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57277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98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1 茅湾里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大汤坞村 春秋战国 省级文保单位 2 上董越窑青瓷窑址 戴村镇上董村 东晋南朝 市级文保单位 3 城隍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钟家坞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保单位 4 纱帽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泗化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保单位 5 沿池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泥桥头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6 后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席家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7 马面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涂川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8 尖湾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9 西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涂川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10 牛面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邵家塔村 春秋战国 市级

2、文物点 11 太公堂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邵家塔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12 前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邵家塔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13 冯家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14 石浦湖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15 大坟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16 梅园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17 安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席家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18 唐子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泗洲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19 火草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泥桥头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20 馒头山印纹陶窑址 进化镇泥桥头村 春秋战国 市级文物点 21 横塘倪印

3、纹陶窑址 浦阳镇横塘倪村 春秋战国 22 孔湖窑址 所前镇大平阳村 东汉 市级文物点 23 茶叶山窑址 进化镇 东汉 市级文物点 24 桥头陈窑址 城南桥头陈村 东汉 25 马面山窑址 临浦镇白鹿塘村 汉代 26 钟家坞窑址 进化镇钟家坞村 汉代 27 戴家山窑址 戴村镇戴家山 南朝,萧山窑主要窑址一览表,茅湾里窑址,公布时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 代:,2006年5月25日,周至战国,位于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大汤坞村北60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堆积厚1.5米。采集陶片有印纹硬陶罐、坛等,胎多紫褐、红褐色,烧成温度在1100oC左右,烧结坚硬,饰米字、网格、方格、云雷纹等;原始青瓷片

4、有盘、盅、碗等,胎灰白,施青黄色薄釉,内底多为螺旋纹。,发掘时间:,1956年12月8日,印纹陶就是在模子里置竹篮条或绳子,接着用泥涂在模子里,待半干后取出,陶坯的表面就留下清晰的篮或绳的印纹,再进行烧制。依其烧制温度的低高,又分为印纹软陶和印纹硬陶。印纹陶的器形大多为日常生活用具,主要有瓮、坛、罐、盂、钵、杯、盘、豆、尊等器皿。制作方式为手制、模制和轮制。受印纹的启示,先民们后来直接在陶拍上刻饕餮纹、夔纹、云雷纹和曲折纹等纹饰。陶拍原先是以拍打方式弥合泥坯裂缝的简单工具,其上所雕的纹饰,也很可能就是印章艺术的渊源。,中国陶瓷史话,目前对瓷器的具体定义,还没有取得统一的意见。一般人认为,必须具

5、备以下几条才能称之为瓷器: 第一,瓷器的胎料必须是瓷土的。瓷土的成分主要是高岭土,并含有长石、石英石和莫来石成分;含铁量低。经过高温烧成之后,胎色白,具有透明或半透明性,胎体吸水率不足1,或不吸水。 第二,瓷器的胎体必须经过12001300的高温焙烧,才具备瓷器的物理性能。各地瓷土不同,烧成温度也有差异,要以烧结为准。 第三,瓷器表面所施的釉,必须是在高温之下和瓷器一道烧成的玻璃质釉。 第四,瓷器烧成之后,胎体必须坚硬结实,组织细密,叩之能发出清脆悦耳的金属声。,一、新石器时代的陶瓷工艺,中国陶瓷史话,陶猪 河姆渡,黑陶釜 河姆渡,黑陶贯耳壶 良渚文化,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中国原始陶器开

6、始于距今七千年左右是不成问题的。最早的彩陶发源地在黄河流域,龙其以陕西的泾河、渭河以及甘肃东部比较 集中。甘肃东部大地湾一期文化,不仅在器形上比较规整,而且绘有简单的纹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中国陶瓷史话,二、夏商周时期的陶瓷工艺,白陶瓿,商代,原始瓷尊,商代,夏、商、周时代的烧窑技术也有所改进,馒头窑的出现更加改善了窑内的烧成气氛,对提高陶器质量有利。窑炉容积增大,窑室底部可达1.8米;根据 不同产品,烧成温度也有所提高。进入西周以后,窑炉顶部出现了烟囱,这对陶瓷烧造技术的改良有着重大意义。这个创举,使燃料的燃烧更加充分,热力更有效利用,还可调节空气和火焰的流速,使火焰性质得以

7、控制,烧成温度可达1200oC。所以说,窑炉的改进,是这一时期出现原始瓷器的重要原因。,中国陶瓷史话,汉代的陶瓷器,造型浑厚而饱满,许多器形模仿铜器造型。器物表面施釉烧成温度约在950oC1000oC之间,为低温釉,所以今天所见到的汉器表面出现有细微碎纹。到汉代为止,我国北方使用的馒头窑已基本达到比较完善的地步。在南方,此时已出现比较成熟的龙窑,增大窑室的同时也缩短了烧成时间,明器秦,明器汉,青瓷双系钟汉,三、秦汉时期的陶瓷工艺,四、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工艺,中国陶瓷史话,西晋青瓷兽衔环盆,东晋青釉褐斑羊头壶,三国、两晋时期,江南陶瓷业发展迅速,相继在萧山、上虞、余姚一带出现了越窑、瓯窑、

8、婺窑等著名窑址。所制器物注重品质,加工精细,可与金、银 器相媲美,成为当时名门望族的日用品。 东晋南朝时期,在江西、四川、福建等地的窑址有了很大发展。但江浙一带的瓷窑都出现了明显的衰退迹象、瓷窑减少、数量降低、装饰简化、烧造略显粗糙。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至唐代前期。,中国陶瓷史话,五、隋唐陶瓷艺术,开始于南北朝时期“南青北白”瓷业布局,到唐代形成较为明显而固定的局面。从北朝到唐代这一阶段,我国古代制瓷艺术逐步形成了青釉和白釉两个大的系统,它们在后世分别沿着不同的方面各自发展。白瓷的真正成熟期是在唐代,特别是在唐代中晚期,它已成为一个独立体系,与青瓷分庭抗礼。,邢窑葵口浅底白瓷碗,越窑秘色瓷碗,中

9、国陶瓷史话,六、宋代的陶瓷工艺,定窑白磁金彩云鹤文碗,宋代的陶瓷,是工艺美术中最为杰出的一个品种,是我国古代陶瓷发展的鼎盛时期,也可以说,宋代是“瓷的时代”,人们简称它为宋瓷。著名的宋代十大名窑分别是北方的定窑、汝窑、官窑、耀州窑、钧窑、磁州窑以及南方的哥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汝窑盘,官窑贯耳瓶,中国陶瓷史话,六、宋代的陶瓷工艺,哥窑鱼耳炉,景德镇的烧造史可以溯至唐代,原名“昌南”,宋真宗景德年间,该地因制瓷名扬天下而改名景德镇。 就青白瓷这个品种而言,景德镇可称天下第一,这是一种独具风格的瓷器。其釉色白中闪青,青中显白,釉色透亮,光照见影,所以又称“影青”或“映 青”,有“假玉“之称。

10、,钧窑玫瑰紫大花盆,景德镇湖田窑青白釉 刻花婴戏纹碗,中国陶瓷史话,七、元代的陶瓷工艺,青花凤穿花执壶,釉里红缠枝牡丹纹碗,元代青花瓷器装饰有两种形式:一种以白色为地,蓝色为花,用青花原料直接在白色胎体上进行绘制。另一种是青花为地,以湛蓝青翠的地色衬托出白色的花纹。,卵白釉连座小瓶,八、明代陶瓷工艺,中国陶瓷史话,当时,以景德镇为中心的官窑日益繁荣,大量生产御用器皿和民用瓷器,以质量高、销路广,代表了明代制瓷水平,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有较为详细 地描述。其产品以青花、五彩为主流,在元代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将陶瓷艺术带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地。,宣德青花海水云龙扁瓶,永乐甜白釉

11、暗花三系罐,正德素三彩菊花耳瓶,九、清代陶瓷工艺,中国陶瓷史话,康熙紫红地珐琅彩 缠枝莲纹瓶,雍正粉彩群仙祝寿图双狮耳瓶,提梁圆形壶,关于古陶瓷辨伪,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一般来说,从胎质、釉色可以看出其年代和窑口。例如,距今4000年前的商周时代的青釉瓷器,又称原始青瓷,是青瓷的低级阶段,其胎为灰白色和灰褐色,胎质坚硬,瓷化程度较高;其釉色青,釉层较薄,厚薄不均。这是因为当时采用沥釉方法进行施釉的缘故。,商,原始青瓷双系罐, 高13.2cm,口径8.4cm,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关于古陶瓷辨伪,五代时的釉色为天青色。据传说,五代后周柴世宗指雨过天晴的天空,

12、对向他请示御用瓷釉色的官员说:“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所以,五代的瓷釉便被钦定为天青色。这种釉釉色莹润,施釉较薄,青中闪着淡淡的蓝色。,五代天青乳浊釉缽,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关于古陶瓷辨伪,宋代龙泉窑的梅子青釉。这是宋代龙泉的最佳色,是青釉中的代表作。其色可与高级翡翠媲美。釉层较厚,釉面光亮,玻化程度高,釉面不开纹片,质莹如玉,其色近似梅树中生长着的“梅子”。,南宋龙泉窑梅子青釉三足鼎式炉,关于古陶瓷辨伪,明代宣德年间,与明永乐年间时间虽近,但瓷胎釉色却迥然不同。同一器皿,永乐胎厚,宣德胎薄。宣德时大件琢器底部多无釉,露胎处常有红色点,俗称“火石红斑”,还有铁锈

13、斑点。清康熙、雍正时的仿宣德瓷器则无此特征。,明宣德 青花灵芝纹茶盏,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清代康熙时瓷器的胎釉,胎色细白,胎质纯净,细腻坚硬,与各朝代的同一器皿相比,它的胎体最重。此外,这一时期的同一件器,往往施两种白釉,器内、口缘、器外底施粉白釉,其釉较稀薄,往往见有小缩釉现象;底部还现有坯胎中旋纹痕迹。器身施亮青釉,其釉莹润光亮,胎釉结合极坚密。一件器皿施两种釉,是清代康熙年间生产的瓷器的最大特点。,关于古陶瓷辨伪,天蓝釉兽面纹螭耳尊,高22.5cm,口径11.9cm,足径11.7cm。 尊口微撇,口、足径度相若,圆腹,圈足外撇,颈部两侧对称置螭耳。里施白釉,外施天蓝釉

14、,通体饰仿古铜器纹饰夔龙、夔凤、饕餮、回纹等。底白釉青花楷书“大清康熙年制”三行六字款。,一、根据各期陶瓷胎质、釉色的特点来判断,二、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关于古陶瓷辨伪,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花捧回文、书写回文、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 ”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明嘉靖青花八仙人物棱口罐,清康熙年间将军罐

15、,二、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关于古陶瓷辨伪,纹饰本身有它的时代性,它是当时社会文化的反映。例如,明代中期,正德年间,道教、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社会广泛兴起,所以,瓷器上出现了八仙、八宝图、真武大帝、花捧回文、书写回文、仙人朝圣图等图案。又如,清代康熙皇帝吸取明亡的教训,对“尚武”和“习文”极为重视。所以,在瓷器图案中,“尚武”方面有各样的刀马人物和清装射猎图等出现;在“习文 ”方面,在瓷器上大量书写诗词,以文字作为图案装饰。,明嘉靖青花八仙人物棱口罐,清康熙年间将军罐,二、从各朝代陶瓷的纹饰去判断,关于古陶瓷辨伪,作纹饰鉴定时,对不同时代要掌握其不同纹制手法。例如我们最常见的云纹,元、明、清就

16、有不同的“朵云”,只要细心研究,不难发现,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绘制方法。,清光绪 粉彩朵云百蝠纹大盘,元 青花麟凤纹盘,明 青花海水蕉叶纹尊,三、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关于古陶瓷辨伪,唐代的饭碗,一般是深腹,直口,实平足,胎厚,体重。明代的碗,口外撇,腹深而丰满,圈足较高,给人以古拙稳重之感。入清以后,特别是康熙时期,碗口外撇,但弧度没有明代大,腹深但显得瘦小,圈足开始变矮。到雍正以后,其圈足最下处,一改明代的平齐而向圆形(俗称“泥鳅背”)演变。,唐越窑青瓷碗,明永乐青花暗刻云龙纹碗,清雍正 青花寿字纹碗,三、从各朝代陶瓷的造型去判断,关于古陶瓷辨伪,宋代的梅瓶造型是小撇口,短颈,肩特别丰,身体修长,圈足,给人以古朴秀美之感。到元代,则改宋代时的小撇口为板唇口,短颈加高,从直统式小颈改为喇叭状,下身加粗,体形变大。到了明代早期,其口又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改变了宋代的秀长身形,向平稳实用发展,这是梅瓶造型最美的时期。发展到清代雍正时的梅瓶,它以明代早期为式样,但其口往往略高于明代,和颈相接处象欠一定弧度似的,没有明代早期那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