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池塘养殖技术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293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鳗鱼池塘养殖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鳗鱼池塘养殖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鳗鱼池塘养殖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鳗鱼池塘养殖技术(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暖水性名贵食用鱼类,营养价值高,有“水中人参”之称,在国内外享有盛名。鳗鱼是一种降河性鱼类,每年秋季性成熟的亲鳗到深海中产卵繁殖。鳗苗于春季到河口附近索饵,在淡水中生长 1 周年,到翌年春,可长到 15 厘米,体重 5 克左右。鳗鱼性情凶猛、贪食、好动,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喜流水。水温 12以上,鳗鱼开始摄食。白子鳗主要摄食浮游动物、水生昆虫和有机碎屑。体重 5 克左右的幼鳗开始捕食鱼苗,100 克体重的小鳗能够追捕小鱼、小虾类。成鳗主食动物性饵料。人工饲养,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鳗苗的培育池塘设置池塘面积可在 左右,要设进排水装置,并安置 30 目的纱窗布,以防鳗苗随水流失。池塘水深保持在 8

2、0 厘米左右。有条件的可在池塘堤顶面铺砌地砖,地板砖向池塘内延伸出 5 厘米10 厘米,堤顶至水面的距离要保持 40厘米左右,以防鳗苗逃走。池塘消毒池塘清整后,至少要经过一周的阳光暴晒,如果时间充足,暴晒塘底以淤泥开裂为佳。放养鳗苗前 10 天每亩用 150 千克生石灰或 20 千克(含有效氯30%)的漂白粉消毒。一周后排干消毒池水,加注新水。鳗苗放养前要进行试水。放养密度每平方米水面放鳗苗约 克。鳗苗的饲养鳗苗进塘的前 4 天,可在全塘范围内均匀投喂活水蚤或红虫。第 5天开始,即可训练鳗苗由原来的夜间吃食为白天吃食,由分散吃食改为集中吃食,由吃天然活饵料改吃人工配合饲料。方法为:在池塘边建一

3、饲料台,饲料台上方挂一个 60 瓦的电灯泡,利用鳗苗夜间趋光的特性,引诱鳗苗前往摄食。日间在饲料台上搭篷遮阴,造成一个阴环境,亦可引诱在白天喜暗的鳗苗前往摄食。鳗苗养成集中摄食的习惯后,可逐渐把投喂的时间从夜间推迟到早晨至日间。尔后,再逐渐加大配合饲料的比例。饲喂的时间一般为每天的上、下午。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 4%6%。由于各上鳗苗的生长发育速度不同,每隔 1 个月左右,要进行一次分疏,即把个体小的鳗苗拣出来,放在另外池塘中饲养。水质管理池塘的水质要求每升水溶氧 5 毫克以上,池水透明度在 40 厘米左右,氨态氮含量在 2下,亚硝酸盐含量在 下。为保证水中的溶氧量,可在池塘中央设置增氧机用以增

4、氧。为维持水的透明度基本衡定,可在池塘中混养一些鲢、鳙、鲤、鲫鱼,每亩可混养 50 尾左右。每隔一段时间要换注一部分新鲜水,以降低水中氨态氮和亚销酸盐的含量。成鳗饲养当鳗鱼长到 50 克以上时,即可作为成鳗饲养。池塘设置与消毒池塘设置与消毒要求与养殖鳗苗的池塘基本相同,只是池塘的面积需在 1 亩之间。水深保持在 1 米左右。放养密度一般每亩池塘可放养 50 克的鳗鱼 7000 尾左右,另外可适当搭养少量滤食性或底栖杂食性鱼类如鲢、鳙、鲤、鲫等。这样不仅可以达到保持水质清新的目的,而且可以提高鳗鱼池塘单位面积的生产效益。饲料投喂在池塘各边放置数个饲料台,把人工配合饲料放在饲料台上让鳗鱼摄食,日投饵量可为鱼体重的 2%3%。为避免饲料残渣污染水质,投喂量一般以投喂后 15 分钟25 分钟能吃完为宜。水质管理鳗鱼在溶氧量为 5 毫克/升10 毫克/升, ,透明度 20 水色变为暗褐色、黄褐色或乳白透明色,说明水质已变坏,此时应排出部分旧水,注入新水。如发现鳗鱼集中在水面并围绕池塘边转,说明水中的溶氧量不足,此时应启动增氧机增氧。分级饲养一般每隔 1 个月要分疏一次,以便使同池塘饲养的鳗鱼规格整齐、密度适宜。分疏时,可使用光滑的鱼筛间格,并用水花淋洒鳗鱼,使它们自然滑过鱼筛间格。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