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9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1 曹刿论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553790 上传时间:2019-01-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英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9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1 曹刿论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英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9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1 曹刿论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英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9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1 曹刿论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英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9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1 曹刿论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英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9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1 曹刿论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英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9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1 曹刿论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英新课堂】2017春人教版9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21 曹刿论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21曹刿论战【导学目标】1了解左传及齐鲁长勺之战的背景,把握曹刿的战略、战术思想,理解鲁军以弱胜强的原因。2赏析曹刿和鲁庄公两个人物形象,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理解课文的主旨。3学习本文以“论战”为中心组织材料、剪裁得当的叙事特点。4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祖国的爱国精神。【课时计划】2课时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发生在春秋时期齐国和鲁国的长勺之战曾经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评价,说它采用敌疲我打的方针,是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曹刿论战就是谈论这场战争的。在鲁国的生死存亡之际,曹刿挺身而出,凭着其深远的见识,从容的风度,为弱小的鲁国赢得了这场战争。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自主学习展示

2、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字音曹刿(u)小惠未徧(bin)小信未孚(f)又何间(jin)焉 公与之乘(chn) 长勺(sho)2文言知识梳理(1)重点实词肉食者鄙:鄙,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弗敢加也:加,虚报,这里指以少报多。必以信:信,实情。小信未孚:孚,为人所信服。神弗福也:福,赐福、保佑。公将鼓之:鼓,动词,击鼓进军。既克:克,战胜。望其旗靡:靡,倒下。(2)通假字小惠未偏(“徧”通“遍”,遍及,普遍。)(3)古今异义牺牲玉帛(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猪、牛、羊等。今义:放弃或损害一方的利益。)小大之狱(古义:案件。今义:监狱。)必以情(古义:(以)实情判断。今义:感情。)忠之属也(古义:尽

3、力做好分内的事。今义:忠诚。)又何间焉(古义:参与。今义:中间,空间或时间。)可以一战(古义:可以凭借。今义:可能、能够。)肉食者鄙(古义: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今义:轻视,看不起。)再而衰(古义:第二次。今义:又一次。)(4)一词多义:间又何间焉(参与。)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暗地。)故公问其故(缘故。)故克之(所以。)属忠之属也(类,一类。)神情与苏黄不属(类似。)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以可以一战(凭借。)必以情(按照。)必以分人(把。)伐齐师伐我(兴兵攻打。)伐竹取道,下见小潭(砍伐。)(5)词类活用神弗福也(福,名词用作动词,赐福,保佑。)公将鼓之(鼓,名词用作动词,击鼓进军。

4、)(6)省略成分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肉食者谋之,(君)又何间焉?乃入见。(曹刿)乃入(宫)见(庄公)问:“何以战?”(曹刿)问(庄公):“(君)何以战?”必以分人。必以(之)分人。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曹刿)对曰:“(此)忠之属也。可以(之)一战。”(7)成语一鼓作气: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事情做完。辙乱旗靡:形容军队溃败混乱。彼竭我盈:他们的勇气已丧失,我们的士气正旺盛。3作者名片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是记载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和汉书艺文志都认为它是孔子的同代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书中保存了大量古代史

5、料,文字简练生动,尤其善于描写战争及复杂事件,又善于通过对话和行动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4背景资料长勺之战的背景齐国襄公无道,在位时发生内乱。襄公兄弟多人,公子纠的母亲是鲁国人,他就逃到鲁国,公子小白则逃奔到莒国。庄公8年(前686年)秋,齐国人杀死襄公,立公孙无知,庄公9年(前685年)公孙无知又被人杀死。于是,纠和小白争着回国。小白设计先到,做了国君,就是鼎鼎大名的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齐国要杀公子纠,他们打败鲁军,并威胁鲁国,要求鲁国杀公子纠。纠被杀后,齐军就出兵,在长勺与鲁军会战。当时齐强鲁弱,但最终鲁军胜利,成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例。步骤二整体感知

6、走进文本(一)朗读指导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录音,学生听读,把握字音。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根据朗读情况纠正语调。【交流点拨】如: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读出反对的意味)小惠未徧,民弗从也。(读出否定的意味)忠之属也。可以一战。(读出肯定的意味)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语调应舒缓、深沉,读出议论的语气)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有解说的意味,语调应低缓)3学生大声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句,并勾画出难词难句,以待讨论交流时解决。4选几位同学概述课文大意。【交流点拨】鲁庄公十年春,齐国出兵进攻鲁国。当时齐强鲁弱。曹刿请见庄公,询问备战情况,随同庄公参战,大获全胜,曹刿为鲁庄

7、公释疑解惑。(二)整体感知理清线索1跳读课文,概括每段大意。【交流点拨】本文虽短,但能紧扣题旨“论战”,运用对话的形式,有条不紊。逐层展开,阐明曹刿是怎样论战的。全文共三段,每段为一个部分。第一段,写鲁国战前的准备。第二段,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以写鲁方之战术决策为主。第三段,写曹刿论述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胜的原因。2速读课文理线索,这篇课文有几条叙事的线索?【交流点拨】有两条线索,一条是事件发展的线索(将战备战胜战评战);一条是人物活动的线索(请见问战参战释疑)。3课文的题目是“曹刿论战”,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交流点拨】这是一篇记叙文,全文以“论”为中心。第一段记叙论战前政治准备的内容;第二

8、段记叙战斗经过;第三段通过“叙”来“论”战争胜利的原因。合作探究深悟文本步骤三质疑问难深层探究1“齐师伐我”的“伐”是什么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你悟出了什么?【交流点拨】“伐”是兴兵攻打的意思,由“齐师伐我”的“我”字可以看出,记载这一史实的一定是鲁国的史官,而且,齐国发动的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鲁国是正义的卫国战争。2作战地点选在哪里?【交流点拨】长勺,在鲁国境内,地理条件对鲁国有利。3“何以战”这三个字引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了曹刿重视战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作哪几个方面的准备呢?【交流点拨】三方面:“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小大之狱

9、,虽不能察,必以情”。4对于这三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交流点拨】前两个方面的准备,曹刿都予以否定民弗从也、神弗福也,第三个准备,得到了曹刿的认同,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5曹刿是怎样帮助庄公选择恰当的作战时机的?【交流点拨】战斗刚开始,不等齐军疲倦,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又急于去追击。曹刿阻止了庄公的过急行动。他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的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

10、的大好形势。6曹刿对战争能获胜的原因分析,可以用哪几个成语来概括?【交流点拨】冲锋要待“彼竭我盈”之时,曹刿是要鲁军“以逸待劳”;追击要选择“辙乱旗靡”之时,曹刿是要鲁庄公能够“知己知彼”。7鲁国能够以弱胜强的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政治清明,民心所向(在政治上取信于民);上下团结,君民一心(团结一致、知人善用);掌握策略、以逸待劳(不盲目与强齐硬战);把握战机、后发制人(彼竭我盈、一招制胜)。步骤四赏析人物多层探究(一)赏析人物再读课文,探究下面的问题:1找出文中写曹刿的句子,分析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用“从中可以看出”的句式回答)【交流点拨】课文集中体现了曹刿作为一名军事家的“远谋”。从曹刿

11、请见中可以看出他的爱国热情;从曹刿问战中可以看出他的政治远见;从曹刿参战中可以看出他卓越的军事才能;从曹刿论战中可以看出他过人的谋略。2课文除了写曹刿还写了鲁庄公,他又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从中表现了”的句式回答)【交流点拨】课文集中表现了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之“鄙”。鲁庄公把战争的希望寄托在施行“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佑”上,说明他政治上无能;他急于进攻,急于追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但他不是一个昏君,从鲁庄公备战见曹刿,三问三答中表现了他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从鲁庄公作战用曹刿,亲自参与打仗中表现了他礼贤下士,任人唯贤;从鲁庄公战后问曹刿,不因获胜而自喜中表现了他为求真知而不耻下问。(

12、二)主旨探究弱小的鲁国能够战胜强大的齐国的原因有哪些?【交流点拨】1.战前准备充分。取信于民,这是保证战争胜利的先决条件, 这是“人和”因素。2选择了有利的地点。长勺在鲁国,鲁国是反侵略战争,这是“地利”因素。3抓住了有利的反攻时机,待“彼竭我盈”之时,后发制人。抓住了恰当的追击时机,详察敌情,确认无埋伏时,乘胜追击,大获全胜,是“天时”因素。总之,鲁国取胜的原因,在于天时、地利、人和,最主要的是人和。(三)写法探究1课文的核心人物是曹刿,作者为什么还要写鲁庄公?【交流点拨】写鲁庄公是为了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曹刿的形象鲜明生动。从曹刿与鲁庄公的对比中,突出他的深谋远虑。2本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

13、什么?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交流点拨】本文重点在刻画曹刿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而不在记叙战争的经过。因此,只详写曹刿分析战前的政治准备和指挥鲁军作战的经过,以及战后谈论鲁国取胜的原因。对双方军事部署、战争经过等则是略写或不写。这样当详则详,当略则略,详略结合有致,使文章显得中心突出,而又情节紧凑。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1总结课文本文以齐鲁长勺之战为背景,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生动刻画了曹刿作为卓越军事家富有远谋的特点,语言简练,情节详略得当,充分代表了左传的艺术成就,是左传中的名篇。2拓展延伸根据平时的积累说说历史上那些以少胜多的战例,并简要分析弱者取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交流点拨】官渡之战曹操2万人歼袁绍10万余人赤壁之战周瑜5万人大败曹操20余万人淝水之战张辽8万人大败吴军80万人左右战争胜利的主要因素是天时、地利、人和。【附:板书设计】曹刿论战曹刿请见爱国热情参战卓越才能论战过人谋略远谋鲁庄公施行小惠,祈求神灵政治无能急于进攻,急于追击军事无知急于备战,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公与之乘,战于长勺礼贤下士、任人唯贤战后问刿,胜而不喜为求真知,不耻下问鄙课后反思查漏补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在于: 不足之处在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