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6945587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名人读书的名言1、要记住,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建树,一定得坚持这样做卡片摘记,一发现有价值的资料,就要如获至宝,准确地摘记下来。天才是就是勤奋,知识在于积累。这样,卡片摘记积累的多了,功到自然成,你就可以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分类,分析研究,综合利用,创造出自己的作品来。吴晗2、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处的东西,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点的一切。爱因斯坦3、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臧克家4、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5、无所不能的人实在一无所能,

2、无所不专的专家实在是一无所专邹韬奋韬奋文集6、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7、我阅读关于我所不懂的题目之书籍时,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该题目的肤表的见解,先浏览许多页和好多章,然后才从头重新读起,以求获得精密的智识。我读该书的终末,就懂得它的起因。这是我所能介绍给你惟一正解的方法。狄慈根:辩证法的逻辑8、看文字须大段精彩看,耸起精神,竖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剑在后一般。就一段中须要透,击其首则尾应,击其尾则首应,方始是。不可按册子便在,掩了册子便忘。朱熹朱子语类大全9、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

3、此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有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得尽读书之法也。陈善10、要读好书,必须先打好基础,读好了基础,才能在这基础上作个别问题的研究,基础要求广,钻研则要求深,广和深也是统一的,只有广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广。吴晗11、重要的不是知识的数量,而是知识的质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却不知道最有用的东西。托尔斯泰12、读之以为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读之以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南宋尤袤13、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14、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吴晗15、读书好处心先觉,立雪深时道已传。袁枚16、读过一本好

4、书,像交了一个益友。臧克家17、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郑板桥18、书富如入海,百货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尽取,但得春所欲求者尔。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苏轼东坡文集事略19、读书不寻思,如迅风飞鸟之过前,响绝影灭,亦不知圣贤所言为何事,要作何用。惟精心寻思,体贴向身心事物上来,反覆考验其理,则知圣贤之书,一字一句皆有用矣。薛宣 明朝理学家20、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21、学贵精不贵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却到地也。戴震戴东原先生年谱22、灵魂欲化庄周蝶,只爱书香不爱花。清童铨23、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诵浪

5、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2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示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需要急思量。陆九渊25、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程颐26、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就要冲破不利条件限制,利用生活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并去创造新的条件。高士其27、书看多了,文章自然就会写了。鲁迅28、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韩愈29、多读多抄,这二者是必须保证的。吴晗30、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周恩来周恩来选集31、读书就是翻译,因为从来不会有两个人的体验是相同的。一个拙劣的读者就好比一个拙劣的译者:他会在应该意译的时

6、候直译,而需要他直译时他却意译。在学习如何才能把书读好时学问固然极为宝贵,但却不如直觉重要。中国诗人何其芳32、读书以过目成诵为能,最是不济事。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方寸匆多,往来应接不暇,如看场中美色,一眼即过,与我何益也。郑板桥33、我有八位好朋友,肯把万事指导我。你若想问真名姓,名字不同都姓何:何事、何故、何人、何时、何地、何去、何如,好象弟弟与哥哥。还有一个西洋派,姓名颠倒叫几何。若向八贤常请教,虽是笨人不会错。陶行知:八位顾问34、退笔如山起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苏轼35、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鲁迅36、我们自动的读书,即嗜好

7、的读书,请教别人是大抵无用,只好先行泛览,然后决择而入于自己所爱的较专的一门或几门;但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读书杂谈37、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38、必须和实际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鲁迅39、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40、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鲁迅致颜黎民41、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42、爱看书的

8、青年,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书譬如学理科的,偏看看文学书,学文学的,偏看看科学书,看看别人在那里研究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这样子,对于别人,别事,可以更深的了解。鲁迅全集43、外人不读书,则尘俗生其间,照镜则面目可憎,对人则语言无味。黄庭坚44、读书也像开矿一样,“沙里淘金”。赵树理4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杜工部集46、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47、环境于人的影响极大,亲师取友,问道求学是创造环境改进自己的最好的方法,你们于潜心独研外更要注意这一点,万不要一事不管,一毫不动,专门只关门读死书。向警予48、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

9、为有功耳。朱熹49、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蒲松龄阿宝50、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朱熹训学斋规51、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52、努力耕耘,少问收获。学生读课外书籍要养成习惯。先看序文或作者、编者的前言,知道全书的概况,是好习惯。把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日读完,而且如果能按期看完,是好习惯。有不了解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者朋友,是好习惯。自己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其实说不好的习惯,半途而废,以及眼睛在书上,脑子开小差,都非常不好。叶圣陶53、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54、为学读书,须是耐心,细意去理会,切不可粗心。为数重物,包裹在里面,无缘得见。必是今日去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朱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