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69313784 上传时间:2019-01-1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963.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基本知识》ppt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13,1,艾滋病,艾滋病(AIDS)医学全名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它是由艾滋病病毒(HI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 破坏人体免疫功能。,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认识艾滋病,2019/1/13,3,艾滋病的特点,一种严重的传染性慢性免疫系统疾病 只能从血液、性接触、母亲到婴儿三个途径传播;其他途径不能传播 目前没有疫苗和药物来预防和根治艾滋病,2019/1/13,4,对艾滋病病毒的几点认识,HIV所攻击的正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中枢细胞T4淋巴细胞,致使人体丧失抵抗能力,不能与那些对生命有威胁的病菌战斗,从而使人体发生多种极为少见的、不可治愈的感染

2、和肿瘤 。 值得一提的是,HIV本身并不会引发任何疾病,而是当免疫系统被HIV破坏后,人体由于失去抵抗能力而感染其他的疾病导致死亡! HIV病毒一旦离开宿主细胞在外界环境中生存能力很快消失;HIV对环境中的物理因素和化学因素抵抗力均较弱,比乙型肝炎病毒(HBV)的抵抗力低得多;对HBV有效得消毒和灭活方法均适用于HIV,2019/1/13,5,性接触传播:通过性交方式在男性之间、男女之间传播 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输入或注射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 母婴传播:1/3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妇女会通过妊娠、分娩和哺乳把病毒传染给婴儿,艾滋病是怎样传播的?,2019/1/13,6,血 液 传 播,1、

3、重复、共同使用一套针具(吸毒者)。静脉注射吸毒:静脉吸毒者共用注射器或注射器消毒不严是感染HIV的危险行为。该途径是目前我国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2、使用带有HIV病毒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大于90%。 3、外科器具。不慎被污染HIV的器具如针头刺伤皮肤(职业暴露),单次暴露的传播概率为0.33%。,血液途径,2019/1/13,8,性接触传播,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HIV传播途径,大约全球7080感染者是通过性接触感染上HIV。,2019/1/13,9,性接触传播的危险因素,HIV的性接触传播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性伴数、性伴的病毒载量、同时感染其他性病、性接触方式、性行为

4、的角色(接受方较主动方危险)、性交发生的时间(在女性月经期)、以及使用安全套与否等。 在几种性交方式中其危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肛门性交的被插入方肛门性交的插入方阴道性交的女方阴道性交的男方口腔性交的被插入方口腔性交的插入方。,2019/1/13,10,母婴传播,感染HIV的母亲,可以在妊娠期间、分娩过程中或产后哺乳将HIV传染给下一代。可能性约30%-40% 母婴阻断:在孕期给HIV感染的孕妇及其新生儿服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并结合剖腹产、人工喂养等措施,可使母婴传染率降低至2%。,2019/1/13,11,具有传染性的体液包括四种: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和乳汁。 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的体液:

5、泪液、唾液、汗液、粪便、尿液和呕吐物。,2019/1/13,12,发病机制,2019/1/13,13,HIV生活周期,2019/1/13,14,HIV动态感染过程,吸附 脱衣壳 逆转录 环化 前病毒,整合 转录, 翻译 核心颗粒装配 出芽,2019/1/13,15,HIV自然史与临床症状、免疫功能和病毒复制关系,2019/1/13,16,临床表现,2019/1/13,17,临床分期,急性感染期 无症状感染期 艾滋病期,2019/1/13,18,1. 急性感染期,感染HIV后6天6周,出现上感样及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 感染后24周,逐渐出现HIV抗体,期间为“窗口期” 随后血浆病毒载量明显下降,

6、CD4+细胞数量回升(但仍低于感染前水平),而后呈进行性减少 症状的出现、持续时间以及病毒载量与预后相关 平均持续22天,可自行消退,2019/1/13,19,2. 无症状感染期,多无任何症状和体征 血浆病毒载量稳定在较低水平 CD4+细胞数呈进行性减少(降低速度为50100个/L年) 平均持续8年(数月数年),2019/1/13,20,3. 艾滋病期,CD+细胞计数200个/l 或出现一种以上艾滋病指征性疾病: 卡氏肺孢菌肺炎、卡波济肉瘤、肺部或食管念珠菌病、隐球菌脑膜炎、肠道隐孢子虫病、巨细胞病毒感染、HIV相关性脑病、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组织胞浆菌病、淋巴瘤、结核病、弓形虫脑病、HIV相关

7、性消瘦综合征,2019/1/13,21,最常见的艾滋病指征性疾病 最常见的威胁生命的机会性感染 发热、盗汗、乏力、消瘦,逐渐出现胸骨后不适、干咳、呼吸短促 血氧分压及二氧化碳扩散效率均减少 典型胸片:肺门周围间质性浸润 病原学诊断:痰、支气管灌洗液中查出卡氏肺孢菌,肺孢菌肺炎 PCP,,2019/1/13,22,与人类疱疹病毒8型有关,多见于男同性恋和双性恋人群 可发生在HIV感染的各个阶段,甚至在CD4+细胞水平较高时 可侵犯皮肤、黏膜、内脏和淋巴结,卡波济肉瘤 KS,Kaposis sarcoma,2019/1/13,23,口腔真菌感染,2019/1/13,24,淋巴结核,淋巴瘤,2019

8、/1/13,25,恶液质表现,消瘦综合征,2019/1/13,26,诊 断,2019/1/13,27,诊断依据,流行病学史:有静脉注射毒品史;多个性伴和不洁性生活史;输入未经HIV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制品史;HIV抗体阳性所生的子女;其它(如职业暴露或医源性感染史)。 临床表现:高危对象出现发热、头痛、咽痛、恶心、厌食、全身不适、关节肌肉疼痛、红斑样皮疹、血小板减少等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样表现;颈、腋及枕部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可考虑急性HIV感染。感染进入无症状期多无任何表现,也可有淋巴结肿大,疲劳,乏力等。 实验室检查:HIV抗体阳性,并经确证试验确认;血浆HIV RNA阳性;CD4+T淋巴

9、细胞数明显减少。,2019/1/13,28,HIV感染的四种转归,典型 (70%80%):510年进展为艾滋病 快速进展型(10%15%):23年 长期存活型 (极少):进展到艾滋病期后能稳定较长一段时间 长期无进展型 (500/mm3,病毒载量103拷贝/ml,2019/1/13,29,治 疗,2019/1/13,30,治疗原则,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营养作基础 合理应用抗病毒药物 正确使用抗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药物 辅以适当的支持、对症治疗 最终目标: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期,2019/1/13,31,抗病毒治疗药物,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RTI) 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NNRTI) 蛋白酶抑制

10、剂 (PI),2019/1/13,32,联合方案抗病毒,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 1996年7月温哥华第1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发表的采用所谓“鸡尾酒”式的混合药物治疗方法 优点:药物分布广、达到靶细胞; 起协同作用,持续抑制病毒复制; 延缓或阻断HIV变异产生耐药性 常用方案:2种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 + 1种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或蛋白酶抑制剂) 一线方案如:AZT/LAM/EFZ;AZT/LAM/NVP;d4T/LAM/NVP,2019/1/13,33,治疗机会性感染和肿瘤,卡氏肺孢菌肺炎:戊烷脒、复方新诺明 其他真菌感染(念珠菌/隐球菌):多烯类、吡咯类

11、(咪唑类/三唑类)、棘白霉素类(卡泊芬净)、氟胞嘧啶、中草药类 病毒感染(HSV/CMV/EBV):阿昔洛韦、泛昔洛韦、更昔洛韦 弓形虫病:螺旋霉素、克林霉素、阿奇霉素、复方新诺明 隐孢子虫病:螺旋霉素 结核菌感染:异烟肼、利福平、比嗪酰胺、链霉素或乙胺丁醇联合 鸟型分枝杆菌感染:氨苯砜、阿奇霉素、利福平、乙胺丁醇 卡波济肉瘤:长春新硷、博来霉素和阿霉素联合(可再加干扰素),2019/1/13,34,预 防,2019/1/13,35,管理传染源,发现HIV感染者,按乙类传染病报告当地CDC 高危人群普查HIV感染 隔离治疗病人 监控无症状HIV感染者 加强国境检疫,2019/1/13,36,切断传播途径,广泛宣传教育 静脉吸毒者的行为干预 严禁性乱,高危人群使用安全套 规范性病治疗 控制HIV的医源性传播 预防母婴传播,2019/1/13,37,保护易感人群,正在研制重组HIV-1 gp120亚单位疫苗以及痘苗病毒表达的HIV包膜疫苗 尽管仍需要数年或更长时间的等待,但一旦成功之后如何组织落实疫苗接种计划的讨论早已开始 这种投入将得到巨大回报,最终结果有可能逆转艾滋病的流行进程,2019/1/13,38,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