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69580728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怎样进行信息技术及课程整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实施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与今天在座的同志们共研,肖作钧 电话:02788731507 个人网页:http:/ 电子邮箱:xiao-,在网络教室上课 综合效果 要比在常规教室好。,信息技术 与学科课程整合是教师的 一种专业技能,要想 在优质课竞赛中获奖, 必须使用课件,信息技术 与学科课程的 整合教学课 是一种“做秀”,整合课麻烦, 影响课堂效率,使用课件 就能提高 教学效率,下面这些观点你认同哪些?,目 录 一、明白基本概念 二、了解基本优势 三、弄清基本要求 四、锁定基本途径 五、掌握基本方法 六、开展基本评价,一、明白基本概念,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

2、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 作为教学方法,可分为五个层次。即: 1、信息技术作为演示工具。 2、信息技术作为个别学习的辅助工具。 3、信息技术引入“任务驱动”。 4、信息技术作为在开放式课堂中,进行发现式学习的工具。 5、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化学习的载体。,二、了解基本优势,(一)交互性。(界面生动、吸引力强、即时受理、即时反馈。) (二)图文并茂、图影并茂、影画并茂。 (三)多感官刺激,(四)“八化”优势。,(五)“六超”优势。 (六)更好更科学地实施因材施教。 超文本支持下的网络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成为: 网络名师、数字教员、课件助教、邮箱伙伴、QQ同学

3、。 (七)构建开放式协作平台。 (八)提供学生创新活动的土壤。 (九)重复自如、缩放自如、切换自如、存取自如。为提高效率创造了条件。,使用计算机注意,1、限制人与自然光、新鲜空气的接触。 2、不能强化交叉神经系统传导通路。 3、有限的眼睛活动,使眼部肌肉紧张、疲劳。 4、反复的小肌肉活动会导致紧张、疲劳和伤害。 5、缺乏运动导致肥胖与其它健康问题。 6、限制想象力的发展。 7、程序、软件限制了写作与版式的创造性。 8、产生“点击”依赖,引发“抄袭”、“剽窃”、“盗版”等习惯形成。 9、滋生无网而不生的“网痴”、“网狂”,导致学业荒废。 10、黄、黑等不良信息可能引发刑事问题和法律法规问题。 1

4、1、网上信息多而杂,让人迷惑,无从选择。 12、缺乏与人及真实世界的交流,使大脑发展失衡。 13、与真实世界比,视觉信息量(纵深度)非常小。 14、费用问题。,(九)操作中的具体要求:,1、整合课的教学流程要符合人脑的逻辑。 2、信息的选取、加工、呈现要有刺激性。 3、尽量使用网络技术,但要用超媒体技术制作“控件”。 4、要有效地整合所有课堂资源,不宜全盘机化或全盘网化。 5、制作工具因地制宜、因物制宜、因人制宜、因实制宜。,三、锁定基本途径,四、掌握基本方法,(一)研究确定主题 1、分析教学重难点 2、研究学科交叉点 3、选好教学突破点 (二)认真做好设计 1、教学系统设计,以“教”为主的教

5、学系统设计,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系统设计,“主体|主导”式教学系统设计,2、脚本设计,3、技术设计(基于某一工具) (三)精心开展制作 1、双师协同制作 2、个人自主制作 (1)发展基本功作底垫 (2)引进消化式制作 (3)模板运用式制作 (4)自主创新式制作,4、课件成品建议,(1)有思想 (2)有互动 (3)有实质 (4)有创新 (四)反复进行调试(目标达成度;技术合格度) (五)择时安排使用 (六)扎实作好反思,五、开展基本评价,(一)静态材料评价 课件、教案、技术略 (二)动态场景评价 整合课、网络、设施设备、技术使用 1、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课堂教学)整合“优质课”基本指标体系。 (1

6、)体现了“一个宗旨” (2)凸出了“两个特征”,(3)协调了“三个关系” (4)达成了“四个目标”,欢迎互动!,谢谢!,附录:肖作钧在各级各类“培训”中讲过的主要专题 一、教师实践操作系列 1、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师生发展(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2、新课程背景下学习困难学生的成因及对策 (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3、怎样写新课程教学中的课后记(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4、怎样写新课程教学中的教学反思(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5、怎样上好新课程教学中的“复习”课(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6、新课程教学中学生“注意力”与“自控力”的调处对策(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7、基于“消散结构论”的滚动

7、式校本教研模式实践(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8、怎样运作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作业”(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9、怎样写学生评语 (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二、脑科学与当代教学论系列 1、脑科学常识与新课程实践(讲座时间:3小时左右) 2、学习与记忆的生命机制(讲座时间:4小时左右)3、脑科学基础应用常识(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4、脑科学在教学中的应用(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5、脑科学与当代课程论(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6、基于脑科学的班主任工作实践(讲座时间:3小时左右)7、音乐与人脑学习(讲座时间:3小时左右),三、通识及信息技术系列 1、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讲座时间:4小时左右) 2、

8、怎样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讲座时间:4小时左右) 3、浅谈信息技术的教学与教研(讲座时间:4小时左右) 4、创建“学”的评价新体系(讲座时间:3小时左右) 5、用评价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6、教师如何开展教学行动研究(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7、教师如何解读“课程标准”(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8、现实情景与新课程不匹配教师怎么办?(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9、教信息化在学校(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四、基于中小学课堂现场细节引领系列(研修班) 1、怎样才算一堂好课(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2、怎样把握课堂中的师生关系(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3、如何实现课堂中的教学

9、互动(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4、和谐课堂中的生态文明(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5、运作好语文课堂中的“读”(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6、怎样进行课堂中的教学组织(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7、怎样操作课堂中的自主学习(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8、怎样操作课堂中的合作学习(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9、怎样处理课堂中的预设与生成(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10、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艺术(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11、怎样让学生实现“自主建构”(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12、怎样让“作文教学”活起来(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五、干训系列 1、用结构重组驾驭教学管理新格局(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2、用新课程创建基于实态的教育和谐(讲座时间:4小时左右) 现实情景与新课程不匹配校长怎么办? 3、用新课程主导教导主任的课堂评价实践(讲座时间:2小时左右) 4、校本研修与学习型组织创建(讲座时间:1小时左右) 5、校长怎样运作好教师资源(讲座时间:4小时左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