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9027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册 14 故宫博物院教案 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故宫博物院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3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能力。4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5体会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6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难点1以太和殿为例,体会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的写作特色。2理解说明的空间顺序以及方位词的准确运用立足点。3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第 1课 时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和字形。 2整体感知课文内

2、容,认识理解故宫的建筑布局及特点。3理清文章的结构和说明顺序。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一提起北京,大家就会想到什么?(长城、故宫、圆明园、天坛、颐和园等等)是的,北京是一座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的古城,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那么请你猜这个谜语,谜面是“以前的殿堂”,打一个地名,是哪里?(谜底:故宫)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红墙黄瓦的巍峨宫殿,去领略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风采。二、简介故宫:故宫旧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城的中心,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四年(即1406年),历时十四年才竣工。迄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192

3、5年改名为故宫博物院,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院之一。1987年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文化遗产”。三、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四、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扫除文字障碍: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金銮(lun)殿 蟠(pan)龙 鎏(li)金 玉玺(x) 妃嫔(Pn) 湛(zhn)蓝 上谕(y) 傀儡(ku li) 翊(y)坤宫 修缮(shn) 击罄(qng) 诏(zho)书2解释加点的字:肃穆:严肃而恭敬。幽雅:幽静而雅致。 井然有序:形容整齐的样子。水深火热:比喻人民生活处境的极其痛苦。大肆挥霍:毫无顾忌地大量花钱。迥然不同:很不相同。迥然:显然,清清楚楚地。3作者简介:黄传惕(t),193

4、4年生,湖南省平江县人。现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编辑。主要作品有:天安门颂、绿色的希望,长诗映山红等。故宫博物院这篇说明文是作者在1979年夏天所写。本文可以看作是一篇解说词,原题为“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 五、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层次。1要求学生依照书上的导游去游览故宫。按照课文介绍的顺序把书上提到的城门、宫殿在图上填全,并用线条和箭头连结起来,让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有总的印象。2整体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思考下列问题。说明对象故宫博物院 说明类型事物说明文 说明对象特征规模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说明文结构总分总 3.理清课文结构层次及各部分的说明中心。教师点拨,学

5、生讨论,归纳:第一部分(12)总说。概括介绍故宫博物院。介绍故宫的位置、历史、在古建筑中的地位、总体布局和艺术风格。第二部分(315)分说。具体介绍故宫各宫殿的位置和功能。根据故宫的特点,以保和殿后面的小广场为界把故宫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分别加以说明。前朝主要介绍“前三殿”:先介绍殿前建筑(4),然后依次介绍太和殿(58)、中和殿(9)、保和殿(10)。内廷主要介绍“后三宫”:分乾清宫(12)、交泰殿、坤宁宫(13),接着总结介绍后三宫的彩画图案(14)和御花园(15)。第三部分(16):介绍景山并记述从景山回望故宫全貌之所见。4明确本文采用的说明顺序: 本文是按照先总后分再总的结构写的。以空

6、间顺序为顺序,由南到北、从外入内写去。这样,有利于说明建筑物的特征,使文章有条有理,结构严谨,给人的感受十分明晰。六、当堂练习:见课时练第2课时教学目标: 1培养把握实物说明文空间顺序和立足点的能力。2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3体会重点突出,有详有略地说明事物的写法,学以致用,初步学写说明文。4了解故宫博物院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和伟大成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一、回顾上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问:1.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特征、说明文内、说明顺序。 2.生字及生词。二、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速读课文,合作探究下列问题:1指读第一部分,思考:故宫坐落在什么地方?故宫都被

7、称为什么?哪句话指出了故宫的艺术风格,同时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 明确:北京中心。我们都知道北京市中国的首都,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故宫坐落在这样一个象征着国家最高威严和最大权利的城市中心,说明了什么?(地位之高)故宫的别称:紫禁城,以建筑命名,整个建筑群在城墙内,表示皇帝的最高权威,在北京城中心,又称城中之城,墙为赭(zh)色,因此称赭色城的禁区为紫禁城。*为什么叫紫禁城? 明确:关于“紫”的三种说法,“紫气东来”说;天帝“紫宫说”;星座五宫,紫薇居中,古代帝王自称天之子,所以天子在地上居住的宫殿称紫薇宫,“紫”代指皇帝。而皇帝居住的地方严禁百姓靠近,因此皇宫便称为紫禁城。 故宫,从明清两代皇帝

8、的宫殿得名,“故”指从前的(事情或处所),明清两代是早已过去的旧事,因此我们今天称他们的宫殿为故宫。 博物院,展览陈列各种文物或标本,供人们参观的地方,“院”指全国性的最大规模的。故宫的艺术风格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独特风格。 这句话提纲挈领,把故宫雄伟壮丽的全貌作了概括说明,从三方面讲出了建筑群的特点,是全文的总领句2课文重点介绍的对象是什么? (前朝太和殿)3研读58段重点介绍太和殿的部分,讨论: (1)各段说明的重点是什么? (2)每段主要抓住了什么特点来介绍的?划出表现这些特点的主要词语。 (3)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为重心? (4)这部分采用

9、了什么说明顺序?(5)揣摩文中写“龙”的句子,探究作者这样写的原因。 师生讨论后明确:(1)(2)学会提炼信息:5段:写外观特征,抓住色彩特点。如:湛蓝、金黄色、青蓝点金、红色、金锁窗、朱漆门。 6段:写内部装饰,抓住龙的姿态特点。如:蟠龙、金龙、双龙戏珠、单龙飞舞、行龙、坐龙、升龙、降龙。 7段:写建筑位置,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 8段:写殿的作用,抓住大典威严气氛的特点。如:跪满百官、排列仪仗、皇帝端坐、鸣钟击罄、烟雾缭绕。 (3)因为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个故宫的重点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统治权力和举行重大典礼的场所,

10、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个建筑群中最具代表性(外观气势雄伟、色彩壮丽,内部装饰庄严富丽)。所以文章把太和殿作为介绍的重点(4)这部分采用了从外内、中间两旁、上下的空间说明顺序。从殿外写到殿内;写殿内设置又按照方位顺序写,说说作者此时参观的立足点在哪里?文中还运用了很多方位词,请找到并圈出来。:明确:立足点1:朱漆方台。方位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 立足点2:雕金蟠龙。方位词:周围、下面。 *按空间顺序叙写,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在不同的立足点,看到的景物也不同(以教室为例形象说明)。 本段采用的具体是什么明确:说明顺序:请注意方位词语及其在表意上的准确性

11、。(5)文中写龙的句子有:“仰望殿顶,中央藻井有一条巨大的雕金蟠龙。从龙口里垂下一颗银白色大圆珠,周围环绕着六颗小珠,龙头、宝珠正对着下面的宝座。梁枋间彩画绚丽,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态多姿,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 写龙,大概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一是说明对象的特征决定的,故宫曾是封建统治的中心,它的建筑是为封建统治者服务的;二是龙有象征意义,历朝历代的皇帝把自己神化为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把龙作为自己的化身,龙是皇权的象征。 4.写后三宫,为什么凤凰逐渐增多呢? 传说凤凰是百鸟之王,羽毛美丽,象征吉详美好,封建统治者把后妃比作凤,因此她们住的地方,用的东西都画凤。5

12、.在介绍建筑群中,重点介绍主要建筑,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在介绍建筑群时,分清主次,采用有详有略的写法。这样才能突出重点,把最有特色的地方写出来,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重点与详略的安排,却要根据建筑物的特征而定。6.找出本文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分类别:如介绍三大殿及后三宫使文章层次分明。 2)列数字:如“御花园面积不大,有大小建筑二十座”。说明御花园建筑之多。 3)作比较:如“这里的建筑布局,环境气氛,和前几部分迥然不同。” 突出事物的特点。 4)打比方:“弯弯的金水河像一条玉带横贯东西。” 建筑精美如“仿佛进入苏州园林。” 形象、直观地说明御花园的园林特色。 5)举例子、摹状貌:

13、如“有双龙戏珠,单龙翔舞,有行龙、升龙、降龙,多姿多态,龙身周围还衬托着流云火焰。”形象生动地说明了腾龙的姿态。 7.体会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周密,简明(“现存”) 四、小结本课内容:故宫博物院是一个庞大的建筑群,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能建筑这样高大雄伟的建筑群,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才能,在建筑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祖国珍贵的文化遗产。学习本文后在写作说明文上有什么启示?首先,是抓住事物的特点,比如文章抓住了故宫总体特点,还抓住了局部建筑的特点,如对太和殿的说明。其次,要明确说明的顺序,有序则不乱。介绍建筑的时候沿故宫的中轴线按空间顺序。介绍养心殿的时候,为讲述其功能的时候,又以

14、时间为序,说明封建帝王日常统治活动。 第三,要准确使用方位词。介绍太和殿内景像的时候,就运用了正中、上面、背后、两旁、殿顶、中央、周围等方位词 第四,要突出重点,把对象的特征呈现出来。写建筑位置如:在紫禁城的中轴线上,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皇帝宝座在这条线的中心点上,都抓住象征皇权的特点。小结:中轴线,采用空间说明顺序,运用总分总的写法,突出重点,详略分明,使读者对路线、方位、各组建筑物的特点与联系,清晰明了,使文章条理十分清楚。五、拓展延伸、文化熏陶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就会有不同风格的建筑。布达拉宫是西藏的标志性建筑物,它将宫殿、寺庙与灵塔融于一体,并吸收汉

15、族及印度、尼泊尔寺庙的建筑特色,形成独具一格的藏族建筑风格。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山西恒山的悬空寺,一般寺庙都建在平地上,但这座悬空寺却是名副其实,建在悬崖峭壁上,悬在半空之中,设计非常精巧,建筑艺术高超。江南古镇,河衢交错,临河的街市,背水的民宅,乡间小船,于蜿蜒水道中缓缓而行,橹声篙影,渔歌回荡,如诗如画,俨然是梦中的水乡所以,有人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无言的史诗”,是“人类文明的纪念碑”。六、当堂训练:1.说话训练如果你的家人或亲朋想要到学校来,如何带领他们参观并介绍我们美丽的校园或你们的教室。要求:1)按照空间顺序向别人介绍你们的校园或你们的教室。 2) 要选好立足点,抓住事物的特征,重点突出。教学反思: 鸟 巢“鸟巢”是国家体育场的形象称呼,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主体育场。它坐落在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中央区平缓的坡地上。整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