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2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319975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178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2_第1页
第1页 / 共178页
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2_第2页
第2页 / 共178页
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2_第3页
第3页 / 共178页
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2_第4页
第4页 / 共178页
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2_第5页
第5页 / 共1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2(1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0年高考考情分析及复习策略,冯 凭 2009.12.6,09年地理高考试题特点 09年考情分析 10年地理高考复习策略,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命题分析,20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题特点,1凸显试题的地理性特征 2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 3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 4重视试题新情境的创设,20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题特点,1凸显试题的地理性特征,突出了地理学科的综合性、空间性特点。注重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重视运用地理图表材料,直接和间接地考查读图能力。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考查内容比例相当,区域地理主要以背景知识的方式呈现,考查的比重有所上升。,自然地理 50分 人文地理 50分

2、涉及区域地理背景的内容:48分 没有直接考核区域地理的内容,浙江省36(30分)读图6,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哪些区域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为什么?(4分) (2)分析海陆分布与地形对甲、乙两地气候形成的影响(12分) (3)简述该区域第四纪主要外力作用及对地表形态的塑造。(8分) (4)你认为该区域的经济活动主要分布在哪里?判断依据是什么?(6分),2009年地理高考试题特点,2突出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试题注重“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的基本取向,充分体现 “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等能力考核目标与要求。 地理图表信息的获取和解读能力得到普遍

3、关注,信息处理成为首要能力。试题需要从地理图表中获取信息、解读信息,并应用信息。,09浙江省)1读图1,、代表的土壤类型依次是 A荒漠土壤、森林土壤、草原土壤 B草原土壤、荒漠土壤、森林土壤 C森林土壤、草原土壤、荒漠土壤 D草原土壤、森林土壤、荒漠土壤,读图2,完成45题。 四地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温带海洋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D地中海气候 温带海洋性气候 5四地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仅分布的北半球 B主要分布的赤道附近 C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西岸 D主要分布在纬度3040的大陆东岸,2009年浙江省地理

4、高考试题特点,3注重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试题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有所选择地体现重点知识的考查。地球运动意义、气候分析、工业区位、城市化和城市区位、环境问题、区域开发等相关内容为集中的考点知识。,09年浙江省文科综合卷1考点知识分布统计:,2009年浙江省地理高考试题特点,4重视试题新情境的创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一直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在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得到了较好体现。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7(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

5、问题。 某区域内A、B、C三座城市构成一个联系紧密的城市群。三座城市都有纺织、装备制造和文化等产业,各城市主要产业的年产值见表1。 表1 某区域内A、B、C三城市各产业的年产值(亿元),注:为了方便计算,表中产业结构情况及数据作了简化处理。 判断不同产业在不同城市的集中程度,可以通过计算区位商来确定。某城市的某个产业区位商越大,表示该产业越集中于该城市,理论上,城市群内其他城市的该产业应尽量向该城市集聚,以实现合理分布,形成产业集群。 某城市的某个产业j的区位商计算公式为:,式中,Qi为城市i不同产业的年产值,i为城市i全部产业的年总产值;j为城市群内j产业的年总产值;ij为城市群全部产业的年

6、总产值。,(1)已知A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分别为1.03、1.07和1.39,B城的纺织业、装备制造业和文化产业的区位商的分别为0.71、1.29和0.83。据表1计算C城三大产业的区位商,利用计算结果确定上述三大产业在理论上应分别向哪座城市集聚?(9分) (2)如果该城市群为长株潭(长沙、株洲、湘潭),其以北的洞庭湖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由于实施了退耕还湖等措施,面积又开始扩大,请说明其生态意义。近年来,沿湖芦苇种植有所增加,请分析这将对洞庭湖产生什么影响?(8分) (3)长株潭城市群位于以长江三角洲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和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圈内,在接受沿海地

7、区产业转移时区位优势明显,试分析长株潭城市群承接珠江三角洲玩具制造业和长江三角洲飞机制造业的可行性,并说明理由。(9分),浙江省09年的高考命题确有不当之处,我们要思考的是如何适应命题者,2010年考情分析,一、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地理原理的应用、新情景的创设 适当增加试题的开放性,新情境的创设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学习有用的地理知识一直是新课程地理教学的基本理念。这一理念在09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得到了较好体现。通过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景,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7(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图6,一般

8、而言,单位土地面积上植物的叶片面积越大,生长速度和蒸腾量越大。图6所示意区域50多年来,年年植树,但因成活率低,目前森林覆盖率不到1%。 (1)根据干湿地区的划分,图示区域属于 区,导致该区域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6分) (2)在该区域进行生态建设,如果有植树造林、种草、自然恢复三种措施,你倾向于哪一种?请说明理由。(14分),甲、乙两地点之间有三条道路相连。某地理活动小组测绘了这三条道路的纵剖面图(图3)。读图3,完成68题。 6甲、乙两地点间高差大致为 A80m B110m C170m D220m 7在对应的地形图上可以看出 A道路为直线 B道路经过甲、乙两地间的最高点 C道路最长 D

9、道路和可能有部分路段重合 8若使用大型运输车从乙地运送重型机械设备至甲地,最适合行车的是 A道路 B道路 C道路和 D道路和,全国卷1)我国南水北调方案中涉及的某水源地总面积约94700km2,表1为该地区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图4示意该区域部分土地覆被类型的地形构成。据此完成911题。 表1 部分土地覆被类型面积构成,9在该水源地内 A阴坡坡度大于阳坡坡度 B平均海拔水田低于旱地 C石砾地、裸地多分布于山坡上 D河谷中阔叶林面积最小 10保护该水源地山地阳坡生态环境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A保护高山灌丛 B防治水土流失 C维持林地的采育平衡 D扩大梯田面积 11该水源地位于 A长江三峡谷地

10、 B青藏高原 C汉江谷地 D江南丘陵,浙江省高考试考题,例题某班计划开展“青藏高原对我国气候产生的影响”的地理探究学习,他们决定分4个探究学习小组开展相关的分子课题研究。 (1)请你与他们一起拟定4个子课题的研究方向(或名称)。 (2)图19是某一探究学习小组通过网络搜索查阅到所示的“青藏高原对气流影响示意图”,图示显示的主要信息是什么?请你简要地加以阐述。 (3)某一探究学习小组提出了“如果没有青藏高原的隆起,与目前相比,新疆地区的降水状况会丰富得多”的假设,你认为这一假设是否成立?并根据你所掌握知识简述理由。 答案:(1)青藏高原对冬、夏季风环 流的影响;青藏高原对西北内陆气候 的影响;青

11、藏高原对我国东部地区气 候的影响;青藏高原对本区域气候的 影响;青藏高原对西南地区气候的影 响等 (2)青藏高原对西风气流的影 响,使西风气流分南、北两支绕高 原东进;青藏高原对冬季风的影响,一方面使冬季风不能到达青藏高原面,另一方面使冬季风与北支西风气流汇合,影响我国东部地区 (3)假设成立(从青藏高原对夏季风的阻挡作用方面加以说明)或假设不成立(可从海陆位置的角度加以说明,如中亚地区)(考生只要言之有理,就可酌情给分),图19,二、新的课程体系下,高考的知识和能力体系没有大的变化。 以区域地理为背景,以必修教材为主体,区域地理的背景知识地位可能加强 1、与区域地理相关的题量可能增加 2、区

12、域地理背景知识的应用还是集中在地图和区域定位、气候和地形素材,(09全国卷1)图1示意某区城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35题 3N 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4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 AM地 B。N地 C 。P地 D。Q地 5当M地月平均气压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 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09全国卷2)39(60分)阅读分析资料和图5,完成下列各题。 图5示意古荆州部分地区。,(4)据图5分析古荆州地区的交通区位。(12分) (5)根据材料

13、及所学知识简析当时荆州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8分),(09全国卷)36(36分)阅读分析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花卉消费的国际需求迅速增长,北美、日本、欧洲成为世界三大花卉消费市场。同期,图4所示国家成为所在大洲第二大花卉出口国。 (1)简述该国的地理位置及地形特征。(10分) (2)说明该国有利于花卉生长的自然条件。(13分) (3)概述该国发展花卉产业的社会经济条件。(13分),36.(36分)根据图5和表3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图5 示意尼罗河三个源流流域年降水量分布。,表3 尼罗河径流量构成(单位%),(1)分析尼罗河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及原因。(16

14、分) (2)为什么尼罗河枯水期径流主要来自白尼罗河。(6分) (3)简述尼罗河径流季节变化对其下游河谷及三角洲古代农业生产的影响。(14分),选修1A要关注与必修教材中相关知识的原理性拓展的内容,占分比重不会多。 选修1A教材选入命题内容概率还是较大 -注意题组效应 选择题组(4-5组)、36、37题中应有一组或一个大题的命题内容不会回避两个主题: 城乡规划-城市发展、城市区位、城市化、 城乡规划评价、城市环境问题 环境保护-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和防治措施及评价,读图3,完成67题。 6甲地有意引进一家造纸企业,正确的选项是 A布局的甲城的工业区内 B布局在甲乙两城行政边界处 C布局在甲

15、城盛行风下风向的西南郊 D不宜引进该企业 7乙城的最佳宅区和CBD应分别布局在 A处和处 B处和处 C处和处 D处和处,09浙江省)近郊绿地保护区群马县枥木县茨城县琦玉县神奈川县千叶县100Km城市中心区近郊发展区卫星城开发区机动车国道图4 东京大都市圈空间结构示意图50Km1.5Km 东京市目前是日本太平洋沿岸大都市带的核心城市,远郊出现许多卫星城。读图4,回答89题。 8东京市城市化过程目前已处于 A中期阶段 B加速发展阶段 C高级阶段 D衰落阶段 9东京市的空间扩张模式给城市规化带来的有益启示是 A解决大城市交通拥堵的最好方法是规划放射状交通干道 B中心区不保留绿化带,以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率 C在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等方面实现城乡统一规划 D乡村城市转型的根本动力是大都市郊区的卫星城建设,试题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查,不过分强调知识的覆盖面,而是有所选择地体现重点知识的考查。 区域地理背景知识、地图知识、地理图表判读、地球运动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