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2008年3月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58356 上传时间:2017-10-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2008年3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2008年3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2008年3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2008年3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2008年3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2008年3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2008年3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2008年 3月等第 第一部分:积累运用 50一、根据所给的字样,在横线上抄录,要求书写工整美观大方,行款整齐。3爱,是一种深情。它像冬日里的一屡阳光,使人感到温暖;它像沙漠里的一泓清泉,使人看到生存的希望;它又如一盏小小的灯,虽是如豆的灯火,温暖也是无处不在的。二、根据所给的拼音,在括号里填写正确的词语。91、yn hu( ) fng hu( ) p s( ) jin mi( )2、2008 年 1月 26日 lng chn( ) ,因铁塔坍塌,湖南省三位除冰员工遇难。当地群众自发组织为他们送行,盈眶的热泪犹如无声的 n hn( ) 。 “面对肆意

2、wng wi( )的冰雪,我们毫不畏惧,绝不 g f( )人民重托!”这是战斗在抗灾一线的指战员们向党中央作出的庄严 chng nu( ) 。三、读题,选择正确的答案,将序号填入题后的括号中。91、词语“如火如荼”中“荼”的字音与字义是( ) 。A、sh 一种姓氏 B、ch 用茶叶做 成的饮品 C、t 茅草的白花2、在中国举办奥运会的计划曾经遭到某些国家的( ) 。A、阻止 B、阻挠 C、劝阻3、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中“种” “收”两类农活与下列农具有关( ) 。A、耙 耧 B、耧 镰刀 C、木犁 锄头4、在下面的语段中,填入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孙中山先生不吸烟,不

3、喝酒,平生唯一的嗜好是读书。 ( )是在戎马战场, ( )是在艰难困苦之际, ( )经常手不释卷。A、不仅 而且 也 B、不仅 就 还 C、无论 还 都5、 “他的信心是怎样树立起来的呢?”这句话是( ) 。A、疑问句 B、设问句 C、反问句6、 要 读 有 益 的 书 , 书 是 知 识 的 ( ) , 力 量 的 ( ) , 智 慧 的 ( ) , 生 活 的 ( ) 。A、方向盘 B、源泉 C、海洋 D、翅膀四、读句子,在括号里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4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 ( )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班级_学号_姓名_密封线2、邓小平的塑像刚落成,来( )的人就很多。3、

4、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 )一下,得花半天的时间。4、宇航员在天际遨游时, ( )地球,发出由衷的赞叹。五、判断,在括号里打“”或“” 。51、 “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 ”“魔爪”中“爪”读 zho。( )2、 夏日绝句是宋代词人李清照途经乌江渡口痛国伤时之作。( )3、 “春天的杭州是一年四季中最美的季节。 ”与“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都犯了语序颠倒的错误。( )4、 “他们脚下,是海浪与堤岸的呢喃细语。 ”这不是拟人句。( )5、 “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不能忘记。 ”与“您给予我们的精神财富,我们怎么能忘记?”意思不同。( )六、按要求写成语或诗句。131

5、、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俱寂 已久 及防 同仇 2、写出形容敌人慌乱逃窜的成 语。如:哭爹喊娘 3、画去括号中不恰当的成语。我和小彭尽管第一次见面,但是却(一见钟情、一 见如故 ) 。通过交谈,我发现他知识很丰富,真是(博古通今、博采众 长) ,无所不晓。我问他: “你是怎么知道那么多知识的呢?”他微笑着说:“看书呗,遇到问题我总是喜欢(追根究底、不求甚解) ,从书中去找答案,这样(日积月累 夜以继日) ,懂的就多了。 ”4、把诗句补充完整。生当作人杰, 。 ,不肯过江东。七、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一段话。(三个病句,两个错别字,两个错标点。)4六一那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太湖边游玩。湖边五颜六

6、色、色色俱全的鲜花正在怒放,让我们赞叹不以。可惜的是太湖污染严重,湖面上飘浮着许多脏物。看到这些,我们的心情很繁重,我想,“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讲卫生,不乱扔脏物,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了。”八、排列下面错乱的话,在括号中写上序号。3( )是不是只欣赏那娇美清香的花朵,赞美那生机勃勃的小草? ( )每当你出去旅游时,是不是只注意那苍翠挺拔的参天古木? ( )所以,泥土是一切之源,它默默地为人类奉献着自己。 ( )但是如果没有泥土,哪来的花草树木,哪来人类生物呢? ( )你也许不会注意它,因为它是那么平凡,那么没有吸引力。 ( )你注意过那藏着植物根基的泥土吗?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32九、阅读并填

7、空。6一次习作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写一件事。小明把一件事写好了,看时间还早着,就在后面又写了一件事。习作上交后,老师给了他四个字:画蛇添足。这段话中的“画”指的是 , “蛇”指的是 , “添”指的是 , “足”指的是 , “画蛇添足”在句中指的是 。如果你是老师,还可以用其这样一个成语给他写批语: 。十、阅读喝茶 ,完成练习。9喝茶喝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生活的一部分。两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 发现了茶。公元 780 年,学者陆羽用几十年的功夫研究茶,写了一本“茶经”,总结了中世纪我国喝茶的经验。从此茶的 艺术便日益精进。 不单茶叶有多种多样,茶具、烹茶和烧水的方法也日新月异。一般的茶叶可分为不发酵的绿

8、茶, 经过发酵的红茶,半发酵的乌龙茶,蒸后压成的砖茶和用茉莉、珠兰、玫瑰等香花窨(xn)制的花熏茶。这些茶又因茶种、产地和制法不同而有无数的名称和品种。在古代,我们的茶是煮的,这种茶汁液十分浓涩,需要加盐、香料、薄荷、枣等调味品来中和它。现在我们沏茶都用开水冲泡。泡饮的方法不仅手续简 便,更主要的是充分发挥了茶叶本身的色、香、味等特点。我们喝一杯龙井,就感到它翠色可爱、香气清冽、略带甘涩。喝一杯红茶,那些红丝绒似的颜 色和浓厚甘醇的香味,又 给人以迥然不同的感 觉。陆羽认为烧茶的水是“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 ”。讲究喝茶的人分辨得出水的味道。现在都市里的人,喝茶都用自来水煮沸冲泡,但在江南农村

9、则仍然采用传统的方法,用杂质较少的雨水或雪水烹茶。这种茶味道 纯清,更能 显示茶的真味。在我国,喝茶的工具杯、壶和茶灶,也有无穷的品色。因为茶的品种和冲泡方法不同,茶具有各种不同的考究。1、本文依次介绍了我国饮茶的历史、 、 、 和茶具等方面的内容。32、根据第三段内容填空。一般的茶叶可分为 、 、 、 、花熏茶。23、画线句子在全文的结构上起 的作用。14、第四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 )1A、作比较 举例子 B、作比较 打比方 C、举例子 打比方5、解释“山上水,江中水,井水下”的意思。2十一、阅读茶杯与茶壶 ,完成练习。17茶杯与茶壶一位深感失望的年轻人千里迢迢来到法门寺, 对

10、住持释圆 和尚说:“我一心一意要学习丹青,但至今没有找到一个能令我满意的老师, 许多人都是徒有虚名,有的画技还不如我。”释圆 听了,淡淡一笑说:“ 老僧 虽然不懂丹青,但也 颇爱惧一些名家精品。既然施主画技不比那些名家逊色,就烦请 施主为老僧留下一幅墨宝吧 ”年轻人精神一振,问:“画什么呢?”释圆说:“老僧最大的嗜好就是 爱品茗,尤其喜欢那些造型典雅古朴的茶具。施主可否为我画一个茶杯和一个茶壶?”年轻人听了,信心十足地说:“这还不容易?”于是铺开宣纸,寥寥数笔,信手画出一个倾斜的水 壶和一个造型典雅的茶杯。那水壶的壶嘴正徐徐流出一道茶水来,注入那茶杯中。年轻 人沾沾自喜,问:“ 这幅画你 满意

11、吗?” 释圆微微一笑,摇了摇头, 说:“你画得不错,但还是有失偏颇,将茶壶和茶杯的位置放 错了, 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 ”年轻人听了,说:“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杯往茶壶里注水的?”释圆 听了, 说:“ 原来你懂得 这个道理啊!你渴望自己的杯子里注入那些丹青高手的香茗,但你总是将自己的杯子放得比那些茶 壶还要高,香茗怎么能注入你的杯子呢?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 ”此时,年轻人 。1、 “颇”用音序查字法查音序 ,用部首查字法查部首 。 “颇”在字典里的解释有:不正;很。第二自然段中“颇爱收集”的“颇”应选第 种解释,第三自然段中

12、“有失偏颇”的“颇”应选第 种解释。42、将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不改变句子原意。23、请你在文章最后的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或句子。14、概括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44、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涧谷把自己放低,才能得到一股流水;人只有把自己放低,才能吸纳别人的智慧与经验。 ”这句话的理解。3 5、释圆和尚的做法巧妙吗?你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第三部分:交际习作 38十二、练笔(照样子,写句子) 。3让我怎样感谢你,当我走向你的时候,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我原想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 。我原想 ,你却给了我 。十三、习作。35看蚂蚁搬运食物,发现团结就是力量;看暴风雨过后小草又挺直了腰杆,发现顽强的生命力同样属于柔弱的它;在实验中仔细观察、细心研究,终于有所发现;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发现了人间的真、善、美请以生活中的发现为题,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作文。要写出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注意写清楚发现的经过,将自己内心的感受写细致一些。班级_学号_姓名_密封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