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联系导师邮件模板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6951474 上传时间:2017-09-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联系导师邮件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2联系导师邮件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2联系导师邮件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2联系导师邮件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2联系导师邮件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联系导师邮件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联系导师邮件模板(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永彪,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交通部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交通部“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人员,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第三层)人员,现任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副院长、高速公路筑养装备与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安筑路机械测试中心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设计分会委员会委员、中国机器地面系统学会理事、长安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长安大学实验室建设委员会委员、长安大学学报编委会委员、“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工程机械行业专业评审组评委。 副院长 1983 年获青岛理工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9 年获西南交通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工学硕士学位;1997 年获长安大学工程机械专业工学博士学

2、位;2004 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机械与工业工程系 CIMLab 实验室做访问学者,从事机器运动视觉分析研究。1983 年至 1986 年在工厂山东海化煤业化工有限公司从事化工机械技术工作;1986 年至 1989年从事起重运输机械结构动力学研究;1990 年至今,在长安大学从事工程机械和施工机械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担任工程机械底盘理论和性能、工程机械地面力学、工程机械作业质量控制、作业介质力学、系统工程和机器视觉等九门课程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相继从事工程机械作业质量控制、工程机械自适应控制及其智能化、工程机械视觉方向上的理论和技术研究以及筑养路机械新产品开发等科研工作。主持省部级和

3、横向科研项目 14 项,参加国家级、省部级和横向科研项目 12 项,曾获陕西省产学研联合开发工程成果一等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三等奖两项,取得国家专利 8 项。著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铺筑原理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与施工机械,曾获西南西北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发表论文 50 余篇,其中英文 4 篇,SCI 收录 2 篇,EI收录 13 篇,机械工程学会优秀论文奖 1 篇、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1 篇。主要学术成果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铺筑的理论和技术;沥青路面铣刨理论与技术;工程机械作业质量控制理论和技术;工程机械自适应控制理论和技术;工程机械视觉理论与技术。Tel:029-8233 458

4、2;Fax:029-8233 4588E-mail:;王国庆,生于 1972 年 10 月,机械学博士,控制理论与工程博士后经历,教授。副院长 硕导 2007 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系做为访问学者,从事先进机器人自主惯性导航系统研究。现任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副院长。 教学工作:自 1996 年以来一直从事工程机械与施工机械化的教学研究工作,2004 年获得“师德标兵”称号。编著本科教材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和“21 世纪”交通版研究生教材工程机械机电液系统动态仿真 。主讲的工程机械管理信息系统为长安大学校级双语示范课程。同时主持“中美结合的工程创新型机械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教学课题。科研工作

5、:先后主持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外国专家局和海军装备部下达的纵向课题 3 项,主持横向课题 2 项。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重点项目等国家级课题 5 项,其余的横向课题 3 项,参加美国能源部课题 1 项。主要研究集中在:考虑与作业介质耦合的工程机械新型作业机构机构动力学、结构动力学动态分析与仿真,机电液系统故障的虚拟现实再现与实时故障监控,机电液智能化系统的关键控制技术研究,先进机器人的自主惯性导航等。目前针对工程机械核心元件-控制器被进口设备所垄断的现状,正在进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化控制器的核心基础技术的研究,并已将其扩展到了机器人大脑的研究中。在科研工作中,先后在机械强度 中国机

6、械工程 兵工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 21 篇,其中 Ei 检索 4 篇,Inspect 检索 5 篇。研究方向:1.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 2.机电系统建模、测试及控制 3.混合动力系统运动控制研究 4. 可重构多轴机床研究办公电话:029-82334487 E-mail:Wang_GQ宋绪丁,男,生于 1963 年 4 月,党员,博士学位,教授,博士导师。现任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机械基础课程和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工作,并从事工程机械耐磨材料、新型薄膜技术、材料和结构抗疲劳设计、路面动态和静态检测仪器开发研究工作。曾出版教材 3 部,参编教材 6 部,发表科技论文 30 余篇,EI

7、 收录 7 篇,获得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两项。主要研究方向:机械可靠性与抗疲劳设计工程机械耐磨材料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道路检测仪器设计与开发电子邮箱:电话号码:029-82334485张奕,男,1963 年 3 月出生;教授,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机电系主任。1985 年 6 月西安交通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91 年 6 月西安公路学院获工学硕士学位,2004 年 6 月长安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现任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系主任。中国工程机械学会液压技术分会理事,陕西省机械工程学会会员。从 2000 年开始,已连续招收 7 届共 23 名研究生,截止 2006 年 6 月已有 11 位

8、获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或方向1985 年 7 月开始在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原西安公路学院筑路机械系液压教研室)从事液压传动与控制、工程机械机电液一体化技术以及智能化工程机械等方面的教学、科研和实验室建设工作。先后担任液压传动、液压系统分析与故障诊断、液压伺服系统分析与设计、控制工程、自适应控制原理等多门本科生、研究生课程的主讲教师。学术及科研成果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加了八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子项“自动找平系统与元件研究”、国家 863 项目子项“智能压路机控制系统技术方案研究与设计”等国家级、省部级以及企业合作科研项目。其中“型拖挂式标志车”获交通部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陕西省

9、专利管理局专利一等奖,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中国国家分部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等奖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其中多篇分获陕西省第六届、第九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陕西省公路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等奖励。主编教材 2 部,参编教材、专著 4 部。联系方式电 话:029-88503562邮 件:,通信地址:长安大学 312 信箱杨人凤,女,生于 1960 年 11 月,汉族,党员,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职于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1982 年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9 年在长安大学筑路机械系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0、2003 年在长安大学获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学位。2006 年获长安大学教学名师称号;2008 年获陕西省“巾帼建功标兵 ”称号。现任长安大学质量控制研究所所长。研究领域或方向:机电液一体化技术、高速公路路网监测与控制技术、工程机械自适应及智能化控制技术、工程机械作业质量控制技术、工程机械动态性能研究、公路机械化施工新工艺与新技术、公路机械化养护新工艺与新技术及公路信息化管理技术等。学术及科研成果:近年来,独立主持科研项目 20 多项,科研合同额逾仟万元。其中:获国家自然基金 1 项;获国家新型实用专利 2 项;获省部级和厅局级奖多项;参与交通部西部课题 1 项;主持广东省产学研项目 1 项

11、;省交通厅课题 3 项,横向课题 10 多项。在国家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几十篇,被国际 3 大检索系统收录 5 篇。出版专著 1 部;主编及参编教材多部。曾指导河北青银高速公路、陕西靖安高速公路、云南永武高速公路、陕西永咸高速公路、凤永高速公路等多条高速公路的施工工艺。联系方式:helenyang23yahoo.ca13572923816张新荣,男,教授,“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1990 年在吉林工业大学工程机械系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3年 4 月在西安公路学院筑路机械系获得工学硕士学位; 2000年 6 月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后更名为长安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

12、01 年 2 月至 2003 年 2 月在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及上海汽车工业(集团)总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进行博士后研究。1993 年 4 月至 2001 年 2 月在西安公路学院(西安公路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工作,2001 年 2 月至 2003 年 4 月在同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工作,2003 年 5 月至今在长安大学工程机械学院机械电子工程系工作,2008 年 2 月至 2009 年 2 月赴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从事学术访问。主要从事的科学研究项目:沥青混凝土摊铺机工作机理及自动找平数字式控制器研究;轿车自动变速器

13、工作原理及电控单元开发研究;同步碎石封层车控制系统研究与开发;推土机动态载荷理论研究;工业现场自动生产线控制系统研究;机械系统主动约束伺服控制理论研究。教学方面:为本科生主讲机电液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控制工程、测试与传感器技术、专业英语等课程,为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开设自动控制理论、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智能控制原理及应用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工程车辆的电液控制技术研究、机械系统动力学及控制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 30 余篇,参编专著及教材 2部,获专利 2 项,主持并完成省自然基金项目 1 项、主持并完成军工项目 1 项、主持教育部项目 1 项、参加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 2 项、主持或参加企业合作项目

14、 10 余项。电子邮箱:zxr- 电话: 15202952890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南二环中段长安大学本部北院教学区312 信箱邮编:710064董忠红,男,副教授;1975年生,河南开封人,工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议专家, 郑州大学学报 、长安大学学报 、 吉林工业大学学报等多个学术期刊的审稿人。主要承担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测试技术和优化设计教学工作。目前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 EI 检索7篇;出版专著1部;获得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主要研究领域和方向:车俩- 道路系统动力学、工程机械系

15、统动力学仿真、大型复杂结构强度分析和优化设计。科研项目:作为项目主持人,目前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横向项目3项。作为主要参与人,近5年来,先后完成和正在进行的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包括1项交通部科研项目,2项交通厅科研项目,2项军工科研项目。所进行的科研项目主要集中在车辆- 道路系统动力学研究、工程机械关键部件动力学分析、桥梁施工机械结构强度研究、重型运输车辆车架结构强度研究。联系方式:通讯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长安大学本部北院教学区312信箱(710064)办公电话:029-82334495电子信箱:王海英,女,河北故城人,1971 年 8 月出生。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领域或方向:机电液一体化及智能控制大型结构无线远程监测与控制工程机械计算机仿真与辅助设计学术简历:1989 年 9 月至 1993 年 7 月在河北工业大学机械工程系学习,同年获得工学学士学位,1993 年 9 月至 1996 年 5 月在西安公路交通大学筑路机械系工程机械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学习,获得工学硕士学位,毕业后留校任教。1999 年 9 月至 2003 年 9月在攻读长安大学机械工程学科机械设计及理论方向读博士,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4 年 1 月至 2005 年 12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