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教案工程硕士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361968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126 大小:45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识产权教案工程硕士_第1页
第1页 / 共126页
知识产权教案工程硕士_第2页
第2页 / 共126页
知识产权教案工程硕士_第3页
第3页 / 共126页
知识产权教案工程硕士_第4页
第4页 / 共126页
知识产权教案工程硕士_第5页
第5页 / 共1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识产权教案工程硕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识产权教案工程硕士(1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知识产权,工程硕士课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0年,主讲教师简介,教师姓名:宋澜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联系方式: 13966671963 198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材料科学系,1985年取得专利代理人资格。曾长期从事专利代理与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现担任全国高校知识产权研究会常务理事。,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知识产权 课程类型:工程硕士必修课(学时20, 学分1) 使用教材:知识产权基础教程 主编.王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年3月版 参考教材:知识产权法(第二版) 主编.吴汉东,法律出版社2007年8月版课程考核:考试成绩70%,平时成绩30% 考试形式:开卷笔试,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2、 绪 论,知识就是力量, 知识就是财富!,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一、知识产权的概念: Intellectual Property 定义1:知识产权是人们就其智力创造的成果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郑成思) 定义2:知识产权是基于创造性智力成果和工商业标记所依法产生的权利。(刘春田) 定义3:知识产权是人们对于自己的智力创造成果和经营标记、信誉等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吴汉东) 定义4:知识产权是民事主体依法支配其与智力活动有关的信息、享受其权利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张玉敏),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狭义: (1)著作

3、权与邻接权; (2)专利权; (3)商标权。,广义: (1)著作权与邻接权; (2)发现权,发明权; (3)专利权,工业品 外观设计权; (4)商标权,商号权, 地理标志权; (5)商业秘密权,专有 信息权。,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的规定 (1)关于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权利 (2)关于表演、录音和广播的权利 (3)关于人类一切领域的发明的权利 (4)关于科学发现的权利 (5)关于工业品外观设计的权利 (6)关于商品或服务标志、商号及其他商业标记的 权利 (7)关于制止不正当竞争的权利 (8)其它一切与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的 智力创作

4、有关的权利,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一节 知识产权的概念和范围,世界贸易组织的关贸总协定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协议)的规定 (1)版权与邻接权; (2)商标权; (3)地理标志权; (4)工业品外观设计权; (5)专利权; (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 (7)未公开的信息专有权。,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二节 知识产权的性质和特征,一、知识产权的性质 法律属性:特殊民事权利 二 、知识产权的特征 本质特征:客体的非物质性(无形性) 基本特征:专有性、时间性、地域性 其它特征:权利获取的法定性 权利范围的有限性,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主体,一、知识产权主体的范围

5、权利的拥有者。 可以是自然人、法人或其它组织, 也可以是国家。,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三节 知识产权的主体,二、知识产权主体的特点 知识产权的原始取得 以创造者的身份资格为基础。 知识产权的继受取得 往往是不完全取得或有限制取得 。,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客体,一、知识产权客体的范围 权利的保护对象。 智力成果说 知识产品说 信息说,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客体,二、知识产权客体的类别 创造性成果 经营性标记 经营性资信,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四节 知识产权的客体,三、知识产权客体的特点 非物质性; 创造性; (或独创性/显著性/独有性/特异性 等) 公开

6、性/非公开性。,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五节 知识产权的含义,一、知识产权的内容 知识产权主体所依法获得保护的垄断性权利。 知识产权客体所依法获得保护的具体内容。,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五节 知识产权的含义,二、知识产权的表现形式 表明知识产权权利的证书; 记载知识产权客体的文献; 体现知识产权结果的作品或产品等。,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五节 知识产权的含义,三、各类知识产权的保护实质 著作权:保护客体的表达形式 专利权:保护客体的技术方案 商标权:保护客体的使用对象 发现权:保护客体的智慧荣誉 专有信息权:保护客体的公平使用,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六节 我国制定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章 民事权利 第三节 知识产权 第九十四条 公民、法人享有著作权(版权),依法有署名、发表、出版、获得报酬等权利。 第九十五条 公民、法人依法取得的专利权受法律保护。 第九十六条 法人、个体工商户、个人合伙依法取得的商标专用权受法律保护。 第九十七条 公民对自己的发现享有发现权。发现人有权申请领取发现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 公民对自己的发明或者其他科技成果,有权申请领取荣誉证书、奖金或者其他奖励。,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六节 我国制定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 (1983年3月1日起施行,1993年、2001年修订) 特

8、殊标志管理条例、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1985年4月1日起施行,1993年、2001年修订) 国防专利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 (1991年6月1日起施行,2001年修订)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第一章 知识产权概述 第六节 我国制定的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 (1997年10月1日起施行)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 (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 知识产权海关保护条例 (1995年起施行,2004年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进步法 (1993年10月

9、1日起施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 ( 1993年起施行,1999年修订) ,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一节 专利权概述,一、专利权的概念 patent 定义:专利权,是指国家依法赋予专利权人对其获得专利权的发明创造在一定范围内享有的专有权利。 内容: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不得擅自实施其专利技术。,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一节 专利权概述,二、专利权的性质及特征 性质:民事权利(人身权,财产权); 无形产权(客体无形,权利重复使用); 特征:(1)专有性(独占性,排他性); (2)时间性; (3)地域性; (4)法定授权性; (5)范围有限性; (6)客体公开性。,第二章 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一、

10、专利权主体的概念 定义:专利权保护的主体即专利权人, 是指依法享有专利权并承担与此 相应义务的人(专利权归属者)。 在专利申请阶段,即为申请人。 类别 :自然人和法人; 本国人和外国人; 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 ;,第二章 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一、专利权主体的概念 来源:(1)发明人或设计人 (2)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在的单位 (3)发明人或设计人的委托单位 (或委托人) (4)上述人指定或允许的其他人 人数:可以是一人或多人(不受限制),第二章 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二、发明人或设计人 概念:发明人或设计人是指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 特征:(1)自然人 (2)

11、有创造性贡献 (3)人数不受限制,第二章 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二、发明人或设计人 权利和义务: (1)非职务发明创造的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申请专利、取得专利权的权利。 (2)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在专利申请文件中写明自己是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利。 (3)发明人或设计人享有获得奖励和报酬的权利。 (4)发明人和设计人应该协助申请人处理申请专利的事务、提供和完善技术方案。,第二章 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三、专利申请人 概念:专利申请人即提出专利申请的人。 当申请获得授权后,专利申请人即为专利权人。 职务发明创造的概念: (1)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的发明创造

12、;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做出的发明 创造; 退职、退休或调动工作后一年内做出的,与其在原单位 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2)主要利用本单位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第二章 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三、专利申请人 类别(申请权利归属): (1)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人: 发明人或设计人所在的单位 (2)非职务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人: 发明人或设计人 (3)介于职务与非职务之间的专利申请人: 可以通过合同约定(发明人或设计人 与所在单位共有;其它;),第二章 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三、专利申请人 类别(申请权利归属): (4)委托完成的发明创造

13、的专利申请人: 完成人所有,委托人免费实施; 合同约定(共有或其它); (5)合作完成的发明创造的专利申请人: 完成人共有; 合同约定;,第二章 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三、专利申请人 权利和义务: (1)负责处理申请专利的事务 (2)必要时做出生产实施准备 (3)有权转让专利申请权,第二章 专利权 第二节 专利权的主体,四、专利权人 概念:获得专利权的人。 权利和义务: (1)自行或许可实施专利技术(推广应用) (2)维护专利权(缴纳年费、纠纷处理等) (3)标记专利权(包装、宣传等) (4)转让专利权 (5)申报国家奖励或其它奖励 (6)向发明人下发或兑现奖励和报酬,第二章 专利权

14、第三节 专利权的客体,一、专利权客体的概念 定义:专利权人权利和义务指向的对象。 我国专利法保护的专利类型: 发明:指对产品、方法或者其改进所提出的 新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外观设计: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节 专利权的客体,二、对三种专利类型的分析 发明的特征: 发明必须具有明显的创新性。 (可以是首创性发明或改进性发明) 发明必须解决技术问题,属于技术领域。 发明必须是适于工业应用的完整的技术方案。 发明所包含的技术内容形式多样。 (可以是产品发明或

15、方法发明),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节 专利权的客体,二、对三种专利类型的分析 实用新型的特征: 实用新型必须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实用新型必须解决技术问题,属于技术领域。 实用新型必须是适于工业应用的完整的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必须是一种具有固定形状或者构造的产品 。,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节 专利权的客体,二、对三种专利类型的分析 外观设计的特征: 外观设计必须具有创新性。 外观设计必须是对产品外表所作的美学设计 。 外观设计必须是适于工业应用的。 构成外观设计的要素是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中两者或三者的组合。,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节 专利权的客体,二、对三种专利类型的分析 发明专利与实用新

16、型专利的区别 : 两者的专利性之创造性要求不同。 两者的保护范围不同。 两者的审批程序不同。 两者的保护期限不同。 两者可以同时申请,但授权时必须放弃某一类专利。,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节 专利权的客体,二、对三种专利类型的分析 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或实用新型的区别: 两者的专利性要求不同。 两者的保护范围不同。 外观设计专利与发明专利的审批程序、保护期限不同,与实用新型专利相同。 两者可以同时申请,并且都获得授权 。,第二章 专利权 第三节 专利权的客体,三、我国专利法不予保护的对象 违反国家法律、社会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发明创造; (新修改)违反法律或行政法规而获取或利用遗传资源、并依赖其完成的发明创造; 科学发现 ; 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 动物和植物品种 ; 用原子核变换方法获得的物质; (新修改)单纯识别性的平面设计。,第二章 专利权 第四节 专利权的获取,一、专利申请 专利申请原则 : 书面申请原则 先申请原则 单一性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