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书而生的魏书生》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572577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3.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书而生的魏书生》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为书而生的魏书生》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为书而生的魏书生》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为书而生的魏书生》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为书而生的魏书生》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为书而生的魏书生》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为书而生的魏书生》ppt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南钱北魏,钱梦龙,魏书生,钱梦龙,魏书生,为书而生 魏书生,陈灵 项芸 丁易菲,目录,生平简介,教学方法,学生管理,教育理念,总结评价,1,生平简介,1950年,出生于河北省,1956年随父母迁居沈阳,1957年,就读于沈阳和平区砂山一校,1963年,考入沈阳市三十二中学读初中,1965年,辨证唯物主义纲要、 哲学讲义,语文教师,教导处主任,教委副主任,教育局局长兼党委书记,他从未上过大学,却被大学聘为兼职教授,1996年07月,到香港、澳门讲学; 1998年07月,参加教育部组织的讲学团,到西藏讲学; 2000年03月,应邀到台湾省讲学; 2004年05月,再次应邀到马来西亚巡回讲学; 20

2、05年03月,应邀到新加坡讲学; 2010年8月2日,应井冈山市教育局和春桃慈善基金会的邀请讲学; 2010年8月15日,应湖北汉川市教育局和汉川市委的邀请讲学; 2010年8月22,应河北省邢台市教育局和邢台市政府邀请讲学; 2010年10月20,应山东省滕州市滕北中学校长邀请讲学 魏书生在重庆铁路中学 2010年11月22日,应重庆市铁路中学校长黄兴力邀请讲学; 2011年3月8日,应重庆市珊瑚中学校长高飞的邀请讲学; 2011年8月13日,应山东省莱阳市教育局的邀请讲学 2011年11月17日,应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荷城小学的邀请讲学;,他不是专职演讲家,却被誉为“现代孔子” 游学海内外

3、数十年,讲学数千场,所到之处无不轰动,1.当代中学生用功术魏书生、王学奇等编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 2.智力引发与训练魏书生、张一村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 3.语文教学探索魏书生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年 4.思维能力测验与引发魏书生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年 5. 班主任工作漫谈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 1993年 6.初中生科学学习方法魏书生编著 辽沈书社 1993年 7.语文自学导引(共6册) 魏书生主编沈阳出版社1994年 8.魏书生文选(一、二卷)魏书生著 漓江出版社 1995年 9.中国特级教师教案精选魏书生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 10. 家教漫谈魏书生著 漓江出

4、版社 1996年 11. 素质教育理论与教学模式魏书生、刘继才、孟庆欣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 12. 中学生实用学习法魏书生编著沈阳出版社1998年 13. 中学整体优化改革优秀成果汇编魏书生主编辽宁民族出版社1998年 14. 初中生分类作文大全魏书生主编白山出版社1999年 15. 初中生应试作文大全魏书生主编白山出版社1999年 16. 初中生议论文写作大全魏书生主编白山出版社1999年 17. 初中生600字作文大全魏书生主编白山出版社1999年 18. 学生学习600法魏书生主编 漓江出版社 2000年 19. 好学生 好学法-魏书生主编 漓江出版社 2005,他不是专职作家,

5、却出版了几十本专著,本本畅销,教育理念 教学方法 学生管理,魏书生的教育理念,“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反对,热爱普通工作 热爱做小事,班主任,校长,局长,“上海第一的哥”臧勤,1.元帅当不成,好好当士兵。,2.坚持不懈,水滴石穿,每天5000米,19791997年,升学考前,36,3.每天一篇日记,1. 日记能使我们记住自己做过的事、见过的人、用过的物,记住自己的经验教训。 2. 写日记有利于改革自我、超越自我。 3. 写日记能磨炼人的毅力。 4. 写日记能提高分析和认识社会问题的水平。 5. 写日记可以积累材料,提高写作水平。,案例 日记是一本好书连我自己都惊叹:自己在初中三年中竟写

6、过1060篇日记!这一切好像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如今细细回想一下,写日记使我受益匪浅。,每天由值日班长在黑板的右下角写一句格言,确立“座右铭”,读名人传记,办班级日报,写自我教育说明书等。这些做法,使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对同学们客观地看世界、辩证地看自我、发展地看社会,从挫折中寻找动力、从失败中看到曙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苦乐观,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魏书生的教学方法,一个学科:大语文 两条原则:实事求是,循序渐进 三大部分:动力部分,智力部分,操作部分,魏书生的教学方法,事例一 一个语文只考了八分的学生? 魏老师的班里,有个学生在语文期中考试中只考了八分。魏老师找他谈话

7、。谈话中,魏老师开门见山地说:“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是吗?”学生答:“是。”“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是吗?” 如果你是魏老师你会怎么做?,“你根本不学习,还能考八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魏老师继续问:“成绩下来了,你有不服气的地方吗?”“有啊,第一道题我会做,但没答对,我不服气。”而后,魏老师让这个学生说说自己的优点,学生说:“我没有优点。”在魏老师的提醒和启发下,学生慢慢地找到了自己的优点,从一个找到了十个、二十个 在以后的日子里,魏老师允许这个学生上课不听讲,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学习;魏老师帮他检查学习的效果,帮他确定

8、学习内容,不断地督促、检查他的学习落实情况。这个学生最终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你怎么就考八分,废物!猜也能猜八分!” “我听语文老师说,你上课根本就不听讲” &“听你父母说,你在家也不写作业” “你根本不学习,还能考八分,说明你挺聪明的,要是你稍微努力一下,肯定会比这次考得好” ,魏书生的教学方法,事例二 吴柏萧菜园小记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菜园小记写的是作者对延安蓝家坪开荒种莱岁月的深情回忆。这篇文章,语言平实、准确生动,富有色彩美,中心思想以小见大。 让我们来看看魏老师是怎么教授这门课的。,魏老师没有用传统教育模式即“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充分地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正是因为课堂教学中的

9、主体是学生。 1 他引导学生自己创设问题情境,扩展思维,更深理解。 2 精心设计并上好开头课的艺术。 3 不断用有趣的课堂问题情境为教学开路。 4 使教学内容不断地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魏书生的学生管理,专业化、独具慧眼、内外兼修,魏书生的学生管理,事例一 民主管理、系统管理:收费比赛、做学校的主人 “学生能做的事就让学生做” “鱼长”、“花长”etc,魏书生的学生管理,事例二 自我管理 曾经有学生问他:“您还能做我们的班主任吗?”魏书生说:“为什么不能?”学生说:“我们看您太累了!”“那我就请副班主任来管嘛!”学生问:“副班主任在哪?”魏书生说:“就在每位同学的脑子里!”,魏书生的学生管

10、理,事例三 信息管理 主办三报:周报,日报,板报。通过三报,把校内外、班内外的一些教育教学信息及时准确地通过文字的形式传递给全校的师生员工。,魏书生的学生管理,事例四 说明书 使用心理描写的表达方法,描绘出心理活动的三张照片(犯错前、犯错时、犯错后),每张照片都有两种思想和争论。,说明书 今天自习课,我做物理习题时,遇到一道难题,怎么也想不出来解法,便想:向同桌请教吧!这时好思想提醒我:不行,自习课不让说话,不让出声。坏思想说:不要紧,老师不在,干部又没注意,小点声不就行了吗?好思想干着急也管不住坏毛病。 坏毛病果然指挥我张开嘴巴,悄悄打听同桌这道题怎么做。同桌开始不愿理我,好思想趁机说:停止

11、吧!别问了。坏毛病不甘心,缠着同桌,弄得人家不好意思,只好用笔给我写怎样解,我又看不懂,就又问。这时好思想说:算了吧,别问了,下课再说吧,再不停止,老师来了,班长该注意咱了。可坏毛病正在劲头上,哪里听得住,说:不要紧,再问一问,问题就解决了。 正在这时,我的行为被班长发现了,他走过来,向我伸出5个手指头,好思想一看就明白了,这是让我写500字的说明书,便说:看看,上课说话,干扰同学自习,你问的那位同学学习计划被打乱了,自己还受到了惩罚。坏毛病说:有什么办法,这次挨罚就挨罚吧,下次不再问就是了。 初转入本班的学生 某某,魏书生的学生管理,其它 目标管理,科学管理,时间管理,空间管理,效率管理,威

12、信管理,教学管理,教师管理等,3,总结评价,体会魏书生五重境界说,书生境界治师魂,命中教坛生相魂。 无意无心堪冷调,有滋有味够丹忱。 漂泊流浪难成器,专注攀登易遂心。 天道人勤酬锐志,魏公经典赛甘霖。,魏书生的教育艺术给人的启迪,1.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 2.教育学生制定计划 3.从小事抓起,为书而生的魏书生,“魏书生,为书而生的人”。 魏书生是个教书的人,因此我们说他为书而生应集中在他的爱书、读书、作书和教书上。,事业大成的魏书生,他的成功是多方面的。他的成功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人生艺术的成功, 二是教育艺术的成功, 三是教学艺术的成功。 毛志成先生:大教师 教书匠 谋生者 因教误人者 恶老师,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