会影响正常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以为政治学家的思想就是等同于抽象的符号,干瘪枯燥的条条,而失掉了解历史上思想巨匠的欲望,失去了通过再阅读、再学习而认识许多思想家的机会,因此而没有了人文发展的后续推动力。干瘪之词阉掉了生动之论,理论因之而丧失了全部的生动性与丰富性,变成了颠来倒去的套话、翻来覆去的空话,千篇一律的条条,所以有

3、人说消灭真理最有效的方法,不是压制,不是禁绝,而是使它变得令人生厌。所以,笔者以为,在教学目标的设计和实施上,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应该更加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因为教师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只有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参与的课堂,才能增加政治理论本身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才能丰富学生成长情感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备课和上课时,应该具备把学生当人来看的意识,教学设计中关注“人”,唯其如此,才会产生良好的育人效果。政治生活中对民主与法制的崇尚;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事迹的感动;对我国的政治制度适合我国国情的真正理解;对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希望;对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国家的热

4、爱;对现代公民国际视野发展的需要;对在法律、法规内享有和行使权利的意识培养及履行义务的自觉等方面,都有着深厚的情感因素,教师只有不断深入地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学生也只有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学习与坚持。德育优先、能力主导、知识支撑是三维目标的合理关系。有人担心,“三维”目标的要求会耽误教学的时间。本来教学时间就不够,何必再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呢?这样的想法,既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发展、全面发展的要求,也没有理清显性目标与隐性目标、近期效果与长远发展之间的关系。人的素质形成和发展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有些显性的素质目标可在近期达成。隐性的素质目标则需要较长时期才能

5、实现。日本一位学者曾经用“冰山模型”来比喻人的“学力结构”:露在冰山之上的是知识、理解与技能,这些显性素质可通过短期训练形成,经反复演练一般也可得以巩固,而且应付考试也会取得较好的近期成就:而在冰山之下的是隐性素质,如思考力、判断力、观察力、兴趣、情感、价值观等,则需要长期积累,但一旦形成就可终身受用。因此,教学设计和实施从“三维”目标出发,在“三维”目标的和谐处理中,才有学生知识的真正掌握、能力的提高和健康的情感发展,也会带来考试评价的良好效果。我们的课堂教学不单纯是带领学生通过考试的一个关口,更是他人生成长中的一个环节。当给知识注入生命的时候,知识会因此变得鲜活、有趣;当给生命融入知识的时候,生命也会因此而变得深远、厚重。当然,在贯彻“三维”目标的全面要求时,也要避免知识目标虚化的新误区。学*优中考,网学优中考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