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生长》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471659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1.4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菌的生长》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细菌的生长》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细菌的生长》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细菌的生长》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细菌的生长》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菌的生长》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菌的生长》ppt课件(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 细菌的生理,物理性状,中性环境带负电荷,(一)细菌的理化性状,化学组成,占细胞总重量75%-90%,碳、氢、氮、氧、磷、硫等,钾、钠、铁、镁、钙等,肽聚糖、胞壁酸、磷壁酸等,水,有机物:,无机离子:,特有成分:,细菌的营养物质,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生长因子,(二)细菌的新陈代谢与能量转换,将底物分解和转化为能量的过程为分解代谢,所产生的能量用于细胞组分的合成称为合成代谢,1. 细菌的能量代谢,能量代谢的基本生化反应: 生物氧化 生物氧化的方式: 脱氢或氢的传递 生物氧化的底物: 糖类 能量的储存方式: 高能磷酸键(ATP等),有机物-发酵(无氧条件),无机物-呼吸,有氧呼吸,无氧

2、呼吸,受氢体,分子氧,其它无机物,(硝酸盐等),2、细菌分解代谢产物及其生化反应,根据细菌具有不完全相同的酶, 分解不同营养物质的特点, 用方法来鉴定细菌,称:细菌的生化反应,常见的生化反应,对 糖 的 分解,对 蛋白质的分解,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尿素酶试验,甲基红试验,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乳糖发酵试验,VP试验,其他试验,糖发酵试验,葡萄糖: 分解产酸、产气:大肠杆菌 产酸、不产气:伤寒杆菌 乳糖: 不能分解致病菌 分解 非致病菌,葡萄糖 丙酮酸 乙酰甲基甲醇(中性) 二乙酰 红色化合物 () 桔黄色(),细菌:E.coli 产气肠杆菌,脱羧:产气肠杆菌,碱性溶液,胍基化合物,甲基红,VP试

3、验,甲基红试验,PH5.4,桔黄色,阴性,PH5.4,红色,阳性,色氨酸 含硫氨基酸 分解 吲哚(靛基质) H2S 对二甲基氨基苯甲醛 Fe、Pb离子 玫瑰吲哚 黑色硫化物 (红色),吲哚试验,硫化氢试验,尿素 铵盐(氮源)、枸橼酸盐(碳源) 细菌尿素酶 分解 分解 氨 碳酸盐 培养基(碱性) 培养基(碱性) 酚红 红色 深蓝色,枸橼酸盐利用试验,尿素酶试验,产气肠杆菌,溴麝香草酚蓝,(BTB,淡绿色),I M Vi C test,VP test,Citrate utilization test,Indol test,Methyl test,3、细菌合成代谢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利用分解代谢的产

4、物和能量,合成新的物质,合成 产物,热原质,毒素和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细菌代谢产物及实际意义,(1)与致病性有关的代谢产物 毒素: 外毒素:G+菌产生,毒性强,蛋白质 内毒素:G-菌产生,毒性弱,脂多糖 侵袭性酶 热原质(pyrogen):LPS, 大多为G-菌产生 (2)与治疗有关的代谢产物: 抗生素 维生素,(3)与鉴别细菌有关的代谢产物 A.分解代谢产物 B.色素 C.细菌素,五. 细菌生长繁殖与培养,对氧气要求:专性需氧菌 微需氧菌 兼性厌氧菌 专性厌氧菌 对CO2要求: 5% CO2,水 无机盐 蛋白胨或氨基酸(氮源) 糖(碳源) 生长因子 : 有些细菌需要,(一

5、)细菌生长条件,4、气体环境,3、酸碱度,2、温度,1、营养物质,5、渗透压,(二)细菌生长方式与速度,1.生长方式:二分裂法 20-30min/代时,链球菌,八叠球菌,葡萄球菌,表 细菌细胞数量的指数扩增 时间(h) 繁殖代数 细菌数(2n) 0 0 1 1 3 8 2 6 64 3 9 512 4 12 4096 5 15 32768 7 21 2000000 10 30 1000000000 以每20min细菌分裂1代计算,对数期,迟缓期,分为四期:迟缓期 、 对数期、稳定期、衰退期,2. 细菌生长曲线(群体),0,5,15,20,25,30,10,5.5,6.0,8.5,8.0,7.5

6、,7.0,6.5,9.0,衰退期,总菌数,活菌数,细菌数的对数,小时,稳定期,(三)细菌的人工培养,1.培养基,用人工方法配制而成的, 专供微生物生长繁殖使用的混合营养物制品,常用培养基种类(用途):,厌氧培养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常用培养基种类(化学成分):,合成培养基,天然培养基,(基础培养基),营养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生化反应),厌氧培养基,选择培养基,2.细菌的生长现象,固体培养基中:,菌落(S型),菌苔,菌落(R型),菌落与菌苔,液体培养基中:,沉淀生长,混浊生长,菌膜生长,浑浊、沉淀、菌膜,半固体体培养基中:,混浊生长,沿穿刺线生长,有鞭毛 细菌,无

7、鞭毛 细菌,4.人工培养细菌的应用,医学中的应用,工农业 生产中的应用,基因 工程中的应用,病原性诊断、治疗,细菌学鉴定、研究,生物制品的制备,制造各种产品,处理垃圾,制造菌肥农药等,表达重组DAN制备产品,六. 细菌的分类和命名,界、门、纲、目、科、属、种,细菌的命名法 拉丁双名法: 例: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或 S. aureus) 前(属名、名词、大写) 后(种名、形容词、小写) 中文的命名次序与拉丁文命名相反 (种名在前,属名在后)。,思考题,1.细菌的生长繁殖条件是什么? 2.细菌生长曲线分哪4个阶段? 3.细菌分解与合成代谢产物各有哪 几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