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模拟测试卷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694720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7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与密度》模拟测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质量与密度》模拟测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质量与密度》模拟测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质量与密度》模拟测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质量与密度》模拟测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质量与密度》模拟测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与密度》模拟测试卷(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模拟测试卷 选择题 填空题 实验题 计算题 综合能力题 2 选择题 1. 一瓶矿泉水放在冰箱冷冻室里,过一段时间,) A质量变大 B质量不变 C密度变大 D密度不变 B 3 选择题 2. ) A N B kg C m D s B 4 选择题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 B.一杯水结成冰后,体积增大,质量不变 C.玻璃杯打碎后形状发生了变化,质量不变 D.1 kg的铁与 1 kg的棉花质量一样大 A 5 选择题 4.某同学在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时,某一次的测量情况如图所示,图乙为游码的位置,托盘中物体的质量应为 ( ) A.82.2 g

2、 B.82.4 g C.82.6 g D.82.8 g B 6 选择题 5.某同学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可能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是 ( ) A.使用已磨损的砝码 B.使用实际质量大于标准质量的砝码 C.测量前调节天平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就停止调节 D.天平横梁平衡后,又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左移动,再进行测量 B 7 选择题 6.关于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 B.密度与物体所处的状态无关 C.密度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D.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 D 8 选择题 7.如图所示是三种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图线,则由

3、图线可知 ( ) A.1 2 3 B.1 2 3 C.1=2=3 D.无法判断 A 9 选择题 8.小明的爷爷从古玩市场买回了一枚“银元”,如图所示,小明想帮爷爷辨别它是不是由纯银制造而成的,则小明应该通过实验测量该“银元”的 ( ) A.质量 B.体积 C.重力 D.密度 D 10 选择题 9.如图所示,由不同物质制成的甲、乙两种实心球的体积相等,此时天平平衡 .则制成甲、乙两种球的物质密度之比为 ( ) A.3 4 B.4 3 C.2 1 D.1 2 C 11 选择题 10.如图所示是在冰封湖面下的水温示意图 .比较各温区水的密度大小,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 A.0 温区的水密度最大 B

4、.2 温区的水密度最大 C.4 温区的水密度最大 D.冰面下各温区的水,密度都相同 C 12 填空题 11.某小组测酱油的密度,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是 82 4 g,将烧杯中一部分酱油倒入量筒中,如甲图所示,测量烧杯和剩余酱油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乙图所示,那么量筒中酱油的质量为 _ g,由此可计算出酱油的密度为 _kg/m3 21 1.05 10 13 填空题 12.某瓶氧气的密度是 5 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_ ;容积是 10 L的瓶子装满了煤油,已知煤油的密度是 0.8 103 kg/m3,则瓶内煤油的质量是

5、_ ,将煤油倒去 4 kg后,瓶内剩余煤油的密度是 _ . 2.5 kg/m3 8 kg 0.8 10 3kg/m3 14 填空题 13.“谷风”和“山风”在山区地区经常出现 .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强烈增温,导致空气密度 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暖空气沿山坡 _ (填“上升”或“下滑” ),形成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 _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因而沿山坡 _ (填“上升”或“下滑” ),流入谷地,形成山风 . 减小 上升 增大 下滑 15 填空题 14.献血是我国公民的一项义务,已知 120 mL人体血液的质量是 126 g,则人体血液的密度是_kg

6、/m3,中学生体内的血液约为 3 600 mL,其血液的质量约为 _kg. 1.05 103 3.78 16 填空题 15.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石块的密度 .他调节天平时出现了图甲所示情形,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_ (填“左”或“右” )移动才能使天平平衡 .图乙和图丙分别是测量质量和体积时的情形,则该石块的质量为 _g,密度为 _kg/m3.若他所用的线太粗,则他测得的石块密度将 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左 73.2 3.66 103 偏小 17 填空题 16.如图是我国设计的北京 2008年奥运会奖牌,奖牌分为金牌、银牌和铜牌 .其中金牌由纯银、玉石、纯金组成,金牌的

7、总体积约为 23 cm3,镶嵌玉石的体积为 5.4 cm3,纯金的质量约为 6 g(已知: 玉=3.0 g/cm3, 金 =19.3 g/cm3, 银 =10.5 g/cm3).一枚金牌约需要玉石 _ g,除了玉石和纯金外,还需纯银约 _ g(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 16.2 181.7 18 实验题 17.根据图中测量工具的测量值,填写对应的空格 . (1)如图甲所示,天平所测杯子和液体的总质量为 _g. (2)如图乙所示固体的体积是 _ m3. 37.4 1.4 10 -5 19 实验题 18.指出下列操作中的错误: (1)测量物体质量 (2)测量液体体积 ( 1)称量过程中调节平衡

8、螺母 ( 2)读数时没有平视液面 20 实验题 19.家住天府新区的小希家今年种植的五星枇杷 (如图 1所示 )获得了丰收 .小希想知道枇杷品质和密度是否有关,于是他和小明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 . 小希的方法: (1)用天平测一个枇杷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 2甲所示,则枇杷的质量为 _ kg. (2)如图 2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枇杷的体积为 _cm3. (3)枇杷的密度为 _kg/m3. 小明认为小希的方法不当,应当取更多的枇杷测量 . 小明的方法: (1)在筐里随机挑选 6颗枇杷,用天平测得它们的总质

9、量为 m. (2)任意选出其中 2颗用量筒测得体积为 V. (3) =m/3V . 你认为小明这种测密度的方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 答: _ . 0.023 20 1.15 10 3 不正确;因为 6颗枇杷的体积不一定等于 3V 21 实验题 20.在做测量盐水密度的实验中,小芳第一个完成了实验 .请完成下列问题: (1)她的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A.用调好的天平称量出空烧杯的质量为 10 g; B.将烧杯中倒入适量的盐水,用天平称出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盐水和烧杯的总质量为 _ g; C.将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量筒中,当量筒内液面静止时,液面

10、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 _cm3. (2) = _g/cm3. (3)小芳同学的实验会带来很大误差,你认为测量结果 _ (填“偏大”或“偏小” ).另一个同学很快想到:不需要增加器材,也不需要增加额外的步骤,只要将小芳同学主要实验步骤的顺序稍加调整,就会大大减小上述误差 .这位同学调整后的主要实验步骤是 _(只填写实验步骤前的代号即可 ). 26.5 15 1.1 偏大 BCA 22 实验题 21.小勇在江边拾到一块鹅卵石,他想知道这块鹅卵石的密度 .于是他找来天平、量筒按表格中的顺序进行了测量:请将表格中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 (1)若在测量石块质量的过程中,当他向右盘添加最小砝码时,

11、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当拿掉最小砝码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接下来他应该_ ,才能准确测出石块的质量 . (2)在测量过程中,小勇若按照 BCA的顺序进行测量,则测量的密度值会 _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 向右移动游码 偏大 石块的质量m 石 /g量筒中水的体积 V 水 / c m 3石块放入后的总体积 V总 / cm3石块的石块的密度 石 (k g / m 3 )30 40 10体积 V石/cm 32 3.2 10 3 23 计算题 22.五一假期,征征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 .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

12、.于是她用天平测出壶盖的质量为 44.4 g,再把壶盖放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4.8 g. (1)请你帮征征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 159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多大? 1)溢出水的体积即为壶盖的体积 :V盖 =V水 =m水 /水 =14.8 g/1 g/cm=14.8 cm; 这种材料的密度 壶 = m壶 /V壶 =44.4 g/14.8 cm=3.0 g/cm=3.0 10kg/m; ( 2)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 V壶 =m/=159 g/3.0 g/cm=53 cm=5.3 10-5 m3. 答:( 1)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

13、是 3.0 10 kg/m;(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 159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为 5.3 10-5m. 24 计算题 23.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 150 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 400 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 350 g.求: (1)这个瓶子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 ( 1) m水 =m总 1-m瓶 =400 g-150 g=250 g, =m/V, V瓶 =V水 =m水 /水 =250 g/1 g/cm=250 cm; ( 2) m液 =m总 2-m瓶 =350 g-150 g=200 g, V液 =V瓶 =250 cm,液 =m液 /V液

14、 =200 g/250 cm=0.8 g/cm=0.8 10kg/m. 答:( 1)这个瓶子的容积为 250 cm;( 2)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 0.8 10kg/m. 25 综合能力 24.某研究人员为了探究冰和水的体积与温度的关系,在一定的环境下将 1 g的冰加热,分别记录其温度和体积,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象 .请你观察此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冰从 -4 上升到 0 时体积将 _ ,密度将 _ . (2)水从 0 上升到 4 时体积将 _ ,密度将 _ . (3)冬天,当河面结冰时,与冰接触的河水温度是 _ ,较深河底的水温是 _ .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0 4 26 综合能力题 25.为了测量物体的质量,小菲同学从实验室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