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常见病及防治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498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泥鳅常见病及防治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泥鳅常见病及防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泥鳅常见病及防治(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着泥鳅养殖规模的扩大,其病害亦随之多发,下面介绍几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供参考。气泡病主要症状:泥鳅浮于水面,肚皮鼓起似气泡,此病在鳅苗阶段最易发生。防治方法:加水前进行曝气,充分降解水中有机物加强日常管理,合理投饲,防止水质恶化发病时,立即加入新鲜的水,并用食盐溶液全池泼洒,用量为 46 公斤/亩发病后适当提高水体 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白尾病主要症状:初期鳅苗尾柄部位灰白,随后扩展至背鳍基部后面的全部体表,并由灰白色转为白色,鳅苗头朝下,尾朝上,垂直于水面挣扎,严重者尾鳍部分或全部烂掉,随即死亡。防治方法:将八黄散加入 25倍重的 水浸泡,连汁带渣全池泼洒,使水体浓度为 310 1公斤干乌桕叶(合 4公斤鲜品)加入 20倍重量的 2%生石灰水中浸泡 24小时,再煮 10分钟后带渣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 410白粉(有效氯 30%)溶于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 110 4小时后,再泼洒五倍子浸泡液(磨碎后开水浸泡)使池水浓度为 310促使病灶迅速愈合。赤皮病主要症状:体表充血发炎,可蔓延于全身,整个鳍或鳍基部充血,鳍端腐烂,常有缺失,鳍条间软组织多有肿胀,甚至脱落呈梳齿状,常继发感染水霉病。病鳅时常平游,浮于水面,动作呆滞、缓慢,反应迟钝。死亡率高达 80%。防治方法:鲜蟾酥 10克,于凉水中搅拌均匀,全池泼洒,浓度为 0 3天 1次。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