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695758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1.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概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传播学概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传播学概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传播学概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传播学概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概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议程设置功能”理论对传播效果的探讨,着眼点是( )。 认知层面电子传播媒介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缩成了“地球村”这一观点的提出者是( )。 麦克卢汉提出“热媒介冷媒介”区分的是( )。 马歇尔麦克鲁汉“有限效果论”注重考察的是具体传播活动的( )。 微观效果传播活动是一种( )。 社会现象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 韦弗进行伊里调查,写出人民的选择的作者是( )。 拉扎斯菲尔德 “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舆论的形成是三个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三个因素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 )。 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 传播学批判学派正式登上学术舞台的时间是在二十世纪的( )。 60 年代“议程设置理论”暗

2、示了一种媒介观,即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 )。 “环境再构成作业” 机构 报刊的自由主义理论认为,真理只有在各种意见“自由而公正”的竞争中才能产生和发展。这个观点也被称为( )。 “观点的自由市场” 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传播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因此他们提出的传播模式中出现了一个新的环节,这个环节是( )。 噪音下述传播模式中属于传统线性模式的是( )。 申农韦弗模式“二级传播理论”的创立者是( )。 拉扎斯菲尔德在研究方法上,霍夫兰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 控制实验法传播可以分为若干层次,其中最基本的层次是( )。 人际传播按照传播学的观点,文艺作品中人物的内心独白属于( )。 . 自我传播传

3、播学传统学派对传播现状的基本态度是( )。 肯定传播学批判学派的直接策源地在( )。 德国按照“沉默的螺旋”理论的观点,大众传播的社会效果是( )。 . 强大的下述成语中与选择性理解的意思最接近的是( )。 见仁见智大众传播中最主要最受重视的信息是( )。 新闻信息权力的媒介的作者是( )。 阿特休尔申农一韦弗模式把传播过程中的媒介细分为三种,即发射器、接收器和( )。 信道第一个明确提出并使用“大众传播学”这一概念的学者是( )。 拉斯韦尔传播学的诞生地是( )。美国“培养分析”研究最初的着眼点有( )。 . 电视暴力与社会犯罪的关系在网络时代,社会信息传播中信息把关方式的改变指的是( )。

4、 . 受众在某种程度上参与把关打破传者主导的传播模式,使传受关系产生质的变化的是( )。 电子传播霍夫兰等对美国新兵观看电影的研究主要采用了()。 控制实验法拉扎斯菲尔德等提出的“两级传播理论”,强调()。 人际传播的效力大于大众传播美国新闻自由委员会(又名哈钦斯委员会 )1947 年提交的一份报告,在社会责任理论 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份报告叫()。 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 拉斯韦尔研究的宣传主要是()。 战争宣传罗杰斯认为传播学批判学派有 5 个特征,其中之一是( )。 .思辨的霍夫兰等学者研究发现,传播者的可信性包括两个要素,即传播者的信誉和( )。 专业权威性传播学认为,人们对新闻

5、的理解会受到家庭、朋友、同事等人的影响,该观点属于受众理论中的( )。 社会关系论时效性最差的大众传播媒介是( )。 杂志拉斯韦尔传播模式有五个环节,传播学对其中第一个环节的研究称为( )。 控制研究在传播学的研究方法上,拉扎斯菲尔德的主要贡献是倡导并确立了( )。 实地调查法传播学诞生于( )。 美国社会责任传播体制 本题参考答案:1社会责任理论源于美国,是 20 世纪 40 年代时由“新闻自由委员会” 提出的, 自由与负责的报刊是其标志性著作。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从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向垄断资本主义时代的过度,方面,传播业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呈现了垄断化、集中化趋势,使得传

6、播业不可能提供“观点的自由市场” ;另一方面,传播业的商业化使追求经济利益成了传播活动的第一要旨,再者,真理也不可能靠自身的力量达到自我修正,因为人不是生而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的。只有通过健全的社会制度,良好的教育去引导和鼓励人民向善,才能培养人们辨别是非的能力。由此,人们认识到:放任、自由的传播业只能危害社会,传播工作者应该担负起教育公众的社会责任。人际传播 本题参考答案:1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之间借助语言和非语言符号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动。 模式:可以是面对面的,如交谈、讨论、对话等;也可以是借助媒介的,写信、打电话、发传真等。特点:第一,传播者与接受者之间的深层传播处于”熟人圈”中,他

7、们彼此熟悉、时有往来;第二,传播以单个的面对面的传播形式为主;第三,信息的交流性强,信息反馈直接、快速、及时、集中,因此传受双方都可以现场把握信息的流向、流量和清晰度、准确度。第四,适用于在短时间内改变接受者的态度和行为。功能:协调人际关系;交流思想感情;统一社会态度;支配他人行动等。霍夫兰 本题参考答案:1 1霍夫兰于 1912 年 6 月 12 日生于美国芝加哥,先后获得文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1936 年获耶鲁大学博士学位,之后担任耶鲁大学心理学系讲师、助理教授、教授、主任。霍夫兰的学术成就集中在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的态度与说服之间的关系,他是将实验心理学引入传播学研究领域的第一人。二战期间

8、,霍夫兰被聘为美军进行做战心理研究。战后,一直在耶鲁大学主持“传播和态度改变”的研究课题,成了传播学的耶鲁学派控制实验法。他的学术贡献:一是将心理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二是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对否定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起到了很大作用。 分析英尼斯和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共同点? 本题参考答案:以英尼斯和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媒介环境学派具有比较宽泛的传媒研究视域,他们深入洞悉媒介技术发展与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之间的关系。英尼斯的背景是政治经济学,他擅长加拿大经济史,20 世纪 30 年代在芝加哥大学获政治经济学博士,旋即回多伦多大学执教。20 年代至 40 年代,他已经出版经济学

9、专著 4 部,成为著名的经济史家;40 年代以后,他的研究重点转向传播学。 50年代初,他出版帝国与传播和传播的偏向,成为著名的历史哲学家、媒介理论家、传播学家。他不幸于 1952 年英年早逝,留下 1 000 余页的“传播史”手稿,可惜未刊。伊尼斯最著名的贡献是“媒介偏向论”,认为任何媒介都有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他奠定了传播学多伦多学派的基石。麦克卢汉创建“文化与技术研究所”,办了多学科研究的杂志探索和预警线通讯,出版了机器新娘(1951)、谷登堡星汉(1962)、理解媒介(1964)、媒介定律(1988)等为代表的传世之作。机器新娘:工业人的民俗,研究工业人和广告,批判美国文化,在批评现代

10、文化方面,他走在欧洲批判学派的前头。现在看来,这是北美传播学重要的批判之作。谷登堡星汉:印刷人的诞生论述印刷文化,提出著名的口语、拼音文字、印刷术和电子革命的媒介史分期,这个思想成为学界普遍接受的公式。理解媒介论述电子人,提出“延伸论”、“讯息论”和“冷热论”等著名的“老三论”和 14 条媒介理论,把传播学从书斋里解放出来。他批判工业人、悲叹印刷人、欢呼电子人,憧憬美好的未来,高扬乐观的调子。媒介定律:新科学提出媒介演化的“四元律”,每一种媒介都有四种功能:提升、过时、再现和逆转,都处在变化转换的过程中。这是高度抽象、高度理性化、富有诗意、充满辩证法智慧的大作。简要概述沉默的螺旋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1、表明意见是社会心理过程。人总力图从周围环境寻求支持;2、意见的表明和沉默的扩散是螺旋式的社会传播过程;3、舆论:围绕争论性问题,在没有孤立危险的前提下可以公开表明的意见使自己不陷入孤立而必须公开表明的意见;4、大众传播通过营造意见环境来影响和制约舆论;5、舆论不是公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意见环境的压力作用产物人们判断周围意见分布的主要源泉是社会群体和大众传播,在超出人们直接感知范围的问题上,大众传播影响尤其大。简要论述议程设置理论的主要内容? 本题参考答案:1 1着眼于传播效果的认知、态度和行动三者中的认知层面上的效果;考察的是整体大众传播、较长时间跨度所产生的中长期的、综合的、宏观的

12、社会效果;暗示传播媒介是从事“环境再构成作业”的机构。对议程设置功能理论的研究,分析不同媒体议程设置的不同特点:报纸对较长时期议题的重要性顺序排列影响较大;电视的热点化效果比较突出;报纸的新闻报道形成议程的基本框架;电视新闻则挑选最主要的议题加以突出强调;报纸可以进一步对个人议题产生较深刻的影响;电视的主要影响是提供谈话议题议程设置理论的核心观点:议程设置功能主要在于认知层面的传播效果;议程设置功能考察的是大众传播的长期效果;议程设置功能认为大众传媒从事的是“拟态环境”的构造活动。在议程设置理论中,议程就是对当前问题进行报道的选择,对选中的事情进行不同程度的公开报道。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媒

13、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对议论的先后顺序。也就是说,新闻媒介提供给公众的是他们的议程。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程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 试述传播媒介的进化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1) 、 每一次传播革命的爆发都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开拓了新的空间。比如:没有搞语言传播革命的尼安德特人就绝种了,而搞了语言传播和文字传播革命却未搞印刷传播和电子传播革命的一些非洲部落的人群,虽未消失,但只停留在蛮荒

14、的原始社会。2) 、人类传播革命与社会文明进步不仅互相促进步调一致,在步幅和步频上基本上成正比例关系。3)、最先发生传播革命的地方或国家,不仅社会进步和文明的程度高,而且在竞争中也处于明显的优势地位。比如:语言传播时代的克罗马农人,书写传播时代的古埃及和希腊人,印刷传播时代的中国,电子传播和网络传播时代的西方发达国家。4) 、传播上的优势地位必然会导致文化上的优势地位,因此在发达国家的文化侵略面前,弱小国家几乎没有还手之力。这一切告诉我们,必须积极参与传播革命,十分重视传播科技的开发、引进和,同时,还要加强对人类传播活动的研究。否则,国家在全球性的传播竞争中处于劣势和消极被动的地位,甚至有可能

15、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传播学为什么在美国产生?1.大众传媒对政治的影响力美国政治家向来重视利用传播媒介宣传其政治主张、树立形象、争取选民的支持。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参战国家也充分利用了大战传媒进行战争宣传,也使民众看到了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大战1917 年,美国成立“公共信息委员会”,负责美国的战时宣传,宣传了战争的意义,协调协约国之间的关系。战后,人们对宣传在现代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宣传对社会生活的巨大影响,有了相当的认识。代表的研究成果是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小结:从严格的学科范畴来说,二战之前美国的宣传研究并不属于传播学,但是宣传研究使民众认识到大众

16、传媒对于战争、社会的巨大影响力。(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战二战期间,参战各国有意识地普遍重视战时的宣传工作。1942 年美国成立军事情报局,监督国内宣传,负责对国外的官方宣传。美国陆军部新闻与教育署聘请专家卡尔霍夫兰,研究部队为士兵精心制作的电影是否影响士兵对战争的认识、鼓舞士兵参战的士气。以霍夫兰为代表的耶鲁学派对传播技巧、传播与态度改变等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小结:二战间,美国军队空前广泛地利用电影和其他大众传播媒介,客观上推动了传播研究的深入,为传播学的研究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实践基础。(3 )和平时期美国政治家非常重视传媒,总统大选期间,候选人往往通过广告、演讲、公关、活动等,在所有媒介上展开竞选攻势。肯尼迪被称为“电视总统”,他非常善于利用传播媒介塑造公共形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