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_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66150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_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_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_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_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_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_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21 小石潭记_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1小石潭记21. 小石潭记教学目标: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正确朗读课文,疏通文意,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2 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3 理解作者在贬居生活中孤独凄凉的心境。教学重点:1掌握文言知识。2学习对景物细致观察并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寄情于山水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的乐与忧。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名山大川青山绿水会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激动。自古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赏山玩水之中就给我们留下了芳词佳句: 乱

2、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花香。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中的花、草、荷叶、芙蓉、桂花、雪,突出了春的生机勃勃,夏的花妍芳泽,秋的神韵,冬的情怀。唐代有一位文学家的山水散文更是让我们难以忘怀,他就是柳宗元,今天,我们就和他一起,畅游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名胜“小石潭”,去一睹大自然的美妙。(板书:小石潭记,柳宗元)二、读通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2读顺句子。)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互相交流疑难字的读音和句子的停顿。2学生朗读,老师和其他同学一起纠正读音和断句。3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读音和句读。4学生齐读课文。

3、5给加点字注音,指名学生朗读。篁( )竹 清冽( ) 为坻( ) 为屿( ) 为嵁( ) 佁( )然 俶( )尔 翕( )忽 差( )互 寂寥( ) 悄怆( ) 幽邃( )三、读懂课文。(要求:对照课文注释,翻译课文。)1学生翻译课文,组内交流讨论。老师巡视,解答个别学生的提问。2疏通文意,点拨难句。(集体质疑:共同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西”,方位词作状语,译时要补出省略了的介词“向”,译作“向西”。“步”,古时是量地单位,一步合当时六尺。史记秦始皇本纪:“舆六尺,六尺为步。”要注意的是,古时举足两次为一步,今天

4、举足一次为一步。也就是说,古时的一步,等于今天的两步;今天的一步,等于古时的半步,又叫做“跬”。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里的“跬”就是古时的半步,今天的一步。“百二十步”,作“行”的宾语。“篁”,读hung,说文:“竹田也”,丛生的竹子;“篁竹”,竹林。“如鸣佩环”有两种分析法,一种是作补语,摹拟水声;一种是作分句,主语“声”承前省略。 “佩环”,古人系在腰带上的玉制装饰品,行则有声。“鸣”是使动用法,意思是发出响声。“乐”,动词,喜爱。“之”指代这个地方,但不是小石潭,因为小石潭是在伐竹取道之后才见到的。全句的意思是:从小丘向西走了一百二十步,隔着竹林,听到流水的声音,好像玉佩

5、玉环碰撞时发出的叮咚声,心里很高兴。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全石以为底”,就是“以全石为底”,意思是拿整块石头作为底。“以”和它所介的词语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一般是作状语和补语。“以”所介的词语,为了强调它,有时可以提到“以”字的前面,如成语“夜以继日”“一言以蔽之”中还保留着这种句法。“卷石底以出”中“卷石底”就是卷起石底,也就是石底卷起。这类动词,词义不变,主语和宾语可以互调,而动词并不转为被动。“卷石底”,既是“卷起石底”,也是“石底卷起”,意思一样。 “以”相当于“而”,可以不译出,连接两个动词。“为”是一个意义很广泛的动词,有“做”“当作”“成为”“

6、是”等意义,随上下文而定。“为坻”,成为坻。“坻”读ch,水中的小洲、高地。“屿”,小岛。“嵁”,读kn,指不平的岩石。这句话的意思是:小石潭以整块石头构成潭底,靠近岸边的地方,潭底石头翻卷上来,露出水面,(形成各种状态),(有的)成为坻、(有的)成为屿、(有的)成为嵁、(有的)成为岩。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这是个并列关系的复句。“可”本是能愿动词,用在数词前面,词义由“可能”引申为“约计”,属副词;“可百许头”,大约一百来头。“许”用在数字后面,也是表示约计的,相当于现在的“左右”等;“百许头”,百把头的光景。“可许”复用,约计的意思更明显。“空”是名词,作“游”的状语,意思是“

7、在空中”。“空游”就是无所依,“空游无所依”是联合结构的复杂谓语,前后互相补充。犹如“裹足不前”,把脚裹住,就是停止不前。“所依”是所字结构,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一个名词,实际上是“所依之物”的省略。“无所依”,没有可以依托的东西。“若”用在动词前是副词,好像、仿佛的意思。“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在天空中游,没有什么依托的东西,意思是,好像并不在水中,并没有水似的。这是形容潭水的清澈见底。“空”只是“游”的状语,“若”作状语,修饰“空游无所依”,“皆”作状语,修饰“空游无所依”。这句的意思是: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西南望”的

8、“西南”是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的趋向,“潭”是“西南”的定语,“而”连接前后两部分,而前一部分实际上省略了一个介词“向”。“斗折蛇行”的“斗”和“蛇”是名词作状语,意思是山溪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斗折”和“蛇行”,结构并列,意思相同。“明灭可见”:站在高处看,曲曲折折的泉流,有的地方看得见,有的地方看不见,看得见的为“明”,看不见的为“灭”;因为泉水弯弯曲曲,所以一段明,一段灭,明而又灭,灭而又明,其明灭隐显皆可见。这句的意思是:朝潭的西南望去,弯弯曲曲的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又像长蛇在爬行,虽或隐或现,也能看见。 伐竹取道:取:开辟,开出。 其岸势犬牙差互 犬牙:名词作

9、状语 举例:其一犬坐于前 (狼)日光下澈:下:方位名词作状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方位名词作状语。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凄、寒,使凄,使寒 形容词使动用法3对照译文,读出原文。(学生对照大屏幕上的译文,分段读出原文,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记忆程度)4学生齐读课文。四、作业1熟读课文,课后作业题第三题。2整理重要的实词、虚词在积累本上。第二课时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疏通了文意,基本读通读懂了文章。本文是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名篇,历来脍炙人口。他在文中是怎样写景抒情的,他是怎样借被遗弃于荒远地区的美好风物,寄寓自己的心情的,这使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二、学习讨论(一

10、)分析第一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2引导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自然段描写了哪些景物?作者写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用了哪些准确的动词?明确:写了空竹、水声、小潭和潭边的青树、藤蔓。用“隔”“闻”“伐”“取”“见”等动词,写出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同时也点出小石潭位于人迹罕至的荒僻幽静之处。为下文写环境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伏笔。 (2)本段写景用了什么写法? 明确:用的是先闻其声,后见其形,“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不是停留在一点上看,而是向前走去,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景影片。 发现小潭 篁竹一水声小潭青树翠蔓 隔 闻 伐 取 见(动词准确) 移步换景的写法3全班齐

11、读第一自然段。(二)分析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2讨论下列问题: (1)第二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用的是什么写法? 明确:描写了潭水、游鱼,用的是特写镜头。 (2)潭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描写的? (显示录像:潭水、游鱼画面。) 明确:清澄。作者从游鱼、阳光、影子等角度描写潭水。通过具体景物,用静止和活动的画面来写,不作一点抽象的说明,整段话没有一个字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上了,这就更显出了水的清澄。这里虽然没有正面写水,可是通过对鱼儿

12、、日光和影子这些具体东西的描绘,真正地写出了水清。就像画家在画风的时候,用树枝飘向一边表示风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表现手法。这种写景的方法叫侧面描写。 (3)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相结合的方法,先描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化的手法。先写鱼儿呆呆地一动不动,“佁然”就是呆呆的样子。潭底石头上印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窜往远处,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的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 潭中景物:潭水、游鱼、阳光、影子 侧

13、面描写水的清澄:游鱼 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动静结合特写镜头3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分析第三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2讨论以下问题: (1)第三自然段描写小潭源流,依次抓住溪身岸势的什么特点来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明确:抓住溪身的曲折、蜿蜒,岸势的参差不齐来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小溪,就溪身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行那样曲折,这是流动的。这里用了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准确地抓住了景物的特征。 (2)如何理解小溪的“明灭可见”? 明确:因为小溪是那样曲折,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

14、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特征。 小潭源流溪身斗折蛇形明灭可见 岸势 犬牙差互参差不齐3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 (四)分析第四、五自然段1教师范读第四、五自然段。2讨论以下问题: 第四自然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幽深冷寂的景色和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这是作者被排挤、受迫害的身世遭遇的反映,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封建社会中进步文人的痛苦心情。文章结尾是记录同游者,是游记常用的一种格式。(五)总结全文结构和写作技巧1结构第一段:叙写寻潭的过程,概写石潭的全貌。第二段:写潭水与游鱼。第三段:写潭溪与岸势。第四段:写潭上人的感受。第五段:记同游者。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文章有一先一后的两条贯串动作线在流动,一条是游踪,一条是视线。2作者是如何运用多种技巧,细致描写事物的?(1)先声夺人:如第一段,写小石潭的出现,采用了先声夺人的手法,如“隔篁竹,闻水声”,用“鸣珮环”的比喻形容水声悦耳,用“心乐之”的主观感受启动读者的兴趣,然后写“伐竹取道,下见小潭”,就十分令人神往。 (2)抓特点,用比喻:写潭的构造形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