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冲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32005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冲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中考冲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中考冲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中考冲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中考冲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冲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冲刺》2017年中考物理复习课件:第三章 物态变化(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考纲内容,第三章 物态变化,考情分析,考点梳理,剖析重点实验,重难点突破,课堂精炼,考纲内容,考点1 了解温度的概念,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了解温度计的种类和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考点2 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能用熔点或沸点的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考点3 能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性. 考点4 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了解水资源与人类生存和社会变化发展的关系.,考情分析,近年来广东省试题对物态变化的考查主要集中在温度计的读数及其使用方法,从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判断物态变化、吸热

2、情况、放热情况,利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从熔化、凝固、沸腾的图像获取信息,探究熔化、凝固、沸腾的规律及影响蒸发的因素等.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和综合应用题.,考点梳理,1.温度是表示 的物理量,测量温度的工具是 ,它是利用液体 的原理制成的.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为0 , 的温度为100 ,它们之间分成 等份,每一等份代表1 .,一、温度和温度计,物体冷热程度,温度计,热胀冷缩,冰水混合物,沸水,100,3.温度计正确的使用方法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 和 . (2)测量时,应将 全部浸入被 测液体中,不要碰到 或 . (3)读数时,玻璃泡 离开被测

3、液 体,要待温度计的示数 后读数, 且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 . 4.体温计的测量范围通常为 到 ,体温计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前要用力 ,体温计能离开人体读数.,量程,分度值,温度计的玻璃泡,容器底,容器壁,不能,稳定,相平,35,42,甩一甩,1.物体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 ,此过程要 热;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做 ,此过程要 热. 2.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晶体有一定的 ,而非晶体没有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 .同一晶体 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3.晶体熔化的条件:温度达到 ;继续 ; 晶体凝固的条件:温度达到 ;继续 .,熔化,吸,二、物态变化,熔化温度,熔点,熔点,吸热

4、,凝固点,放热,凝固,放,4.晶体熔化的特点:不断 ,但温 度 ; 晶体凝固的特点:不断 ,但温度 . 5.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做 ;物质从气 态变为液态叫做 ;汽化和液化互为可逆 的过程, 要吸热, 要放热. 6.汽化的方式有 和 ; 都需要 热量. 它们的区别是 在一定温度下才能进行, 是在液体 和 同时发生的 汽 化现象;而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 行;只在液体 发生.,吸热,不变,放热,不变,汽化,液化,汽化,液化,沸腾,蒸发,吸收,沸腾,表面,内部,剧烈,蒸发,表面,7.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A.跟液体温度高低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 . B.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 .C

5、.跟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 .不同液体蒸发的快慢不同,如酒精比水蒸发快.蒸发具有 作用. 8.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 ;不同 液体的沸点一般不同;同种液体的沸点与压强有 关,压强越大沸点越高;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 达到 ,还要继续 .,快,快,快,降温致冷,沸点,沸点,吸热,9.液化方法:(1) ;(2) . 10.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做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做 ,这两种物态变化中, 吸热, 放热.,降低温度,压缩体积,升华,凝华,升华,凝华,例1 如图1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小亮应按照 . (选填“自上而下”或

6、“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实验中的加热方法叫 .,自下而上,剖析重点实验,实验一: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水浴法,(2)将温度计插入试管中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插入固体粉末中,不要碰到 . 或 .,试管底,试管壁,(3)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物质 ;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下的深度要适当,“适当”的含义是: 和 . (4)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受热均匀,试管不接触烧杯底,试管中装有固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根据表中数据可知,海波的熔点是 ;海 波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 (5)海波熔化共用了 min;在熔化

7、过程 中继续吸热, 不变,海波处于 态 ; 50 时海波处于 态.(填“固”、 “液”或“固液共存”) (6)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2 中的 填“(a)”或“(b)”. (7)在加热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海波熔化后升温比 熔化前升温慢了.这种现象可以说明 .,48,晶体,3,温度,固液共存,液,(a),海波熔化后比热容变大,解释,(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先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最后调整温度计的高度,使其不要碰到容器底,所以要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将装有固体粉末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是水浴法. (2)用温度计测量固体粉末的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固体粉末中,不

8、要碰到试管底或试管壁. (3)用水浴法加热固态物质,可以使其均匀受热;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下的深度要适当.,解释,(4)(5)海波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48 不变,共用了3 min,所以海波为晶体并且熔点为48 .晶体熔化完继续吸热温度升高,故50 时是液态. (6)比较图象(a)和(b)可知,(a)中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而(b)中物质边吸热、温度边升高,说明(a)是晶体,故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a). (7)海波熔化后升温慢,说明吸热能力变强,所以比热容变大.,例2 甲组同学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 在使用温度计前,应该先观察它的 ,

9、再认清它的 .由表1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量程,分度值,实验二: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水银,(2)如图3A所示,刚倒入热水时发现温度计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主要原因是 . (3)实验中甲组同学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较慢,为了使温度计示数上升快些,请你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建议: . (4)开始时,甲组同学所用温度计碰到容器底,测出的水温将偏 (填“高”或“低”). (5)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甲组同学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 (填“高”或“低”).,水蒸气液化成小水滴,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或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高,低,(6)烧杯上方

10、加一纸盖后进行实验,如3B所示.每隔1 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见表2),1 min时温度计示数如3C所示,此时温度为 ,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92,(7)由表中数据可发现水沸腾的过程中温度是 (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的.由表可知,加热了 min水开始沸腾,甲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是 . (8)在该实验中所使用的温度计无质量问题,而所测得的水的沸点却并没有达到100 ,请分析原因: .,保持不变,4,98,当时周围的大气压小于1标准大气压,(9)甲组同学得出水的沸腾条件:达到沸点且继续吸热,但她发现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

11、即可),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然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答出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或水能继续吸热也可),(10)他们用图3B所示的装置分别做了两组实验,根据各自数据,他们在坐标纸上分别画出了如图3D、E所示图像 整个过程中两人的操作都规范准确 根据图像分析:你认为造成两同学图像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有: . .,两组(人)水的质量不同(小华的水较多)两组(人)所用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加热条件不同),(11)甲同学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3F、G所示,则图 .(填“F”或“G”)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G,解释,(1)酒精的沸点为78 ,低于水的沸点100 ,水还没有

12、沸腾,酒精就已经沸腾了,故不能选用.(2)水蒸气在烧杯的上方遇冷液化成小水滴.(3)给水开始加热到水沸腾需要的时间比较长,可能是水太多,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当水的质量适量,水的初温不低时,可能是火力太小.所以要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所用的时间,可以减少水的质量,提高水的初温或换用火力更大的酒精灯等.(4)温度计接触了烧杯的底,由于烧杯底和酒精灯火焰直接接触,所以温度较高,温度计所测温度也较高.(5)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把温度计从水中拿出后读数,由于外界温度低于水沸腾时的温度,所以所测温度比实际值低.,解释,(6)温度计的量程为1 ,所以液面对应的示数为89 .(7)水沸腾时,继

13、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由表2知,水的温度从第4 min开始一直保持99 不变,所以水的沸点是99 .(8)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上升而升高.(9)撤掉酒精灯时,烧杯内的水没有立即停止沸腾,因为烧杯底(或石棉网或铁圈)的温度仍然高于水的沸点,水能继续吸热.(10)两个同学实验时,水的初温相同,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用时不同,是因为两组(人)水的质量不同(小华的水较多),或两组所用酒精灯火焰大小不同(加热条件不同).,解释,(11)水沸腾前,水下层的温度高于上层的水温,气泡上升过程中,气泡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小.水沸腾时,整个容器中水温相同,水内部不

14、停地汽化,产生大量的水蒸气进入气泡,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大.故图乙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例1 (1)图4甲体温计的分度值和读数分别是 和 .; . (2)图4乙是温度计,其分度值和读数分别为 和 .; . (3)若用图4甲的体温计未甩一下就直接测一个体温38的人,则示数是 .,0.1 ,重难点突破,一、温度计、体温计的分度值及读数,38.5 ,1 ,-5 ,38.5 ,【点拨1】,读温度计的示数时:(1)先看清量程和分度值;(2)再看图中温度计零摄氏度的位置.一般来说,顺着液柱上升的方向,数字越来越大,表示在零摄氏度以上;反之,顺着液柱下降的方向,数字越来越小,则表示在零摄氏度以下. 用体温计测体温前,应将示数甩至35 左右,否则其示数有可能不准.如果不甩一下,直接测量人体的体温,若人的实际体温高于原示数,则测量准确;若人的实际体温低于原示数,则所测体温等于原示数.,(1)(2015茂名)在测量水的温度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5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 . ,水的温度是 (2)(2016北京)如图6所示,温度计的示数为 ,乙,变式拓展1,42,39,(3)如图7所示的体温计是根据 的规律制成的 该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到 ,它的分度值是 ,示数是 一个粗心的护士没有将水银柱甩下,而直接用它去测量体温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